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子作为商品,但它又不同于其他商品。建房需要用地,土地归国家所有,是社会资源,享受社会资源人人平等。住房是民生的基本需求,遏制投机性购房,必须完善房地产政策。设立资源占有税,能够改善房地产的混乱局面。"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
住房商品化是为解决与改善劳动者的居住条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经济、社会问题。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住房商品化同时劳动力也出现商品化进程。住房作为特殊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在劳动力商品化的条件下,在改革的过程中,劳动力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没有被较好地兼顾。劳动力商品化与住房的商品化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悖论,这些悖论也是当下中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根源。应从劳动力商品化和再生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劳动者的住房问题,将住房问题纳入社会生产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郭丽 《当代经济》2010,(9):28-31
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的日益分化,住房公共政策的选择对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融公共政策、土地公共政策和法律公共政策三个层面来分析住房公共政策的主要框架,在当前住房的供给和需求矛盾频发的背景下,为如何保障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消费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制度涉及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住房保障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住房公积金为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建设,增强职工住房商品意识和住房消费观念,帮助广大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的一些制度性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在公平性和资金使用效率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在这种背景下,对其历史绩效作出评估,并结合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重新认识其在当前的功能定位之后,才能科学地思考住房公积金未来应有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住房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其特殊性乃根源于住房商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不完美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公开的和统一的住房市场,因此住房市场失灵也就不可避免。房价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根源于住房市场的垄断性。  相似文献   

6.
<正>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租价比例(房租与房价比例)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对决定租价比例的因素试作分析,并联系租价比例探讨住房制度改革中若干重大问题。一、决定租价比例的因素住房是耐用消费性固定资产,作为商品的住房,其交换有买卖和租赁两种形式。买卖是买方(卖方)将住房的使用价值一次买进(卖出);租赁是买方(卖方)将住房的使用价值多次零  相似文献   

7.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涉及全社会各阶层的一项改革,经历了十几年的历史检验,需要不断加以完善,才能使这项历史性变革和谐有序推进。本文通过住房分配货币化推行进程中凸显的矛盾问题入手,分析了深化完善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意义,进而从明确本意、加强推进公积金制度建设和完善住房补贴制度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深化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住房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治问题,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是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一环。要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积极探索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制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建立和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着力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层下的居住逻辑及其中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学勤 《开放时代》2012,(1):110-118
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居住模式在东西方虽经历不同的演变过程,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三种逻辑:空间决定论、人居匹配说,以及住房的地位获得观。而房地产市场放开后的中国居住实践表明,即便社会分层的差异形成了购房者中的优势、弱势群体,但对中国城市居民而言,住房巨大的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以及随处可见的住房增值的展示作用,都迫使百姓跨越阶层拥有住房,形成对住房的空间膜拜潮,进而构成居住与社会地位的对应认知,而人居匹配说并未得以验证。随着住房政策调控的实施,全民集体购房逐步回归理性,住房的去阶层化,以及“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境界才可预期。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无形资产是商品,商品应该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但无形资产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与其它宝物商品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无形资产又是资产的一种,资产作为生产要素,一定要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无形资产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与有形资产明显不同,具有特殊性。本文就是从其特殊性分析中,寻找其本质,为无形资产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技术商品价值评估的成本效益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商品首先是指技术成果,即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做出的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技术方案。技术成果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就是技术商品。技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但由于技术商品是一种无形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具有与一般实物商品不同的特性,而且技术商品的转让与一般其它商品的交易有着不同的市场特征,造成了技术商品交易的复杂性,特别是其买卖价格的确定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策。无论是在国内技术转让活动中,还是在国际间的技术贸易中,成交价格的确定常常是技术谈…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徽州基层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动,表现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地方治安混乱等,威胁到地方社会安宁。徽州社会各阶层对此进行积极响应和调整,如打击犯罪、重视文教、发展公益事业等举措,意在保持徽州基层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邹旭  马贤磊  石晓平 《财经研究》2021,47(11):49-63
市场和保障是实现住房小康梦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两者关系成为各级政府制定住房政策的重要参考.文章通过构建供需均衡模型,结合我国特殊的住房保障和土地制度安排,在理论上分析了保障性住房供应可能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保障性住房通过土地资源的竞争性配给挤出了商品住房供应,但在分割的住房市场中无法替代商品住房需求,因此最终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挤出效应在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但实证结果的实际经济含义较弱,供给挤出效应与房价影响可以忽略,这意味着保障性住房供应基本不对其他群体的福利带来损害.文章的研究从土地与住房市场的双重角度,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对于正在广泛推行的共有产权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经济研究》1981年第7期发表了于俊文、陈惠如同志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发展》的文章。读后对我很有启发,但是,其中关于服务劳动的分析与整个文章的观点却有矛盾,值得商榷。服务劳动是作为活动向社会提供一个特殊的商品——服务,这个特殊的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为社会提供一个特殊的使用价值,供社会所消费,只不过是有些是以物的形态表现出来,而有些是作为活动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商品,不仅提供一个特殊的使用价值,而且也  相似文献   

15.
对铁路施工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乔志东,蒋先智一、旧住房制度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实行的是福利型、低租金、实物分配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也有它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根本点在于违反了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6.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市场化的住房制度改革,这场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面貌,公民将在生存,就业以及社会人际关系诸多方面得到更大的选择自由。住房制度改革思路的核心是加快推进住房的商品和住房分配和货币化,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克服改革中利益重新分配的不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樊颖  杨赞  吴璟 《经济评论》2015,(2):3-12,28
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单元是近年来我国推广的一种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本文综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该模式下各方成本分担问题。理论分析显示,一方面开发商存在强烈的提高同项目商品住房价格以弥补利润损失的动机;另一方面,在现行预售价格审批制度下,政府也倾向于以提高批准的预售价格作为对开发商的补贴手段。基于北京市2013年和2014年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同等条件下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价格显著较高,且这种效应在配建大规模和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开发商为非国有企业、项目区位条件相对较差时尤其明显。进一步的福利分析显示,借助上述方式,开发商实际上将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成本完全转嫁给商品住房购房人,甚至借此获利。基于这一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鸿珠 《发展研究》1995,(10):34-35
电力是基础商品,其价格影响着整个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正因为如此,几十年来电力价格体系一直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其它商品的价格相继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而电力价格仍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 ,山西典当遍布全国 ,与社会各阶层关系密切 ,在缓解城乡平民一时之急 ,为小生产者提供资金挹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特殊的高利贷形式 ,山西典当也存在有损社会民生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