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彩虹  陈东平 《农业经济问题》2012,(5):74-81,111,112
本文按照债务用途的资金性质将乡镇债务分为生产性负债和非生产性负债两大类,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两者对乡镇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生产性负债对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非生产性负债对政府消费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对政府投资的影响则不一定;第二,无论人均数还是比例数,乡镇债务对政府消费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对政府投资的影响程度,使得乡镇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向有利于政府消费的一方倾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债务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要彻底解决乡镇债务问题还必须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乡镇财政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重庆市三县六镇为考察对象,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债务规模、债权人结构、用途结构等方向,对重庆市乡镇债务进行描述,重点分析债务结构。本文的基本结论有:金融机构是乡镇债务的主要债权人,基础设施建设是债务资金的主要用途,不同乡镇之间债务结构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据对湘西某省级贫困县的调查,截止2005年4月底,该县24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存在债务,负债面达100%;全县乡镇债务总额2871.2万元,相当于2004年全县24个乡镇总财政收人1417万元的2倍,平均每乡镇负债119.6万元;债务最多的为259.5万元,债务最少的为27.2万元。这些债务数额大,风险高,仅仅依靠乡镇自身可用财力,恐怕30年也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4.
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及其化解对策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乡镇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问题中的一大焦点、难点。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债务问题阻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大障碍,本在对乡镇债务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乡镇债务的有效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乡镇债务与乡镇财政体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费改革凸显出的乡镇债务问题是目前制约乡镇财政发展以及税费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本力图从财政体制角度入手,找出乡镇债务的体制根源,由此提出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改革才是杜绝乡镇债务发生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肖良  唐旭辉 《农村经济》2006,(2):118-120
本文从四川乡镇债务的特征入手,对乡镇债务的风险及其化解症结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镇作为我国科层政治体系中的最低一级草根政府,是我国保障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在因社会变革造成新旧体制交替出现一些体制断层和政策盲点,导致乡镇债务债台高筑的背景下,通过乡镇干部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在调动乡镇干部的偿债积极性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职能,扩大乡镇财源,不失是化解高额乡镇债务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8.
财政考核、制度租金榨取与乡镇债务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我国,乡镇之所以背负沉重债务,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大量投资高风险项目。这种冒险的投资动机源于乡镇政府迎合上级政府的财政考核。乡镇政府希望从自己控制的项目中索取租金,以此作为官位晋升或保住职位的赌注。而上级政府设置财政考核这一让乡镇政府铤而走险的机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制度租金。乡镇主要负责人由上级政府考察任命,乡镇财政收支的基数和范围由上级财政确定。这些都成为上级政府控制和支配乡镇政府的权力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乡镇、村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不顾农村经济实际情况,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金融部门、农村合作基金会、个人举债,用于非生产性公益建设、人员经费和公务经费开支,甚至挥霍浪费,致使乡镇、村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越来越沉重,乡(镇)、村集体经济和服务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成为影响基层政权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就乡镇、村消赤减债略谈一些思路。一、乡镇、村债务的客观存在与成因(一)乡镇、村债务现状乡镇、村负债面广,负债额惊人,1999年3~4月苍溪县人民政府组织财政…  相似文献   

10.
文宏  丁东铭 《农村经济》2012,(6):125-129
本文利用吉林、辽宁、广东、湖南、甘肃五省六市乡镇的乡镇干部调查数据,对基层干部关于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进行了分析,从而得知当前基层干部对目前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乡镇债务性质的判断、乡镇债务产生的原因、基层政权在乡镇债务问题的作为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基层干部关于乡镇债务问题认知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利益分配过低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目前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一个现有法律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阐述林地的功能特性和概述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遵循法律社会学的整体原则,充分发挥林地的政治功能,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法律决策准则是流转林地利益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杨群 《水利经济》2007,25(1):57-59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不仅承担水利事业职能,开展水利事业性业务;同时还拥有较大规模的经营性资产,开展经营性投资活动。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多目标物元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以及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改进可拓学物元评价方法为多目标物元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王志坚 《水利经济》2012,30(2):22-24
国际河流水权研究长期被忽略,成果较少.构建完善的国际河流水权理论是解决水冲突的关键.国际河流水权应界定为扣除生态需水量的水体所有权.以水权为基础建立流域国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关系不仅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十五期间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动力机制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将政策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减少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实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益障碍是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深层动因;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导向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和对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孙语圣 《中国农史》2007,26(3):123-131
民国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兴盛、民间社会力量的强大,在灾害救治领域体现出较为浓烈的救灾资源捐助多元化的表征:一是捐助主体的多样化,如同乡会、同业公会、政界、实业界、宗教界、文化界、军界及大量个体等;二是捐助方式的多样化,如营业助赈、捐薪、娱乐助赈、书画助赈、礼仪助赈、广告捐助等。这些救灾主体和如此的捐助方式,从救灾层面凸现了民国这一多元化社会的奇特景观,对今天更好地做好灾害救治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森林公园组织结构设置的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作为企业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并以陕西省平利县千家坪森林公园为例,对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合森林旅游特点的组织结构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9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 1353-2009《玉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检测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事项,统一了检验尺度,有利于缩小个体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和提高玉米不完善粒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利用FAO渔业统计数据及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分析了1996~2010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结果表明:世界水产品的进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出口市场则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鲜水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水产深加工品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而初加工品的地位不断下滑;世界水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日本在世界水产品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欧盟则不断上升,中国在世界水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出口的增速则在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