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战略的视角提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33):248-25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重要的发展战略。探索具有深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对于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沈阳发展现状特征与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判断沈阳市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任务需求,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为支撑、以产业为动力"发展理念,引导人口合理转移和空间分布,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强化支撑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沈阳发展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苏州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已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目前苏州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转型。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苏州城镇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从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城乡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探索有苏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以推进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尽管他们可以获得土地补偿,但补偿费用不能满足其长期生活需求,更无法解决其在城镇的保障问题。因此,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民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是城镇化的生力军和人才资源,农民工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维稳器和助推器。城镇化能有效扩大城乡就业,城镇化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城镇未来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大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化无序发展、粗放型发展等,影响了农民工就业。因此,要提高城镇质量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内涵式发展,促进农民工本土化就业。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指人类活动因要素流动所带来的空间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的城镇化已持续了很长时期,但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本文就农民工就业现状以及其中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并认为要实现人的城镇化,第一步就是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关注力度以及资源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理想类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工具,对于研究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理想类型的研究范式为基础,对城镇化质量提升这一社会过程和行动进行了分析,将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路径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即社会关系层面的民生共享型、城乡关系层面的城乡统筹型、建设方式层面的绿色集约型和空间布局层面的相对均衡型。  相似文献   

8.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落实党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加快边疆城市城镇化建设是协调区域发展、平衡东西部差距的重要任务。通过完善空间结构、修复城市生态、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推进城市改造等多种方式提升城市成长空间,为城市带动周边乡镇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从积极打造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新格局;着力完善、提升、改造和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努力推进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城镇向集约型城镇的转变;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支撑五个方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力图为实现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建教 《乡镇企业》2002,(12):13-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说明,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突出任务。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从茶陵县的现实看,让广大城乡居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是维护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各都市圈之间的群体竞争,即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是发展城镇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成长差距决定了省域城镇化发展的差距,中小企业集群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布局分散,尚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有效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以城镇为核心的地域,促进人口和产业协同集聚,使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吉林省有效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落实党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在全社会鼓励和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型经济,整合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促进灵活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就业问题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3.
王庚 《价值工程》2015,(6):270-271
城镇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事关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在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民工就业发展权实现如何,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加快河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增强实现农民工就业发展权的思想认识、强化农民工就业的制度保障、改进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能力水平、培育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社会组织等方面,对实现河南农民工就业发展权的基本路径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发展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柱,加快实质性的城镇化发展是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但加快城镇化发展,不是继续搞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而需走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以加快人13城镇化、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陈宪  黄健柏 《价值工程》2010,29(28):230-231
文章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原因,从治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提出了扩大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路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把建制镇建成小城镇、实行农民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剥离城镇户籍制度上的福利成分、加强电力、交通、通讯三项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的收入差距、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实行企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革红利的一部分,新型城镇化红利是指在已有城镇化发展基础上,通过协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减少的城镇化成本或增加的城镇化收益。在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制度改革创新提高了生产率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释放出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红利包括五大方面:新人口红利、新土地红利、新产业红利、新生态红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从改革视角来看,中国主要依靠制度协同创新来释放新型城镇化红利,可能的八条释放路径为:户籍分类制度改革、劳动力分类培养改革、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生态补偿和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区域合作制度改革、非公资本参与国资项目制度改革、服务业发展改革、权力清单和政绩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政策措施的影响,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城镇化政策已成为共识.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划分不同类型的政策地区,从各类地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挑战入手,探讨“差异性”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未来具有操作性的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自然植被和水域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资源匮乏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针对该矛盾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既要保护耕地,又要鼓励城镇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控制建成区面积扩张: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利用景观生态原理,提升城市土地利用质量,实现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建正处在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亟需从全省各地实际出发,探索新常态下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