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管理与CEO支配力对企业价值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台湾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家族管理与CEO支配力对企业价值之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控制股东之家族成员参与高阶管理团队时,若增强CEO结构支配力,减弱CEO股权支配力,对企业价值具有正面影响.因此,从本研究可获得启示,若控制股东家族希望能够借由参与高阶管理团队以提升企业价值,应同时考虑CEO支配力之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是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里程碑。企业IPO行为改变了公司资本结构,通过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发生积极作用(融资机制、价格机制和并购机制),使得公司治理在经营者激励、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得到改善将提升企业价值,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25):133-134
公司治理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性因素,其本质在于确保企业的决策科学并提高公司绩效。高水准的公司治理必然与良好的公司绩效相联系,公司绩效则是公司治理水平和健全与否的直接反映,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如何构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绩效,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茵  李妍 《价值工程》2019,38(35):1-4
公司治理中的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同等重要,如何通过治理提升企业的价值,是近些年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部治理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基于衡量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变量,用托宾Q来衡量企业价值,通过对面板数据的研究,来验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的相关因素对企业价值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内部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监事会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规模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规模、CEO两职合一均与企业价值不相关。该结论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佐藤孝弘 《上海管理科学》2010,32(2):106-112,F0003
在有关中国公司治理应当是什么样这种公司治理的“应当”的问题上,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看法。公司治理可以分为重视股东利益的股东主权型公司治理模式和重视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因此,学者们提出的看法也可以概括到这两种模式中。总体来看,2005年《公司法》的价值取向是保护中小股东。但是对公司治理的形成来讲,社会规范或者社会对公司的角色期待以及公司自身的认知等因素是重要的,应该从中国社会的对公司的角色期待如何或者中国社会责任应当如何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司治理制度的趋向。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社会目标来看,中国的公司治理发展方向应该是利益相关者主权型模式,尤其是侧重于职工的模式,而不是股东主权型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共同繁荣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也逐步健全化。家族企业一直在不同时间与时空中长久留存的企业发展模式。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形式与规模不同,该种发展中主要依靠的企业成员是家族内部亲属,相较于普通形式的企业,家族企业成员关联性更强,其实际工作过程中团队的稳定性也会相应的增强,但是若管理方式、手段不恰当则会造成任人唯亲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2011年至2015年期间内沪深地区的A股上市家族企业,对该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家族涉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团队稳定性与冗余资源对企业整体发展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深化研究,对团队稳定性、冗余资源、家族涉入等对企业绩效发展的影响做出了假设,并构建了与之相对应的模型,通过对数据的研究与计算得出了具体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7.
In this study, we look for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quality across firms and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levels of these firms. This hypothesis is related to Leibenstein’s idea of X-efficiency. We use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estimator to obtain proxies for X-[in]efficiency of firms in our sample and then analyze them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s by comparing distributions and aggregate efficiencies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We also use truncated regression with bootstrap, following Simar and Wilson Estimation and influence in two stage, semi-parametric models of production process, Simar and Zelenyuk (2003) to infer on relationship of inefficiency to various indicators of qualit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wnership variables, as well as industry and year specific dummies. The data is coming from seven industries in Ukraine. “The entrepreneurship structure itself may be critical, with the classic issue of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from control being regarded a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X-efficiency” (Button and Weyman-Jones, 1992,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We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paper to the memory of Christos Panzios—co-editor who handled our paper to almost the very end, whose suggestions and encouragement have helped us substantially improve our paper.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2003~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对现金持有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按市场化程度高低分组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损害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结论说明,只有在合适的制度环境下,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治理效应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一实证结果也为中国当前正在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实施的机构投资者战略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一直被学术界和务实界所重视,但对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沪深两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衡量外部治理机制的指标体系,采OLS检验外部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参与者中债权人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供应商、雇员、外部审计及政府监管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客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system, theoretically deriv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ir financial value, selects a sample of loss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3 to 2009, and studies how the lev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ffects the value of listed company losse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actors,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have obviou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financial value of loss listed companies;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s, the type of audit opinion, and corporate govemance factors have obviou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financial value of loss listed companies; and managerial ownership,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the size of the board have no obvious driving effect on the financial value of loss listed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收益、资本市场投机气氛浓厚等。文章分别就一般法人股和国有股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龚辰 《价值工程》2010,29(28):83-83
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交易成本,造成了不对称双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结合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公司治理经验,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水平的代理变量,对公司治理因素与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产权性质、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机构权威性、审计意见与交易状态等因素对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影响;提高流通股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设置审计委员会等制度设计对信息披露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MBO)在我国应用以来,显示出了其在降低代理成本、激励高管人员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MBO制度及其重大意义,并结合案例分析了MBO的适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与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效的公司治理来说,执行比法规、成文法和自我规范更为关键,至少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国家是如此。由于公司治理和执行机制都影响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对外部股东的承诺能力,因此它们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本文提出一个分析框架,来理解这些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国家制度环境中形成。正如在许多转型和发展中国家所看到的那样,当整体执行环境较差,同时具体执行机制作用不佳时,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很少是有效的。这些国家中的主要治理机制是控股大股东,但是这种机制有一些重要的潜在成本。一系列私人和公共执行“工具”可能有助于降低这些成本,并能强化其他补充性公司治理机制。有限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大多数转型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私人工具比公共执行方式更加有效。但是,不管怎样,公共执行机制都是必要的,而且私人执行机制往往要求公共法律发挥作用。此外,至少在有些国家,自下而上的私人方式甚至先于公共法律的形成。但是,由于经济和政治合为一体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局限,往往妨碍了这些国家整体执行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法律的通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ongoing discussion of the German 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 (GCGC) of the Regierungskommission Deutscher Corporate Governance Kodex (Government Commission), which should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We apply the Feltham and Ohlson ( 1995 ) valuation model to a panel dataset of 421 German CDAX firms over the period 2002–2012 and find a positive effect of the level of compliance with the GCGC on the market value of firms. We conclude that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GCGC refl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that satisfies investors' needs, as the capital markets perceive them. Our results are in favor of the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Commission, which have attracted criticism from both 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both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executives should follow as man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GCGC as possible.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直接决定了母公司全球化战略是否得以实现.本文从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阐述了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内涵、特点和与母公司公司治理的关系,并提出在首先改善国有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和提升国有跨国公司境外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财务信息质量问题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财务信息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关系混乱,内部人(指独立于股东或投资者(外部人)的经理人员掌握了企业实际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内部各方面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控制问题严重,企业会计行为缺少必要的内外监督,沦楼称为内部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financial governance. After introducing Chinese and western economists' researches on firm financial governance theory, we put forward modern finn financia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re of finance-rights allocation. In our opinion, the theory of finance-rights is the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finance-rights theory. Finan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system i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research of financi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7,(1):103-105
近年来,中国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寻求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文章研究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对于其融资能力和公司治理的影响,不仅可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战略提供参考,而且对于我国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