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性自由贸易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尤以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突出,目前东北亚地区尚未建立区域性合作组织。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潮流的冲击,东北亚各国尤其是中朝间的合作意识和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求同发展而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图们江边境次区域FTA的经济合作。本文针对金正恩时代下的朝鲜和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以探寻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俄两国巨大的资源互补性和经济互利性,使双方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俄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已展开广泛的合作,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共识与合作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步伐有所放缓。为此,中俄两国需进一步加强互信建设,推动共同开发,谋求共同发展;加快价格机制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能源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合作类型,深化合作领域;兼顾周边地区,协调各方利益,创建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3.
刘文军 《经济导刊》1992,(1):48-50,47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呼声不断高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实际步伐也有日益加快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从理论上来说,区域经济合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个经济社会中,生产和流通  相似文献   

4.
加快自由化步伐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关于APEC问题的研究朱树淼(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近几年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加快了推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步伐。1994年发表的《茂物宣言》为地区经济合作描绘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加快了东亚地区国家在"10+3"框架下的经济合作进程,2010年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更是成为亚洲地区金融与货币一体化的起步。文章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东亚地区外汇储备库为分析对象,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对东亚地区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合作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模式及特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此对地区金融合作的路径与方向给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始终落后于欧洲和美洲的区域合作步伐,其中既有外在的因素,亦有东亚内部的因素。东亚经济一体化既存在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又存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经济发展层次的不同、利益取向和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因素的约束。加快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步伐,对于整个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一点在东亚各国已经达成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7.
1989年12月,新加坡新任总理吴作栋第一次提出了“成长三角”的计划,即在新加坡、印尼的咨淡岛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组成“成长三角”经济合作开发区,利用各自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发展。“成长三角”这一新形式的出现,丰富和改善了东盟原有的经济合作内容和领域,受到了东盟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和欢迎。  相似文献   

8.
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同西欧等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是双边、多边合作还是区域合作,都带有较明显的落后性和后进性,但进入80年代这种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一、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后进性及其原因亚洲国家区域性经济合作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同时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世界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大体经历了四五十年代的萌芽和初建时期,六七十年代的发展和扩大时期.而亚洲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不同于上述过程,总的说  相似文献   

9.
温彬 《经济论坛》1995,(24):40-41
随着日本的崛起,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东盟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经济已构成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极。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下,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种方案、没想层出不穷,进展程度也不尽一致,纷繁复杂…… 一、现状 就广义的亚太地区而言,各国间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政治、社会制度也不尽相同,文化信仰具有多样性,因此难以成立像欧联盟那样紧密的一体化组织,只能是一种开放的、松散的联合,但这并不排除一些次区域性的一体化组织的成立。目前,这种次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主要以东亚国家(指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及中国)为核心在太平洋西海岸展开。已有的方案和设想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逐渐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然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些区域集团化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出现了类似英国"脱欧"事件.英国"脱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在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发展态势对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出了迫切要求 (1)和平与发展是未来世界的主题,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日趋加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在贸易、金融、科技等重要国际经济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也随之不断增加,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步伐加快,国际金融也对世界经济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主题为"三国技术合作新领域新能源与绿色经济"讨论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新能源和绿色经济领域,中日韩三国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是最容易实现合作的一个领域。要借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契机,在信息共享、标准化、示范项目等方面加快推进合作步伐。同时要对三国在新能源和绿色经济合作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国际气候问题谈判的压力,更是为了争夺未来碳金融发展及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但是总体上说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碳金融发展落后、没有碳储备等问题。为此,中国应该鼓励各地区加快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并在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国家应采取措施构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5.
秦学 《经济论坛》2008,(9):74-77
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10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经济合作显著加快了步伐,区域旅游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新兴的旅游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综合性和关联性,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不单单是某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合作,而是牵涉到诸多行业部门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协作。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系统性表现在现代旅游产业的系统性特征,区域合作主体、领域、内容、形式的层次性和综合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越南的经济飞速发展,越南政府加快了开放的步伐,同周边国家加强合作,中越两国的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在新的形势下,云南与越南有必要推进双方的旅游合作,共同发展。从六个方面分析滇越推进旅游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加入WTO,粤台经济合作的前景越来越广阔.抓住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增创广东吸引外资的新优势,推动粤台产业合作上新台阶,既是建设广东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粤台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霍建国 《经济月刊》2012,(12):56-56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主要涉及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和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是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三是要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多双边、区域和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一种潮流,有关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也随之蓬勃兴起,近年来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国内外众多地区都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也呈现新特征,但仍存在合作模式不够优化、缺乏产业支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够明显、开放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就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扩大边境地区经济合作规模,优化经济合作模式和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东部、中部经济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完善交通运输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增强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