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余光胜一、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成绩斐然,近年来,又一次进入了新的高潮。外商对华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但是,进一步的分析便会使我们发现,在华的外商投资在表现为量的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欧洲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文/王绍西,林瑞强一、欧洲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态势(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欧洲跨国公司纷纷开始对华直接投资90年代以来,中国继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之后,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欧洲各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正将注意力转向中国,许多国际...  相似文献   

3.
方敏 《浙江经济》1997,(7):54-55
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以来,跨国公司逐渐调整其对华投资战略并加快了对华投资的步伐。他们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单个项目的投资力度,以求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则通过建立系列化产品和一体化产业,对华实施系统性投资,以求实现整体投资效益。这样,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业务在其全球经营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有效地协调和控制这些投资业务、更好地贯彻其对华投资战略,跨国公司近年纷纷来华设立投资性公司。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在80年代末只有9家外商设立的投资性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拉开了跨国公司进军中国的新序幕。其后的进程逐年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形成了三个高潮(1984年以来,1988年以来以及1992年以来),外国公司对华投资主体也由初期以中国港澳台中小资本为主,发展到1993年后美欧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一、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必然更加开放。2002年全国外商实际投资额突破500亿美元,增速超过10%,2003年外商对华投资的势头在某种程度上仍将持续下去。《财富》杂志世界排名500大公司中有400家已  相似文献   

6.
关于外商并购我国企业的几个问题徐向艺李海明崔开华一、外商并购我国企业的主要特点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资开始积极并购我国的国有企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外商并购的对象主要是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1990年代以来,世界跨国公司,特别是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进行大规模投资。跨国公司在对外作出直接投资区位决策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东道国所能提供的一系列条件。国别分布: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浪之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开始进入冷静选择期。200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588家,同比下降14.67%,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5.76亿美元,同比下降21.97%。欧盟二十七国对华投资新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相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有了新的特点。纵观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大型跨国公司增多,投资规模加大。从当前形势看,国外著名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已转向"投资抢滩期"。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目前已有20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相当引人瞩目的是,在华投资的2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的项目投资额平均超过了1000万美元。2、增资控股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为加入WTO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众多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未来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并开始部署对华投资的新战略。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表明了中国政府按照国际规划和惯例管理经济活动的立场,意味着另的经济运行环境将进一步国际化。这大大增强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加快了战略调整步伐。这些战略调整的新动向值得中国企业密切关注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除了某些公司由于行业限制原因不能进入中国投资外,绝大部分在华进行了投资。  相似文献   

11.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全球跨国投资迅速增长的热潮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纷纷调整引资战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鉴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形成更为有效的国内经济政策,使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外商  相似文献   

12.
我预测1995年一个新特征,是外商直接投资将大举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自1992年起大举进入中国。1992年一年的协议投资,相当于以前15年的总和,1993年又超过1992年。1994年外商实际投资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是落实前两年协议的结果。但是,1994年上半年,外商直接协议投资比上一年降低了50%,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高潮已经过去。以后会不会有新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必然更加开放。2002年全国外商实际投资额突破500亿美元,增速超过10%,2003年外商对华投资的势头在某种程度上仍将持续下去。《财富》杂志世界排名500大公司中有400隶已经进入中国投资。特别是通过在华大规模系统化投资以及战略调整,跨国公司已把中国逐步纳入其价值增值链之中或者经营网络之中。对此,中国应积极发展企业集群,以更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积极调整对华投资战略,并在投资结构、投资方式以及本地化经营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本文主要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趋势、新特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对把握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对华投资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入世步伐的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外商对华投资持续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国外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正在形成。澳大利亚是最早进入中国投资的国家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外资来源地之一。面对中国即将入世的新形势,澳大利亚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好投资中国的巨大经济效益,将加速开拓中国市场,澳对华投资蕴藏巨大潜力。本文在分析澳大利亚对华投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对澳资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入世,就如何正确引导澳商投资行为,进一步吸引澳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决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是国际商务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但至今此类研究相对匮乏,基本局限于国际管理与营销范畴.本文试图建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决策模型,由此清晰展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抉择的影响变量和框架.本文首先描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其次分析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区位变量;再次剖析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企业变量;最后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构筑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7.
张效梅 《特区经济》2009,240(1):89-9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多数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进行了调整,出现了如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地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新的特点。针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动向,我们应该系统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资源导向等,从而使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能够最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国内曾一度被认为是我国进一步开放与引资“升级”的重要标志,事例也不断见诸报端,但事过仅两年,媒体又以相当的集中度对跨国公司如何会冲击国内工业与品牌进行富于情绪性的报道,并成为一时舆论关注的焦点,让人感觉到,跨国公司大举入境是不是“狼来了”。那么对大型跨国公司大举入境究竟应当如何看呢? 前不久“中国企业论坛”的一批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资:应注意处理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新特点1.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跨国公司已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港、澳、台资为主,主要从事以工业资本为主资源互补型合作生产。外商投资内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项目多为"短、平、快、小"的生产要素型投资,规模较小,每个外资企业的规模不足50万美元。第二阶段,以美、日、欧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代表跨国公司、垄断财团通过各种渠道纷纷涌入中国,由此掀起了对华投资的又一轮热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在我国投资的试探期已结束,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化投资。并购国有企业已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