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6,(34):28-28
由百亿增量看葡萄酒的普及,中国糖酒经销商发展的三阶段论,买而不断很常见  相似文献   

2.
双面中国     
老外们不会完全看好中国,更不会完全不看好中国,所以多年来,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危机论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是涉及人类经济社会基本取向的重要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观实现了从"效率优先论"到"公平与效率兼顾论"的认识转向。"兼顾论"契合了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之间动态均衡的理论主张,但从改革发展的实践看,以"兼顾论"代替"优先论"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4.
王砚旭 《商》2013,(22):352-352
因明,有人称为“东方伦理学”,派出印度,后来传到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西藏学者称为量论。由印度中世纪逻辑之父陈那以《集量论》为根本论典,量论体系得以确定。后自1900年之后,现代量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方学者对印度学、佛学、梵文学一直在不断努力,佛教量论知识论在国际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的兴起及成因:国外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服务业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其后,西方学者围绕着服务业的兴起及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把握西方服务理论发展的脉络,为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启发与借鉴。文章首先对经典文献进行综述,以追溯服务业兴起及成因研究的起点,然后对不同观点依照需求论、供给论和分工论进行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发表《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演讲,首次提及中国应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自此,“中国责任论”替代之前的“中国威胁论”,成为国际社会最流行的对华角色的定位。“责任论”的提出固然有其客观背景,是中国实力上升的必然反映,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责任论”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求对中国提出的压力和要求,并不完全公平和正确,表现为过度夸大了中国实力、非公平地分配责任。对此,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坚持责任与实力相符,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准确定位,明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加强责任话语权,树立中国责任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孙亚楠 《致富时代》2010,(3):190-191
当今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指称论和表征论。指称论认为,语言和现实存在直接关系;表征论则认为语言和现实之间还有.一个层面——心理表征。指称论强调语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表征论强调语言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该文以山东部分地区方言为例来说明指称论与表征论并不是完全分离开的。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独特的呈现方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王泽龙教授的论著《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下文简称《意象论》,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从意象诗学论、意象艺术发展论、意象艺术比较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诗学和意象艺术嬗变规律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角度审视,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必须摒弃崇尚对立和斗争的斗争哲学,以同一性为主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必须摒弃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动力论,用“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立面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发展,把发展、和谐和社会主义三个关键词统一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经济周期的成因和特性进行了解读,并据此得出结论:目前中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内生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周期的成因正越来越趋向于外生论。  相似文献   

11.
张馨 《财贸经济》2021,42(1):16-25
"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学的理论基础.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需要立足国情,同时不能漠视已经发展起来的现代财政学.当下一些质疑"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误解所致.为了厘清中国财政学界存在的误解,从而推动当前的财政学教学和财政理论研究,本文对如何看待"市场失效论"及政府市场二元对立观,如何正确认识"公共产品论"以及如何认识"公共产品"难以划分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问题作了回答.新时代背景下,按照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定位,财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求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即新时代的公共财政制度,"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基础理论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汉武 《品牌》2006,(2):87-89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从“摸论”(摸着石头过河),到“猫论”(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到“蛙论”(青蛙对冷水热水不同的反应),到“奶酪论”(谁动了我的奶酪),到“信论”(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国企业一直在顽强的探索中国特色的企业建设、科学发展之路。从70年代打产品牌到80年代打包装牌;从90年代争创名牌到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抢占名人牌,中国企业到现在对品牌的理解还是很浮浅,品牌的运作手法还是较初级的。  相似文献   

13.
沃尔夫冈·克鲁尔是20世纪德国著名数学家之一,本文通过研读克鲁尔的原创论文及其相关文献,对其生平、成就及影响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他在理想论和赋值论方面都有颇多建树,为代数几何、模型论等现代数学的一些分支奠定了基础。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以张弛有度的教育方法培养了众多优秀博士生。他崇尚数学美学,将其成果以尽可能清晰明了的方式来呈现。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对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性质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但影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理论界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一是“无基础论”,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过渡时期的特点就是不存在某种独立 的、确定的、完全形成的经济基础;其二是“综合经济基础论”,认为过渡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其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认为可以把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看作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其四是“两种基础论”,即把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贸易经济学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迄今未能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未能形成其作为学科基础的应有地位。同时,国际贸易学科、技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对贸易经济问题分而治之,造成研究对象支离破碎与交叉重叠并存、研究内容相互争夺与互留空隙并存的局面。在构建统一的贸易经济理论时,“贸易保护论”可保持不变,需要重新构造的是“贸易发生论”,需要加入和加强的是“贸易形态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7.
大物流再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大物流论"五个主要理论"物的流动论"、"综合物流论"、"大物流科技论"、"大物流工程论"和"大物流产业论"基础上,新提出了"物流要素论"和"物流性质论"。物流要素论认为,无论自然界、社会界和经济界的物流都是由物质、流动、主体、地域和时间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MFORT理论,五要素中物质是核心要素。物流性质论提出物流有固有和非固有两种性质。物流固有性质反映物流基本要素的本质特征,是物流具有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物流非固有性质反映物流非基本要素的非本质特征,可以依据物流运作主体的主观意愿进行选择。物流固有性质有五个:物质性、流动性、主体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物流非固有性质也有五个:主体性、服务性、管理性、技术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罗鸿韵 《消费导刊》2013,(7):138-139
《医者误人无罪论》是清代名医徐灵胎的一篇医论,极受争议,人多斥之。但从徐氏相关的从医思想、医学教育思想等方面考辨,发现此论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无稽。此论真实的思想内容,可分三端,总结起来,其实是徐氏对医家、病家和家属的警示与告诫。其正话反说和讽刺的语言特点与此需引起人们极大重视的命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速览·声音     
《中国市场》2009,(42):7-7
“中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我们更需要理性了解金融的逻辑,从西方发展中学到建设性的技能。而不是像《货币战争》那样捕风捉影、硬凑故事,不要再像1978年之前那样,总是用阴谋论、剥削论来解释比我们发展更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靳继平 《商》2014,(50):56-56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这一次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目的错误观点,首次提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是一次极关重要的会议。这篇文章结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了多种方法论,全面客观地分析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政治特点,明确了党的任务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迫切要求。本文就《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所运用的方法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