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一个总路线、一条道路、三大法宝构成。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回答了中国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和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家革命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因及薪酬革命、经营自主权革命和股权革命的具体革命要求。结合案例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实施管理层收购(MBO)这一企业家股权革命的最高形式在中国的实践状况。  相似文献   

3.
崔慧娟 《新经济》2022,(11):19-25
2022年2月中央纪委常委会第25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系统阐述党的自我革命内涵要义,深刻指明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形成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中指出,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阐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从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的角度,参与、记录、呈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构建了这一理论发展进程,有力地折射了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实践。系统梳理并从理论版块和实践版块对这些成果进行总体评价,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和研究空间突破。  相似文献   

4.
王燕 《江南论坛》2023,(3):14-18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自我革命源于对“关键在党”的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要驰而不息将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必须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和国际的发展大势、聚焦历史和现实的问题映照、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入转换、实现认知和行为的合二为一。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在政治方向、精神状态、制度保障、组织保证、凝聚合力这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和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克等专家认为,能源革命概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央改革的决心;实现能源革命,必须明确能源革命的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黄文治 《开放时代》2010,(8):146-158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王奇生教授新著《革命与反革命》一书从一种社会化或关键性的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动角度,寻求历史演变的线索或脉络,并作了精致素描。本文从革命史研究的新视角、全书流动的脉络、几点商讨与发散思考、革命正义道德去从等方面对其进行不失宏旨性评述,希冀能进一步透视作者的革命政治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2014年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经中心理事长助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研究》课题组组长吴越涛对中国能源革命的特征、矛盾、总量、道路、目标、路线图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赋予改革以改良和革命的双重内涵 ,他把改良和革命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继承性和变革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这正是中国的发展能取得奇迹般成就的秘密所在。二十余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 ,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 ,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科技革命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合理的多功能通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结果。现代新科技革命对科技人才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革命是从理论、政策、方法三个层面展开的。货币非中性论、货币供给外生论、对萨伊定理的彻底否定构成凯恩斯革命的理论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实现的政策工具;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纠偏、破除传统的两分法和首创货币经济学是凯恩斯革命赖以完成的方法论。与此同时,《通论》内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与经典学派崇尚经济自由传统的趋同,决定了凯恩斯革命中的继承。由于经济运行的常态是非充分就业均衡,《通论》必然具有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经济“混合物”现实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纯净物”思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者借鉴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广泛采用自然实验并推动了所谓可信性革命。从表面上来看,这使西方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堪称经济学革命的长足发展,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经济学革命不但未能有效缓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脱节问题,反而使其背离得更加严重,存在着自然实验不自然、可信性革命不可信、可操作性陷阱和外部有效性难题等根本缺陷。本文将本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尝试从经济“混合物”现实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纯净物”思维的矛盾出发,深入分析自然实验和可信性革命所存在的缺陷,希冀能够进一步多元化经济学研究方法,植根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创新中国话语,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刘炳玲 《经济师》2003,(9):248-249
T革命将加快中国的现代化 ,是因为这场革命不仅表现为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生产、就业形式的改变 ,而且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我国的IT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 ,尤其是要加强高新技术的发展 ,有组织有重点地推进IT产业的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基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信息安全战略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IT产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捷足先登 ,最终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革命老区整体坐落于西北内陆黄土高原之上,大致囊括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6个市,是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大本营.区域内各类自然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济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区经济社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受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区域内自然、社会环境复杂,在区域整合过程中要以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为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初级阶段,结合人们现存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维理念和价值现,本提出了要想真正快速实现市场经济,必须进行思维革命、价值革命、行动革命;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做到:抛弃落后思想,实现“洗脑工程”,掌握先进理念,以诚信为本的处事原则,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指出,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顺应了全球能源变革和低碳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革命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6.
金融革命对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英、法、德等国早期的金融革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形成。因为工业比较利益未充分显现,以及金融剩余虽然存在但被购置土地或进行奢侈性消费等渠道"消耗",导致中国传统农贷制度不可能实现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二元分野及那个历史环节所需要的"金融革命",从而也无法承担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转移金融剩余的功能,限制了中国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澄清革命文物的范畴,并从文化经济价值和精神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对革命文物展开说明,最后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经济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贺照田 《开放时代》2012,(12):74-96
1950年中至1951年中这一年在梁漱溟关于中国共产革命的思考中占有着特别位置,有着特别的思想认知价值.本文聚焦1950年、1951年这两年梁漱溟思考中的种种曲折,正是欲通过细致进入这些曲折、细致厘清其所以曲折,一方面正面呈现这些曲折中包蕴的思想、理论、历史理解意涵,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对这些开显出的思想、理论意涵对现代中国革命理解所具有意义的定位,指出:我们现在通行的很多关于中国共产革命的流行解释,实会妨碍我们对中国共产革命这一充满着呕心沥血精思、苦试的丰富历史的真正进入与掌握,当然也就妨碍我们对中国共产革命中丰富的思考、实践经验的真正理解、把握、评估,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把这些经验发展为它本该成为的——我们知识、思想、实践可以不断回到其中去漂洗、辩证、打磨、淬炼的——经验和思想的资源田野.  相似文献   

19.
课题组 《经济论坛》2005,(17):134-135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现多为国家、省或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搞好红色旅游有利于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强警与警察体制的创新是当今第四次警务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结合世界各国警察对第四次警务革命的反思及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科技强警是警务革命的内在要求,警察体制的创新则是警务革命的精神实质的体现,两者互为依托,共同体现了警务革命的价值蕴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