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面是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面是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恶化"言论时起彼伏。究竟中国投资环境发生了什么,导致了"恶论"化?文章试图从中国引资政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四个主要方面解读"恶化"论产生的原因,阐释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商业·责任     
《经营者》2008,(9)
宋祖英邓亚萍等十人受聘中国环境大使4月22日,宋祖英、邓亚萍、徐静蕾等十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知名人士被中国环境保护部聘为新一届的"中国环境大使"。据介绍,本次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作为中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称号,"中国环境大使"自2004年开始设立,目的在于推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截至目前,中国环境大使已经聘授了2届、共20位。  相似文献   

3.
王婷婷 《企业导报》2014,(19):78+74-78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恶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各地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中国人民的人身安全。迄今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越境污染进行密切关注并报道,例如: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雾霾天气及沿海地区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日本本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持续报道。日本媒体格外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援引本国经验,围绕中国环境治理提供对策。本文拟通过从2013年度《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中摘取整理出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从外媒视角,疏理出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和评论性报道,同时针对这些素材,试分析日媒对中国环境问题报道的意义及对受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构建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揭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法:熵权法、整体与维度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Markov链转移概率矩阵。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优化上升趋势,但优化进程较慢,内部指标发展不均衡,发展水平等级转移乏力;四大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发展水平较好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先后被中西部地区超越;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其中绝对差异在扩大,而相对差异总体上在缩小,地区间差异是造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集聚模式较为稳定。研究创新:基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别从整体、分维度、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等级转移概率等角度全面分析中国营商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研究价值:从营商开展环境和营商生活环境两个角度评估中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三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及投资环境建设高层论坛上,廊坊市永清工业园区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和“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此次论坛由联合国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中国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会、中国开发区发展促进会、中国旅游业联合会、中国品牌管理协会、商务时报社联合指导,商务时报品牌研究中心全程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袁菁 《国土经济》2008,(10):53-55
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法律和伦理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中国环境立法现状,指出了现行中国环境法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再进一步以环境伦理为分析工具,揭示了中国环境立法的困境在于缺乏环境伦理的内部支持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环境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众多国家陆续采用环境规制控制污染,但中国的环境规制强度要远弱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规制是否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本研究基于引力模型,使用国家层面2分位数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在控制国家和行业不可观测的异质性以及环境规制内生性之后发现,环境规制确实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但是相对于劳动力成本、行业固定资本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较弱。研究还发现,相对于WTO前,WTO后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减弱,即"污染避难所"效应减弱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提高从外部环境中激活人力资源、利用人力资源的能力,已成为把握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科技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的分析,解读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雁 《会计之友》2012,(2):87-89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从环境审计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利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8,(9)
宋祖英邓亚萍等十人受聘中国环境大使4月22日,宋祖英、邓亚萍、徐静蕾等十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知名人士被中国环境保护部聘为新一届的“中国环境大使“。据介绍,本次活动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作为中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称号,“中国环境大使“自2004年开始设立,目的在于推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截至目前,中国环境大使已经聘授了2届、共20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有其显著的特征.本文提出6个命题,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包含诸多激励公司创业、创新因素;并且,相对于西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在目前中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创业战略决策和行为具有更强的冒险性倾向.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创业战略决策的冒险性特征是转型经济环境提供的外部诱因与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愿望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进入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2年以后呈现出了快速的超常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轨迹独特、成长较为迅速的新兴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环境产业已经基本建立起能够对应中国污染当量和经济产业结构类型的环境产业体系,中国的环境产业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保驾护航,维护民众基本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金融环境结构,提出微观度量视阈下金融环境指标体系,简称为微观金融环境指标体系,以四个方面五个维度指标和一个综合指标反映微观视阈下的金融环境状况,并通过适当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微观金融环境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微观金融环境对于家庭股票市场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参与、股票占金融资产比、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比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演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与逐渐复苏的国内经济环境下,需要解答如何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结当下中国企业的成长环境、路径、模式和大势等,希望给予您启发。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标:构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考察中国营商环境的区域差异、时间演变、收敛特点及空间集聚性。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各省份50个经济社会指标合成为营商环境综合指标,运用自适应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考察中国营商环境的地区差异,并分别利用变异系数、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检验σ收敛和β收敛,使用Moran’s I指数分析空间集聚。研究发现:中国营商环境在整体上呈现持续向好的集聚式收敛特征,但在地区之间仍然存在“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且在中西部内部出现多极分化,中部区域内差异日益显现,造成各省份的收敛贡献表现出梯度效应,阻碍空间集聚的进程。研究创新:全面剖析营商环境的内涵,从开放化水平、企业市场环境、企业法治环境、市场主体保护力度和公共服务水平五个维度构建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使用边际垂直β收敛模型深入挖掘不同省份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所展现出的收敛异质性。研究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营商环境综合指标展开实证研究,揭示其区域差异、演变趋势和收敛情况,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萍 《财会月刊》2023,(11):67-73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加速环境审计数字化转型是契合新时代环境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探讨环境审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审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下的环境审计模式,并就事前审计、审计执行、审计终结三大流程展开应用解读。最后,提出建立环境审计与资源执法监督协同配合机制、防控审计数据舞弊风险、提升审计人员数字实力及素养相关建议,助力环境审计组织协同、流程协同及人员协同,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审计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代》2010,(1):36-37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霞: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外跨国企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分享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他们中的很多企业也对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事业做出了贡献,把国际上部分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和经验输入到中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本土企业在环境意识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营造中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外部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1年 11月 2 4日 ,中国会计学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环境会计学术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曾针对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企业环境会计工作的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依据在于 ,我国尚没有出台环境会计准则。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且不利于学术界和企业界积极主动地开展环境会计的研讨和实践。本文讨论营造中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外部环境 ,为中国企业界认识环境会计与外部环境乃至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助一臂之力。一、环境会计产生的外部环境从中国的会计发展史还是国际的…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中国会计特色的讨论在中国会计理论界已经开展多年。最近 ,相关的理论研究已初见分晓。多数专家学者认为 ,中国会计特色的决定因素是中国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由此形成了所谓环境论。笔者认为 ,环境论虽然揭示了中国会计形式特征的主要决定因素 ,但并没有多少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 ,中国会计区别于国际会计准则的特色应当是会计监督。因为无论是过去、现在、或者将来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都应当把会计监督放在会计工作中不可偏废的位置 ,这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会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环境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缺陷环境论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1991~2006年全世界164个国家工业化演进与劳工环境变化的关系,并与中国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劳工环境在不断改善;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中国劳工环境状况具有优势。中国劳工环境的改善需要与工业化水平保持一致,不能脱离生产力与产业结构水平人为地提高或降低劳工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劳工环境的改善,但产业结构对劳工环境的改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整个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中国劳工环境持续改善的有效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