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薪酬激励契约下管理者会计行为的选择问题,并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追求隐性控制权收益及其行为短期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激励契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高层管理者是中小企业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对其高层管理者薪酬激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年薪收益激励、股权收益激励、工作发展激励、保障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全面薪酬激励方法来留住优秀的高层管理人才,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相关研究指出,企业高管薪酬存在一定的粘性特征,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一般会随之按照一定的比例升高;但是当企业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却并没有以相同的比例下降,有时甚至并没有下降。对于这种粘性特征存在的原因,不少文献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本文从管理者权力理论的视角对管理者薪酬粘性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5.
耿益军 《价值工程》2014,(32):181-182
本文分析了将自助式整体薪酬引入企业对中层管理者激励与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设计思路和实施的基本条件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管理者能力异质性现实,依据经济学概念量化管理者能力这一综合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管理者能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即管理者能力越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继而在管理者能力差异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激励性契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性契约能够有效改变管理者能力在盈余管理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具体为薪酬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高能力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晋升激励对能力较高的管理者也能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并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管理实务中的影响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对我国能源企业管理者薪酬机制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华 《财会通讯》2007,(4):68-69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 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强度不足,国有大型企业经营者受国家分配政策制约,自我约束较强。据统计,2004年1331家上市公司中,有130家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低于6万元(张晋,2004),2002年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平均年薪为13.2万元,而国有经营者只有6.3万元。有薪酬制定者认为,高管薪酬的制定多数缺乏科学依据,低能高薪现象严重,亏损企业高管薪酬过高,薪酬激励强度太大。(2)薪酬激励结构不合理。固定薪酬多,浮动少;短期激励多,长期激励少;在职激励多,退休后福利少。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企业长期决策,使管理者更看重短期利益。(3)收入分配人为因素多。对经营管理者的奖励随意性强,与业绩不相匹配;职务消费不规范,收入的非货币化强。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企经营者职位消费水平一般是其工资收入的10倍。(4)收入分配依据不透明。国外高管层的年薪近一半来自基本工资以外的部分,而大多依据当年的业绩。而在我国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大部分股票被高估,绝大多数的企业家价值被明显低估。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大多数研究文献是以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但近些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鉴行为理论研究薪酬激励与高管行为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现有研究的成果及不足,并探索日后高管薪酬激励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程昕 《企业研究》2011,(6):47-48
设计薪酬激励方案,首先应了解激励对象的真实心理需求,根据广义薪酬的各部门功能,进行针对需求的具体激励措施设计,从而产生期望的动机和行为,进而达到预期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利用风险管理决策的效用原则,分析企业管理者不同薪酬制度下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决策;进一步说明股东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管理者薪酬计划,校正管理者在风险管理决策中的利益动机,进而使管理者制定的风险管理决策符合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基于战略的激励薪酬作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薪酬激励方式,它可以引导经营者追求长期目标,同时解决激励资源不足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克服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现象。一、基于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的薪酬体系安排激励薪酬就是业绩薪酬,经营者薪酬实施的前提是业绩考核。在企业内部开展业绩评价的关键在于从企业的长远角度考虑它们的经济利益,能够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反映经营者对其业绩增长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具体评价业绩时,既要考虑经营者以往的经营业绩,又要考虑企业间相对业绩的绩效评价思想。国际上优秀的企业实施的平衡记分卡就是一种基于经营者业绩考评较好的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权力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解释管理者各种激励形式的基础理论。文章将管理者的激励形式分为显性激励(货币薪酬、股票期权)和隐性激励(在职消费、职位晋升),梳理了目前关于管理层权力影响管理者各种激励形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就媒体关注管理层权力对于管理者激励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以及管理层权力影响管理者激励路径(并购、财务重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4.
设计薪酬激励方案,首先应了解激励对象的真实心理需求,根据广义薪酬的各部门功能,进行针对需求的具体激励措施设计,从而产生期望的动机和行为,进而达到预期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从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改善财务信息质量的逻辑思路为出发,通过验证管理者薪酬激励对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是否有效,试图为改善中国上市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如何做到人才使用价值最大化,不断提高企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水平,这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企业必须走出人才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企业人才观,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人才环境,不断探索全方位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薪酬激励职能,才能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激励管理者行为理论基础管理者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和舵手的地位,这决定了对其行为价值的激励效果的重要性,这类激励对企业最终实现价值增值具有决定性作用。离开管理者,企业其他人力资源会处于无人带领和引导的状态,失去价值创造的方向,进而整个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管理者报酬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公司治理机制。由于公司业绩常常是以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管理者报酬激励很早就被国外学者认为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Watts and Zimmerman,1986)。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信息,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信息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Healy and Wahlen,1999)。随后,诸多实证研究证实了管理者基于报酬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关管理者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盈余管理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日常工作中与员工进行“人事访谈”,发现很多员工对企业的薪酬不满。这既有对绝对量的不满——薪酬的高低,也有对相对量的不满——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薪酬水平之间的比较。由于这些不满的存在,导致了非常多的隔阂和低效率。仔细分析发现,这些不满主要是由企业的薪酬设计体系不合理造成的。薪酬体系是非常复杂的,要设计适合企业的薪酬体系,需要系统地考虑公平、绩效、工作模式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