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相似文献   

2.
艾志红 《财会月刊》2023,(17):145-151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慧  崔祥民  张子煜 《财会月刊》2022,(22):125-13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制造企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多重制度逻辑对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影响。以三一重工为例,从多重制度理论视角,研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演化以及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具有阶段交叉性特征,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性是造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制度逻辑组合,政府逻辑在数字化转型阶段跃迁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的协同更加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条件、演化逻辑、驱动机制和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和技术来源,将其划分为技术主导、客户主导和生态主导三个阶段。本文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由效率与效益逻辑向产品与服务逻辑、价值与战略逻辑依次转换,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所涵盖的11项驱动因素,依据转型阶段的划分和企业自身禀赋的权衡,结合对技术的来源、类型与复杂性等特征的分析,将数字化转型路径分为技术主导阶段的技术外包采购型与技术引进吸收型、客户主导阶段的创新主体并购型与客户市场驱动型、生态主导阶段的自主创新驱动型和生态链协同型。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物流类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纷纷通过“上云用数赋智”积极行动,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助力疫情防控、提升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国内A股上市的物流企业为样本,基于广东金融学院发布的《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评价研究报告》中的原始数据,系统地分析国内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及取得的成效,得出数字化转型处于领先水平企业的共性,进而为众多中小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不会转”“不愿转”及“不敢转”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小民营制造企业数量庞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半边天”,但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民营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痛点,尤其是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极其严重,疫情加剧了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寒冬。本文以疫情危机对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资金管理痛点为例,对中小民营制造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进行了探析,并从提高盈利水平、强化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增加现金储备预警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应对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专精特新”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是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11—2021年度“专精特新”企业发布的财务报告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上升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绩效;在作用机制上,转型程度的上升增加了企业营销与研发活动的投入,提高了动态能力,但企业绩效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文章揭示了在数字化转型探索初期,“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启发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015—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创业导向—动态能力—数字化转型”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这一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创业导向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来促进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而言,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创业导向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微观层面的前因研究及路径机制,对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经济系统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曾红艳  郁玉兵 《物流科技》2024,(8):100-103+107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构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策略、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弹性→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基于PLS-SEM对210家中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策略对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弹性对创新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且供应链弹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弹性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为企业更好推行数字化转型以构建供应链弹性,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企业数字转型已成为常态,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企业转型升级效果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资源“三角形”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TFP研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重点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TFP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正>将底层能力与关键能力有机整合,转化为市场洞察力、统筹协同力、战略领导力和综合运营力,推进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数字化转型涵盖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链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明珞装备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管理者认知视角,探讨了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服务化进程中跨层级协作构建适应动态环境发展变化的组织战略和在实现服务化转型中的价值跃迁。研究发现:(1)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实际上是价值创造逻辑转换的过程,“外部情境-注意力配置-管理者认知-意义建构-组织主导逻辑-资源行动-服务化”是实现价值转型的主要路径;(2)产品与服务之间存在可替代又互补的内在张力,是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与价值创造的背后逻辑与基本动力;(3)管理者认识、组织主导逻辑、资源行动之间的弹性选择与耦合,能够触发组织竞争优势、资源边界、动态能力的调整,引致装备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迭代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一、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痛点当前正值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发展阶段。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存在诸多难点。行业壁垒、人才匮乏导致工业企业“不会转”,变革代价、试错成本让工业企业“不敢转”,数字基础技术掣肘使得工业企业“不能转”。1.中小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立足“降本、提质、增效”三大原则,更加侧重整体解决方案,注重产业数字化的全面赋能。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是支持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政策制度支持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的发展基础,结合人才储备不足、转型路径不明、创新生态欠缺、政策短板日显的转型挑战,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当强调多主体联动,即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适应性学习机制;培育数字孪生体工具;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引导,制造企业参与,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政府主导,多主体支持,完善制造企业数字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在线支付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出现,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1个省市23家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的207位企业员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影响数字化转型目标;员工创新行为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激励和组织目标一致性调节企业动态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调节员工创新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关系。因此,数字化转型企业要积极构建动态能力,激励员工创新活动和培养大数据人才,加强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时代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5G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在大型制造企业中加速渗透,而且给中小制造企业带来转型升级的启发。文章通过钉钉软件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应用,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升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及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冷链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以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激发冷链物流发展新动力。本文研究了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冷链核心物流企业协助金融机构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核心物流企业上线OTB系统、数据采集机器人系统及数字化可视系统等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可提升企业操作风险应对能力及实现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动态监控;通过分析沉淀的经营大数据,根据大数中心极限定理创新Chebyshev’s不等式,结合流动性不足概率不等式与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基础资产安全性矩阵,可以实现对冷链物流金融中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测量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甄美荣  刘蕊 《财会月刊》2024,(5):123-128
制造企业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以109家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动态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索影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因素之间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是技术、组织和环境维度三者动态联动的结果,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制造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路径,表现为技术创新引领型、数字化牵引型、行业竞争下数字化驱动型和行业竞争下制造能力推动型;研发投入和运营能力是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核心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辉  李玲 《企业经济》2022,(12):151-160
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有利的政策环境下,制造企业仍抱有“不愿转”“不敢转”的心态并面临“不会转”的窘境。为此本文探讨了制度支持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基于管理者认知视角,结合注意力配置理论和高阶理论,引入数字化注意力作为中介变量,CEO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作为调节变量,并对240家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显示:制度支持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数字化注意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分别对制度支持与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化注意力的中介作用起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制定政策时加强引导,积极塑造高管的数字化认知;企业则不仅要积极获取政策支持,还要重视CEO等高管的注意力焦点,培养和提升其认知灵活性和数字化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戴建平  骆温平 《财会月刊》2023,(17):137-144
本文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多边价值创造视角,从供应链数据质量、数据透明度以及数据驱动协同度三个层面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平台理论、价值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核心能力,即供应链数据处理能力、数据融合能力以及数据治理能力,详细探讨能力内涵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在建构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主体多边价值共创,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映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强化供应链数据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数据融合,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三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网络化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