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对苏家沟煤矿4101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支架工作阻力的分布特征、地表沉陷和巷道矿压进行观测,分析浅埋深厚煤层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循环末阻力、工作阻力的规律,为苏家沟煤矿4-2煤层支架选型及现场采掘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保护层初采期间,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地应力发生变化、岩层顶板发生破断,引发采煤工作面瓦斯频繁高值超限等一系列问题。瓦斯长时高值超限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通常发生在初次顶板来压期间,顶板承载扭矩或切向应力达到极限时出现断裂、垮落,邻近煤层因开采卸压而解析大量瓦斯,并通过裂隙涌入采煤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垮落不充分,采空区封闭性较差,低负压瓦斯抽采难以发挥作用。采煤工作面风流受通风阻力及漏风的影响将采空区瓦斯带出。初采期间还有大面积突如其来的顶板垮落,导致压缩采空区挤出大量瓦斯等。上述种种因素均可导致采煤工作面瓦斯出现超限。本文结合实践分析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运用分源治理理论,从保护层开采的前期瓦斯治理、开采过程中的瓦斯管理等角度探讨保护层初采期间的瓦斯防治。  相似文献   

3.
浅埋煤层较普通开采的煤层相比,往往不存在弯曲下沉带,顶板出现台阶式下沉、矿压显现强度不均匀等。以陕北某矿13021浅埋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了矿压规律实测研究,掌握了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该工作面的后续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霍双应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05+107-105,107
采煤技术综采放顶煤的运用,近年来在开采中厚煤层及厚煤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进行论述,为我矿的联合试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巍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7):154-154,157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工作。为保证初次来压期间的安全生产,应在工作面开采前采取必要措施,如工作面强制放顶。本文论述了神东矿区浅埋深长壁工作面强制放顶期间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类似条件下强制放顶的工作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神东矿区浅埋长壁工作面初采阶段多顶板来压强度高,工作面容易产生片帮、冒顶、台阶下沉等现象,若顶板大面积垮落则会产生飓风或者压架事故,则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本文根据前人对浅埋煤层矿压规律的研究成果,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提出了浅埋长壁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充填开采作为一种新型的采煤工艺,正在进一步的被推广应用。其既是"三下"开采最常用的采煤途径又是绿色工程开采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充填工作面的充采比例是现在采煤技术中的一项新课题,本文主要介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五沟煤矿通过对充填工作面采用铺网技术提高工作面充采比例,以此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同时也能控制环境灾害,对于矿区生态复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坚硬顶板的煤层开采.由于顶板岩层强度高、厚度大.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悬顶。此类顶板一旦大面积悬顶后自然垮落.重则压坏支架及设备造成事故,轻则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故采取顶板弱化措施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处理坚硬顶板的方法主要有:高压注水压裂与注水软化法、循环式浅孔爆破法、地面深孔爆破法和超前深孔预裂爆破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榆树井近距离煤层组"两带"的高度,深入研究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并为合理留设露头区安全煤岩柱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以榆树井矿区近距离煤层组工作面为例,利用实测对比法、《三下采煤规程》经验公式法和综放开采"两带"公式法,预测了工作面的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榆树井煤矿11204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8.5m,垮采比5;11204工作面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5.58m,按照综合采厚计算裂采比为12.43;近距离厚煤层组下组煤开采时,上层煤的底板破坏范围与下层煤的垮落带发育范围有重合区域,加剧了下层煤垮落带的高度发育。  相似文献   

