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和保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还非常滞后,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分析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发展农村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现在收入低,农民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政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是:城镇化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节约大量土地,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得出城镇化是增加农民的根本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揭示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民收入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分析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了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路径响应问题。本文的最终结论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对来说,工业化政策短期效应较好,而城镇化政策长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指出,发展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孙苏茂  张遵东 《现代商业》2014,(24):155-156
近些年来贵州省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效果,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然而,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小城镇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贵州要更好的通过城镇化建设来促进农民增收,首先,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形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动力机制;最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为例,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化、农业发展水平、财政支农以及教育都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各影响因素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效果不同。解决现存问题,需要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多渠道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广西整体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并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体制制度改革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抓好农村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湖南省2009-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与城镇化的数据,研究发现社会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个人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联度较强,流通服务业与城镇化关联度中等。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个人服务业、壮大发展社会服务产业、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质量建设的政策建议,促进湖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农村服务业增加值、农村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服务业收入等方面分析中国农村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发展趋势,并从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和农村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服务业的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9.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是强农、富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但依然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事关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之一。当前,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效益低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以福州市仓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调查数据对该区第一产业发展和农户收入二者现状分析,探讨城镇化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协调、缓解农民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城镇化。当前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潜力没有完全展现出来。通过对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北京市流通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效应、市场效应、产业效应都有利于流通服务业的效率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得出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对流通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从中发现流通服务业效率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郝爱民 《财贸经济》2011,(7):97-102,136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2)从长期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科技推广和农村金融支持显著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3)从短期来看,农业信息和农产品营销服务对改善农民收入的短期效果也非常明显。本文据此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2016,(4):263-264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注重于城市规模,空间的增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其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城镇化建设。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积极大力发展城镇化水平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对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为了有效分析南疆城镇化与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关系,运用城镇化指标与服务业就业水平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影响关系,得出相关结论,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提升南疆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区域平衡发展,促进了经济均衡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增收。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低,在制度、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来提升农民的收入,保障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路之一。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安排对于农民增收的根本意义,基于文献梳理土地制度和对土地制度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和流转权的分析,研究了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机制及其运行机理,为探索新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完善提出设想,在城镇化背景下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农民增收欠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国情决定城镇化将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但是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把握城镇化的内涵、剖析推进城镇化的必要性、指出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利于消除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少走弯路。从而增强信心,加速城镇化的实现,进而促进农民的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18.
魏肖杰 《江苏商论》2010,(11):104-106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诸多城市面临的战略选择。城镇化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市场、资金、劳动力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潍坊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进入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而12个主要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平衡特征明显。湖北省服务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湖北省城镇化发展对服务业发展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只有湖北省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湖北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1989-2008年湖北省相关数据,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湖北省农民增收的各种影响因素,对各因素的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并作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8年间湖北省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投入的增加、城镇化的推进和农产品价格的提升,但乡镇企业贡献率下降的趋势不容忽视,而资金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