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市圈内部合理分工是城市圈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长三角城市圈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潜质最好的区域经济体。为使长三角城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城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当依据苏浙沪两省一市各自优势竞争力,重新审视其产业的定位和布局。如何认识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引导和协调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非良性竞争,是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周利 《辽宁经济》2009,(10):56-56
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将存在十大支撑点:京津冀、长三角、珠i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武汉城市圈)、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圈。城市圈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圈起来,不是一个松散的城市编排,而必须在城市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资源优化组合。而这种有机联系要以什么作为依托呢?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21世纪是城市圈的世纪。既然是圈,便会有圆心。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便是以济南为圆心,呈放射状辐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6个城市,从而形成了“1+6”的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三角就曾进行过建立上海经济区的尝试,但失败了。但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核心的圈域经济理念却一直红火到了现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将城市化列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湖北加快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当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硬约束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顺利起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6.
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将武汉城市圈工业经济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运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建立武汉城市圈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整体模型,并构建测度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工业经济发展与整个城市圈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指数。以武汉城市圈为实例进行协调指数的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整体上较好,但城际间的差异较明显,且协调性程度表现出层级板块结构和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式结构,这种特有的分布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关,其中武汉作为整个城市圈的经济主导城市及核心,其工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也最好。  相似文献   

7.
徐阳  苏兵  姬浩 《开发研究》2013,(3):41-43
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主要是指以区域经济体系的整体规划作为发展导向,按照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结构和要求进行构建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根据城市圈经济的特点及陕西的区位条件和战略布局,本文提出陕西应当将城市圈经济作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模式,由内、中、外三个圈层构成。并提出与之相契合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与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泽宾  陈银蓉 《乡镇经济》2008,24(11):46-49
文章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城市圈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按照区域间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配置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研究了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武汉市、黄石市在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黄冈市、成宁市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非农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将是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理论与都市圈经济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从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包括城市圈或都市圈的形成,以及相互间发展的联动作用,一方面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品位.最终达到提高和改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圈为整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城市圈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财政政策的介入和支持,以促进城市圈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一体化是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经济一体化概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深莞惠的经济一体化是城市圈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受区域外部城市香港、广州的巨大影响;实质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发展模式将从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其战略实施的核心在于区域政策与空间规划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长三角就曾进行过建立“上海经济区”的尝试,但失败了。但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核心的圈域经济理念却一直红火到了现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将“城市化”列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变化很大,不论是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还是地方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有崭新的调整。在国家区域经济及其政策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新的调整。一、世纪之交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向1中国区域经济正处在工业化社会的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正处在高潮之中。因此,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过程远远大于扩散的过程,产业的优势区位集中,形成各级经济中心,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圈,并进一步沿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产业、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带。如果我国到2010年的城市人口比重达到600,则人口总数将过到84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能源供给约束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低碳经济。城市或城市圈在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都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优先考虑的。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分析低碳发展的路径将会辐射和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应对资源约束、产业升级压力的必然选择.安徽省域经济紧邻长三角经济区,在多方面与长三角经济区具有互补性,是泛长三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圈一带"空间结构,即合肥都市圈、沿江城市带,可以优化安徽省域经济空间结构,使其融入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卫东 《中国经贸》2004,(10):60-61
青岛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近两年,以青岛市南区为中心,一个小时为都市圈,三个小时为服务圈,八小时淡经济腹地圈,青岛发展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日益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定量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山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出发点 ,提出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当倾斜与均衡发展、实施点轴开发模式、科技兴鲁、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等区域发展政策 ,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增加在国防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使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织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已形成,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也在发展,东盟各国联系加强,正在蕴酿形成的有“东北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合作圈”等,这表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科技进步的开拓,人类生产力的跃进,需要突破一国一地的界限向更大领域联合发展。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也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这是调整生产力大布局,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前已经形成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都以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示了联合的实力和优势,通过联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也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武汉城市圈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严峻的形势下,应客观面对、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关系,把握发展的机遇。只有把握这些机遇,利用国家出台的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实行区域一体化战略,才能促进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子洲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县域经济仍处于陕西省落后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国定贫困县。加快子洲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七大机遇,六大优势和七大不足。根据子洲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提出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