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心城市趋向于服务专业化,而中小城市趋向于制造专业化”的功能分工格局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部形成,并正逐步得到强化。通过将粤港澳大湾区各市服务功能专业化指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功能分工格局有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活动的效率,其中,服务功能专业化促进了香港、澳门、广州、珠海、江门和惠州6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制造功能的强化促进了东莞、肇庆、佛山、深圳和中山5市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未来有必要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施基于城市群的空间开发战略,建立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提高城市群要素统筹配置以及跨区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其与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相关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比较优势模型等,从经济引力协同度、产业结构协同度、人才比较优势协同度、和营商环境协同度4个方面创新构建了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综合协同发展指数模型(CDI)体系,对深圳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相关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广  张瑀 《特区经济》2021,(1):19-26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2—2018年中国37个地级市城市(9个珠三角城市加28个其他省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对珠三角地区房价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效果,然后运用莫兰指数探究珠三角地区内房价变动是否存在空间效应。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对珠三角地区房价存在显著正效应,且对不同人口规模和房价水平城市的房价影响效应存在不平衡性;珠三角地区房地产市场尚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在短期内可能会进一步拉开区域内各城市房价水平差距。基于此,珠三角地区在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不能忽视房价波动风险,应坚决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确保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城市流外向服务功能模型与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香港经济辐射能力最大,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相互作用强度仅位居第四,且与珠三角东岸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远高于西岸城市;然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量珠三角各城市与香港陆路距离增减变动对进出口、外资等影响的弹性系数。在一定时期内,珠三角西岸城市经济发展与东岸城市仍将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为澳门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然而,澳门自身的条件劣势及外部冲击都给澳门融入大湾区发展之路设立了重重险阻。本文研究分析澳门在面临大湾区建设中遭遇的瓶颈、自身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探索澳门如何精准发展城市定位,寻求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建共赢之路,推动澳门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有利于提高湾区凝聚力和全球竞争力。通过城市流强度和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之后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分工,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依旧存在;中心城市在湾区内发挥了主要的对外服务作用,但内部发展不均衡,多数城市存在经济发展与对外服务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广州、深圳辐射周边的能力最强,珠江西岸发展水平和周边影响力落后于东岸。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跨境协调机制,明确城市定位与合作分工,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管。  相似文献   

7.
<正>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提出了四大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把这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又提出了三大极点:"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四大中心城市和三大极点,哪个更关键?我认为是三大极点。为什么?因为大湾区的基础价值就是城际融合,互联互通,四大城市概念下仍然强调的是单个城市的影响力,而三大极点的概念本身就是落脚在城际融合上面,港深之间、广佛之间、澳珠之间首先  相似文献   

8.
<正>2月18日傍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至此,这个酝酿了两年的国家战略正式发布。下面,我想从"规划纲要"中的高频词汇,来分析一下"大湾区"。第一组高频词:谁是中心?每当一个规划出台的时候,民间最关心的话题往往是:哪个城市是中心,谁是老大。粤港澳大湾区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之前国家明确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是四大中心城市。但事实上,四大城市在"规划纲要"里出现的频次大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万众期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终于正式出台了!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解读《纲要》对深圳价值的表述。第一点:关于世界级。在第三节"战略定位"中,首先的定位就是,大湾区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国内,能和"世界""世界级""全球"这些顶级概念摊上关系的城市并不是很多,在大湾区内,当然要首推四大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我注意到,谈到深圳的定位时,四次和"世界""全球"相关:第  相似文献   

10.
发展广州、深圳、香港等几个地区的邮轮旅游经济是建设"9+2"世界级城市群旅游协同发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发展状况,本文分析了大湾区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的三个历程,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邮轮市场在2016年已经进入了发展期。随着"国际邮轮港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被提出,大湾区邮轮旅游迎来重大机遇,但广深港三地的四个邮轮母港群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了一个新的挑战。在大湾区邮轮市场特色不明显、港口众多的情况下,发展邮轮旅游需要建立邮轮港口竞合机制、创新产品分销渠道和发展邮轮旅游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雪  安然 《特区经济》2023,(12):61-65
深圳和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开拓者与引领者。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海事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深圳在港口航运和海洋科技方面具备较大潜力。通过分析深港海洋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条件、问题和机会,本研究提出通过加强港口航运合作、加强海洋科教合作以及邮轮游艇合作,打造海洋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必然要克服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带来的冲突问题。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下被赋予税收立法权,税制协调的基础是保障香港和澳门的税收独立。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税制差异主要表现在税率、税种、税收特点、税收管辖、税收征管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在大湾区建设中产生重复征税、逃税避税、税收利益分配不均衡以及征管机构行政管辖权冲突等问题,从而阻碍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深圳作为湾区的地理核心,具有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开放度高等优势,深圳航空(以下简称深航)是本土第五大航空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研究深圳航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战略布局潜力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分析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旅游管理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旅游新媒体传播特征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城市旅游新媒体传播效率差异较大,账户粉丝数量、发文数量和原创内容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空间协同和跨平台传播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形成湾区城市间的传播规模效应。应对以上问题,需明确旅游新媒体平台独特定位,加强新媒体账号的空间协同和跨平台导流,学习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加强运营管理者媒介培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州和深圳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深联动发展对于广东全省经济社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广深各具优劣势也面临不少机遇和挑战.目前,广深两地缺乏持续沟通合作机制,产业结构同质化造成激烈竞争,基建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政策制度衔接不畅制约联动发展.探索广深联动新路径要建立广深间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广深两地的规则衔接,进一步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开放;深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链资源共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共同体;促进教育医疗资源优势互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医疗高地;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共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之城的范本;实现民生领域的共建共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的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研究学科以经济学为主导;研究热点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和目标、国际湾区建设的经验借鉴、机制协同和制度衔接以及一些重点研究领域。未来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析软件CiteSpace,运用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税收问题的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者对香港地区税收领域的研究给予的关注度最强;研究主要集中在征管模式、香港税收问题、吸引外商投资的税制和三地税收政策4个方面;研究主题突现时间与当时宏观背景以及相关税种改革时点相契合;研究热点由研究直接税转变为研究以增值税为代表的间接税、由研究香港税收制度特点和征纳双方存在的税收问题转变为研究湾区内税收筹划问题再转变为现在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全国政协委员、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上,因为这一番话登上微博热搜,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大湾区姐姐”。“大湾区姐姐”“大湾区哥哥”,这些称呼走红的背后,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不断加深,湾区人更加有认同感了。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周年,4年来,  相似文献   

20.
覃剑 《开放导报》2023,(3):67-79
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重要表征。从产业发展水平协同性、产业空间布局协同性、产业结构分工协同性三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升之势,但经济增长波动、产业结构趋同、空间集聚布局、体制文化差异等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面向未来,推动粤港澳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应着力构建多层次产业协同分工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平台联动与共建,共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深化港澳与珠三角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