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旭民  秦沣 《经济改革》2011,(12):10-13
11月23日,云南怒江拉马底索改桥工程——“连心桥”正式建成通车。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座桥的建成,与当地的一位乡村医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丁蓉 《经济改革》2009,(11):18-20
在西部一些偏僻贫穷的小村庄,“老师”常常是一个含义复杂的角色。除了教学,他们有时还要修建校舍、种粮种菜,给所教的孩子煮饭、买药,垫书本费。这些地方的孩子们则因为他们的存在,不再重蹈父辈们目不识丁的覆辙,而是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版图上,最落后的区域是农村,最落后的地域在西部,这是人人皆知的共识。改革开放,西部开发,让西部很多人都过上了像样的好日子。但是,与东部地区突飞猛进的巨变相比,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势相比,西部乡村百姓生存状况的改善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是中国经济走上腾飞之路的时期.我们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坚持发展开放型经济,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去年对外贸易额达到了47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0亿美元.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秦沣 《经济改革》2009,(6):8-12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人来说,是一个告别贫穷、走向富裕的世纪工程;而在外来投资者眼里,则是一个抢夺市场、拓展事业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2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以福建省罗源县为例,以党管农村工作为前提,从传承红色文化("红情")和践行绿色发展("绿意")这两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7.
各地“十五计划纲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果说,人类社会在建构其物质生活基础时,所要加工的原料和所要开发、利用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的话;在人们通过“文化”来“重构文化”的今天,人们所要利用和开发的对象则是当地的人文资源。而作用于这些人文资源的各种“权利”与“权威”,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力”。在“力”的交锋中,西部的民间文化向我们展示出一幅重新组合和重新建构的图景,民间艺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资本逻辑”渗透到人类文化各个层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大陆桥视野》2012,(7):85-85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近日宣布,将该县国家4A级景区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为“中国西部最美乡村”,以充分发掘当地旅游资源,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将近三十年,其发展模式已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模式,“洋家乐”模式的发展对三九坞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变迁产生了影响。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探析三九坞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理念方面在乡村旅游“洋家乐”之后的变化,最后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西北五省156个乡村旅游模范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最邻近指数R=0.627,泰森多边形检验的变异系数为142.30%,符合凝聚分布模式。②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全局莫兰指数为0.125,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③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于三个分布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陕西省中南部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青海省东部与甘肃省交界处乡村旅游模范村分布区。④西北五省乡村旅游模范村空间分异特征受到交通区位、湖泊水系、客源市场影响较大,呈现出"沿路"、"环湖"、"绕城"等空间分异格局。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家族活动的主导力量--家族精英,他们的行为已渗透到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场域,并在乡村治理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当前西部人才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开发利用“银色资源”不失为一种快速、实效的好方法,这既体现了国家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所提倡的“老有所为”的精神,又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戴园晨 《资本市场》1998,(10):33-34
<正> 诸侯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推动型经济,传统体制在财政上是统收统支,在金融上是统存统贷,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作出投资安排。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的财政下放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奏起了改革的序曲。此举旨在调动地方政府组织收入并把支出用到刀刃上的积极性,力图实现“千斤重担众人挑”。当时并未想到由此会使地方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使原来的中央政府推动型经济演化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型经济。  相似文献   

15.
“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晖临 《开放时代》2008,(5):116-126
本文探讨基层乡村干部在“大跃进”粮食“放卫星”中扮演的角色。基层乡村干部身处层层加压的统治链条中,如同被一股强大的潮流所裹胁。由于自身的社会特征,他们在压力之下,成为推波助澜者。进一步,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乡村社会掀起狂澜,是因为共产主义革命以来基层乡村社会的变化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活动空间。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已经与传统小农判若两人的农民:那些因为财产权利屡受侵犯、利益纽带不断松懈而越来越漠然的农民,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选择了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16.
“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应星 《开放时代》2007,(6):106-120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乡村集体行动再生产的基础并非利益或理性,而是伦理。这种伦理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概念:"气"。本文着重从农民与基层政府的互动角度分析了"气"在乡村集体行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基层政府对行动精英惯有的强力打压引发了反弹,使农民的抗争变成了为获得人格尊严和底线承认的殊死斗争。本文认为应该把"承认的政治学"提高到与"团结的政治学"并重的高度,并对如何纾解集体行动中的"气"、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将某些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兴建为“民族文化大县”或“民族文化名 县”的构想是值得鼓励与支持的。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会遭遇来自认识上的、生态基础上的以及经济发展方面的种种制 约。为此,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建设西部“民族文化名县”的具体规划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育社会组织推进“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民的自组织,既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农村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既能代表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商,也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更具有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的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界限不明确、行政范围扩张过大、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合作和组织意识不强等制约。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把培育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重点通过深化乡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农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为社会组织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罗运民 《经济师》2002,(2):78-79
文章从“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功能作用出发 ,在文化环境、体制环境、政策教育环境、道德法制环境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对策措施等方面 ,论述了如何营造加快西部科技文化向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中国已经普遍实施起来,该计划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所制定的一个利国利民的重大决策。其实施以来缓解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基层干部人才。但是这一计划在实施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从整体角度出发来审视该计划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和遇到的问题,最后为该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