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传统由政府、市场或社会组织等单一主体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时期遭遇了表达不畅且供给不足、权责不明且职能缺位、决策失范且效率低下和监督不力且评估失效等系列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多元共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在阐释其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构建机制、完善供给体系,确立主体、建构供给模式,优化程序、培育公平环境,健全法律、树立责任意识等路径,对现行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对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产学研深度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及转化的重要平台。目前大学科技园在建设进程中,存在诸多外在挑战和内在问题。通过分析多元共治视角下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的构成主体,构建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主要有制度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知识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技术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服务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多元共治视角下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家瑜 《黑河学刊》2011,(11):91-92,154
随着全球社区治理新趋势的发展,在中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也实行了多元共治模式来治理社区。为了早日让社区治理的主体能够各负其责,我们借鉴国内社区治理模式的成功之处,探索适合江西社区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商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概括了移风店镇农村电商发展具备的条件及其发展路径,分析了移风店镇电商发展的多元共治结构的运行,并对其发展成功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政社分设、政社合一和“乡政村治”三个演进发展阶段.新形势下,“乡政村治”面临着二元权力不能有效衔接、利益主体不能合理平衡和多重关系不能科学协调等现实难题,使乡村治理陷入了一定的治理困境.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机制,形成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合作共治”态势,实现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对接和融合,是走出“乡政村治”面临困境的一个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成实 《科技和产业》2020,20(8):140-147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究资水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可以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以资水流域为对象的研究表明,构建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在认知能力、组织运行、制度构建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要形成多元共治机制需要进一步树立共治理念、明确权责、健全制度和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沅水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为分析对象的研究表明,沅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但在生态治理目标、生态治理结构和生态治理运行上仍存在困境。要形成多元共治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机制、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理顺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开放导报》2008,(5):142-143
为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在全面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为根本目标,有效推进街道城市综合管理。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街道综合执法。2007年3月,  相似文献   

11.
曾经的江南水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2012年,浙江Ⅲ类及以上水质监测断面占643%,比2009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八大水系中Ⅰ-Ⅲ类水占60%以上的只有五大水域。即使排除监测偶发性因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浙江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王国翔 《浙江经济》2014,(11):20-22
当浙江传统的发展动力逐渐失去。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下狠招,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已是关键所在。只是一个时期以来酝酿多年的经济转型升级依然是头绪众多、各自为战,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水共治”恰如一场及时雨,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找到了一条倒逼式的出路,打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各条经脉。“五水共治”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命题,而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场执政大考。全省各地正以此竞相展开一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循着省委、省政府三步走的治水路线图。未来更长的路,是要在水环境和水生态得到综合治理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刻蜕变。建立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再创浙江发展新奇迹。  相似文献   

13.
14.
曾任浦江县委书记的戴建平年初正式调任建德市委书记。在浙江,谁都知道,省里想让戴建平在建德市"复制"浦江县治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如果城市环境治理仅依靠政府相关部门一方主导,并不能有效解决目前已经形成的环境问题。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是城市环境治理达到长远理想效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磊 《老区建设》2020,(6):25-30
随着人口流失、共识消解以及秩序失范等乡村社会问题不断加剧,原有的乡村治理规则备受考验,并逐渐陷入了一种失语困境,即内生性规则的认同离散与效力式微、建构性规则的文本缺失与执行异化、规则之间的立场对峙与价值分歧。三治融合背景之下,其内含的规则理性日益凸显,表现为以公共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以有效性为核心的工具理性以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重建乡村治理规则必须从达成公共规则共识、重构治理规则体系、重塑规则规制效力等方面入手,进而契合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余磊  张辉  陈吕平 《宁波通讯》2014,(14):37-37
<正>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加速由规划图向实景图推进,多项考核指标居全省前列。前6个月全市累计清理垃圾河174条,完成270公里黑臭河治理,治水强基项目完成投资约2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4%。今年上半年,我市五水共治多项考核指标全省领先,其中垃圾河清理完成长度比例、黑臭河清理完成今年任务比例居全省第一位。上半年,在农村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8.
张拓原 《宁波通讯》2014,(11):26-27
<正>当前宁波五水共治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各地工作力度非常大、建设项目相对集中,全社会对五水共治的期盼值也比较高。本人以为,要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力求早日取得好的成效,至少要处理好以下五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浙江省党委、政府据此做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个方案共同进行的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要求各级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限时整治臭河、黑河、垃圾河,保护好绿水青山。因此,治水就自然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需求、利益主体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多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对此,本文将基于治理理论中的协同思想,厘清社区协同治理相关概念,并结合目前社区发展实际,分析我国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现状,探寻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的路径,使各种社会力量得到整合和优化,最终推动社会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