10.
华亭煤矿始建于1962年4月,核定生产能力为330万t/a。主采煤5层厚度16.5~47.2m,平均厚度37.5m,煤层倾角2~9°,煤层赋存标高+1405~+650m。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低位放顶煤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矿井目前开采水平标高为+840m,布置2501采区。该采区于2005年11月开始回采,上分层先期采用在首采工作面两边依次交错方式布置,自250106-1工作面后采取上、下分层工作面交错方式布置。目前已完成8个工作面的回采,采空区面积达290.9km2,地表塌陷情况愈发严重,通过分析预测特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情况,对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青东矿复杂地质条件下巨厚软煤层上山开采为工程背景,为验证青东煤矿846采煤工作面初始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判断巷道围岩是否稳定、安全,对工作面机、风巷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巷超前支架的工作阻力进行观测,分析了846综采工作面三个测区以及整个工作面顶板的来压特点,提出了倾斜长壁综采破底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再次监测支架初撑力与末阻力。结果表明,该采煤方法有效解决了工作面中部动载冲击过大问题,证明了采煤方法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浅埋煤层顶板的运动规律,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即在实践中应该加大对工作面采高、悬顶长度机和采高度控制。这对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巷柱式采煤技术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巷柱工作面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实践,通过对巷柱工作面布置、顶板及支护施工、采空区处理等有关事宜进行分析,研究巷柱工作面的实践效果及其对煤矿开采事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煤矿巷道顶板事故是指井下采煤过程中,顶板突然冒落,造成采煤工程停止、采煤设备损坏、采煤人员伤亡。一般情况下,根据煤体层理发育程度以及煤体强度,确定支护形式和断面形状。在实际的采煤过程中,顶板很容易出现破碎或者松动,巷道也比较容易出现断层。因此,研究支护形式、断面形状对顶板的影响非常必要的,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以及受力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对煤矿顶板事故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泊江海子矿侏罗系首采煤层3-1煤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从顶板的沉积相、岩性、岩性组合和构造等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首采煤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因素.重点阐述了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性,指出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区内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泊江海子矿侏罗系首采煤层3—1煤为研究对象,运用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从顶板的沉积相、岩性、岩性组合和构造等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首采煤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因素。重点阐述了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性,指出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区内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安煤田的孟津煤矿主采的二1煤层为单一低透气性突出厚煤层,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针对工作面瓦斯防治的实际情况,矿井采取了工作面回采前的瓦斯预抽和回采期间的瓦斯抽采综合瓦斯防治技术措施。在工作面回采前,采用底板巷穿层钻孔水力冲孔预抽和采煤工作面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的"交叉立体"瓦斯抽采技术,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工作面浅孔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沿空留巷处采空区抽采、采空区"小立井"抽采、高位钻孔抽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等瓦斯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瓦斯治理效果,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特厚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的“两带”发育规律,在分析了青春塔煤矿井田地质、构造和开采条件的基础上,将1605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并行电法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的“两带”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查明了在特厚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覆岩的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垮落带高度范围为80~85m,工作面的垮采比范围为5.33~5.66。导水裂隙带高度目前范围为120~125m,工作面运输顺槽的裂采比范围为8~8.33。  相似文献   

19.
神东矿区煤层埋藏浅,赋存稳定,瓦斯含量较低,开采条件较为简单,但开采煤层多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严重,已经影响到煤矿的安全和高产高效。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浅埋长壁工作面自燃的几个因素,并以神东某矿为例,论述了浅埋工作面长距离推进过程中防止煤炭自燃的注意事项,为相似条件下的工作面预防自燃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坚硬顶板应力演化与破断规律,当坚硬顶板发生初次破断后,顶板破断冒落的矸石逐渐充填压实采空区,重新改变顶板应力场的分布,影响顶板周期破断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坚硬顶板应力演化及破断规律,本文考虑在工作面初次来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充填采空区的方法近似地模拟顶板的初次破断垮落后对采空区压实作用的影响。依据现场矿压监测数据、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取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为70m,工作面累计推进距离达到顶板初期垮落步距时,充填该推进段采用弱材料以模拟采场顶板的初次垮落压实情况。假设采空区充填弱材料为弹性材料,定义采空区压实率η为采空区充填弱材料弹性常数与顶板覆岩层弹性常数的比值,根据工程经验取采空区压实率为η=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