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国退民进:就是国家退出来让老百姓进去。许许多多不该国家办的企业不要搞成国有企业,要变成民有民营的企业。劳动者、经营者应该成为改革的主体,改革之后他们应该得到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李稻葵教授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中间过程,强调合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他也指出,“国退民进”并不是合理的过渡性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完美的“药方”,一定会是个“痛苦”的过程,绝对不能通过“国退民进”一步完成,而只能在改革中一步步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3.
王珏 《江苏改革》2001,(1):9-10
根据十五大指出的国有资本尽量集中的精神,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因此,对国有经济也就必须重新定位。具体说,国有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是一种一般的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不能够,也不应该再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所有大、中、小企业中无所不在或一统天下了,也就是说,国有经济不再是一般的经济形式,而应是特殊的经济形式,所谓特殊形式,按照国有经济应有的地位和应起到的作 说,它只应该是在公共性、自然垄断性、命脉性等领域存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也就是市场配置资源失灵或不利的领域。具体说这种领域大体是:一、是公共产品生产领域。二、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三、广大职工应成为制度创新(民有民营)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应根据管辖范围内国有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资源配置的关系,制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近年来,各地积极贯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但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结构调整目标,各地实际上在按照各自的理解和需要来操作,结果导致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陷入这样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一些地方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片面理解为“国退民进”,要求国有  相似文献   

5.
国资委的组建,曾被普遍视为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实现“国退民进”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国资委挂牌的前夕.曾有不少国内外媒体预言,国资委的组建将加速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产权多元化。但从国资委组建至今近两年多的情况来看.这样的预言显然是落空了。尤其是近来国资委领导人的一些公开表态显示.国资委的主要工作重心已不是变革国有资产的运用和管理方式.实现政企分离.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有企业在经历了简政放权到现代企业制度各阶段的改革以后,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产权问题。在国有股减持风波之后,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管理层收购(MBO)走入了中国改革家们的视线。究竟在国有企业"国退民进"的过程中,中国式的MBO该如何走,能走多远?本文试从MBO具体的操作实务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MBO的现实可操作性,并结合四川剑南春集团MBO的实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MBO定价偏低的弊病,展望MBO在中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市场调节在资源配制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根据资源配置效率来决定资本的配置。制度创新带来制度红利。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国企与民企的双赢问题。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共赢,但共赢需要改革,需要制度创新。在国有企业这方面主要是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除了一些个别产业以外,国企走股份制道路、走上市公司道路,如此,它就完全按法人治理结构来调节,就能够跟民营企业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共同既竞争又合作。  相似文献   

8.
现在,改革到了决定性的攻坚阶段,也就是到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抓大放小的战略性改组结合起来"的阶段。在改革的这一阶段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需要实行国有资本的重组和结构调整,以突出重点,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质量,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现代企业制度将作为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即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国有企业加以改造,通过吸收非国有股东加入,以影响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行为,促成政府职能的转化,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使国有资本配置运营转  相似文献   

9.
李义 《北方经济》2012,(4):45-45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存在着两种改革观的对立:一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坚持公有制,改革其实现形式;一是按照新自由主义,取消公有制,实现私有化。前一种对应"国进民退",后一种对应"国退民进",本文试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这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10.
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运作战线;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切实转换运行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下面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法人制度,其典型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包括明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的组织领导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生命力的文化制度。各项制度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运动,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框架。产权制度。它…  相似文献   

11.
国企改革30年的经验与教训 在30年的改革历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企改革的经验主要有这么几条:第一,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国企改革真正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态为股权多元化的现代公司制,所以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就是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企求把每一个国有企业都搞好。中国有二十多万个国企,要把他们每一个都搞好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明确国有经济的定位,即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这个定位对国有经济进行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何伟 《开放导报》2005,(3):67-70
本提倡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批判应以真伪科学为对象,不应以方位来区分。在真理面前一切学科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批判西方经济学不要干扰改革的实践。“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等同国有资产流失,先有国退才有民进,不是民逼国退。  相似文献   

13.
“国退民进,国进民退”这个提法都不正确,这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的.从单个企业看,无论国有企业迂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都有升有降,有起有落,企业成败是正常现象。真正应该实现的是民营经济和国有资产平行增长.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后,将出现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将是新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新世纪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清晰为契机推进公司制改革的阶段。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将使我们找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明确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通过明晰产权,出资人到位,改善治理结构,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二是通过对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调整和资产重组,使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加快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  相似文献   

15.
施征 《上海国资》2004,(9):12-14
近日,经济学家郎咸平频频现身媒体,他指出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出现一批主张"国退民进"、国有资本退出经济舞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他本人在学术上坚决反对实行MBO这种致使国资大量流失的改革方式。他坚信,通过政府的高额投入和全程支持,国有企业一定能"做大做强"。 一石击起千层浪,在中国几乎已转入半地下状态的MBO,再一次成为了经济学术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现结合基层企业实际谈几点认识:一、《决定》提出国有经济要坚持有进有退,市、县属国有企业应坚持以退为主《决定》还指出,"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决策,是从我国目前国有经济的现实状况出发作出的一个重大举措。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似乎国有企业越多,社会主义就越巩固,因而盲目地扩大国有企业的比  相似文献   

17.
国进!民退?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给集体和个人。从而打开了民间资本政策的闸门,拉开了国退民进的大幕。  相似文献   

18.
在2004年发生的这场“郎顾之争”中,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的新国有资产流失浪潮,人们表示了愤懑与忧虑。建立一个适合公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中国公有企业目前最为迫切的。  相似文献   

19.
由着重搞好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由着眼于搞好一户户国有企业 ,转向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向国家必须控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集中 ,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由以减税让利作为搞好企业的主要手段 ,转向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公司制改革 ;政府要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 ,使优势企业的壮大发展有空间 ;使竞争失败的企业退出市场有通道。由力图搞好搞活每户国有企业 ,转向抓大放小 ,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 ,重点抓好关系经济命脉的…  相似文献   

20.
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思考●侯亚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大面积展开,各类所有制企业相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试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国有企业的“股份热”自然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热点和焦点。国有企业怎样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