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便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增收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来。目前,我国已初步达到了小康。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贵州来看,即使是低水平小康也尚未达到。按《全国人民小…  相似文献   

3.
云曼长空映丽日,山动春色透梅香。江苏九届一次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为破解“全面小康”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开出良方,共同描绘江苏大地“全面小康”新蓝图。  相似文献   

4.
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对具有13亿人口的我国而言,就业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大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取决于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中国是农业大国,有8亿人属于“农民”的范畴,农民的就业状态从根本上决  相似文献   

5.
WTO与中国农村经济:疾风知劲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屹 《中国改革》2001,(8):12-14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最近几年来,城乡化和“三农”问题,都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实际上二者是交互影响的。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小城镇工程建设项目中,项目建设各阶段中进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采用的估算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限额以内,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实现,以求合理使用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市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投资效益目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把“三农”问题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这充分地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对中国9亿农民来说,这真是个福音。 “三农”问题不解决,全面的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  相似文献   

9.
10.
打破农村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关于八忆农民的命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
问题银行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危害很大,处置问题银行是必要的。本文就处置问题银行时应遵循的原则和社会成本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四川是粮食产销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特别是四川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所辖金阳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及所辖九龙县为对象进行了调查,从中足以说明贫困地区粮食安全的形势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农业强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农业规模、结构、效率还是农民收入水平及其生活质量都有很大差距,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三农”问题的内在关系、“三农”的主要症结,都表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调控职能。 一、“三农”问题的内在关系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勇敢面对、积极解决的三个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土地市场化与“三农”问题的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业生产收入持续下降的原因不是农业生产减退,而是农业剩余以不平等的贸易条件,通过过低的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被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去了。农产品供给价格缺乏弹性是由土地价格严重扭曲造成的。因此,土地价格市场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是土地价格市场化的前提条件,政府应该为土地价格市场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种粮不赚钱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粮不赚钱矛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耕地仅占世界的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这一问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11月在罗马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33,自引:2,他引:133  
当前农业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本文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近些年关于劳动立法出台比较多,完善比较快。但相关法规条文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法律责任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冲突问题、工种问题、霸王条款滋生问题、时效问题及前置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19.
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我国下一步的农村政策还需要重新调整,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思路采取新的政策。必须放弃工业化实期追求农产品产量最大化和过度抽取农业剩余资本的政策目标,将政策目标的支持重点转移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来。围绕这三大政策目标,今后宜采取“调、减、补、投、改”等五项新农业政策,即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强化国家对农业、农民的投入支持,改革农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含着许多相互交织、缠绕与影响的子问题,需要对这诸多问题理出清晰的逻辑主线:农民问题是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农村问题次之,农业问题更次之。在我国的历史循环中,当面对累积的“三农”矛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