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当前我国政府在海外投资的角色进行定位,首先论述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政府职能表现,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本国对外投资中所起的作用,着重分析我国政府应发挥的职能及政府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国际生产和跨国经营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为明显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它标志着我国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一进程中,海外投资事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战略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加强海外投资活动的宏观引导和管理,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腐败机会的概念界定、防控腐败机会的重大意义及防控腐败机会的效力边界,力图找出防控腐败机会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企业构建腐败预警机制,应当引起行业反腐的高度重视。以国家治理、法治原则以及公共选择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国家烟草行业的实证分析和数据列举为论证方法,提出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路径。通过腐败倾向的若干征兆与信号,能有效帮助组织部门以及行业执法机构及时发现腐败现象,还能指导国有企业相关部门提前做好腐败防御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跨国公司全方位多层次向国外拓展其经营空间的形式下,法律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带来的非经济摩擦已日益加剧和明显。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法律文化冲突,法律文化差异是海外投资的一项重要风险。本文将对海外投资法律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福建省民营企业为例,首先介绍了目前民营企业的概况,然后结合福建省民营企业分析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特点,据此提出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海外投资中的问题作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煤海 《魅力中国》2010,(27):209-209
当前,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影响党在群众的威信.因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我认为当前应从三个方面着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的“审计风暴”中查出来的不少案件都牵涉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它严重地败坏了党风,危及到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大业,对此不能掉以轻心,任其泛滥。我们必须认清造成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搞好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规律:首先,防止企业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滥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其次.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范要围绕中心任务,融入经营管理;第三,要预防风险,找准风险点。  相似文献   

11.
王利平  张凯 《魅力中国》2011,(18):287-287
党中央在新时期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本文就国有企业如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构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防控体系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创业及融资中的行政官僚腐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旭光  孟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4):125-130
文章利用一个善于生产个体项目选择、政府机构进入管制和不完善金融市场的模型研究了官僚作风和腐败对创业企业融资的影响,指出官僚作风和行政腐败是内生的,政府官僚作风滋生了行政腐败,揭示了官僚作风和腐败都阻止企业的活动,它们的存在恶化了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和不完善性。影响金融市场的产出,这样也反过来强化了官僚作风和官僚腐败的负面效应,从而增加创业企业融资的成本,打击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创业融资的效率,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破坏社会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中国经贸》2023,(6):125-127
国企姓党,初心不改。国有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并不断扩大其规模,对于稳定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不少国有企业债务规模较大,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偿还机制不系统等,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甚至会引发金融风险,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需在发展过程中积极解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债务化解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完善的策略,同时还要从自身实际经营和管理出发,构建更加完整有效的防控体系。本文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债务化解及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研讨,旨在为目前实践提供借鉴性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文化主义、功能主义理论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通过大量的事实揭露了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特点 ,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权力分散、腐败与犯罪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指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腐败预警预控体系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内涵、组织以及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腐败预警的风险点与风险地图出发,表述了腐败主体的表现形式、滋生的双重诱因并提出了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制定;基于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着重分析了腐败风险点的角色、诱因、意识和评测;针对腐败预警预控体系的风险点,提出了角色监督、诱因控制和引导教育的预警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时中国对外投资的历史过程以及现状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试图使中国的对外投资体系得到完善并且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7.
伴随近年来海外投资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海外投资的政治影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在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对中国外交产生了何种冲击至今仍缺乏系统性的经验证据。作者利用2005—2019年的全球样本实证研究了大国竞争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伴随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外交分歧显著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远大于地方国有企业;而且相较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对于外交关系的冲击尤为显著。一方面,国际经济权力对比的变化是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引致发达国家调整对华外交政策的重要经济根源,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赶超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权力转移使原有的自由市场秩序开始让位于国家间的政治博弈;另一方面,政治体制差异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影响力的提升同样助推了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外交效应的产生。研究结论为全面评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外交影响以及反思传统经济相互依赖与国家间冲突理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信贷融资中审批腐败与支付腐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旭光  孟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27-131
文章将企业家在向银行寻求信贷融资时遇到的信贷腐败分为两类:金融机构中主管信贷审批的高层人员的审批腐败、负责信贷发放的基层人员的支付腐败。通过分析两种类型的腐败在项目寻求信贷融资时的影响,揭示信贷腐败与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腐败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基层支付腐败对信贷融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阻止了低风险项目的信贷融资行为,而高层人员倾向于和融资项目合作,并有旨在降低基层机构支付腐败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国际交往日益密切,我国海外利益面临的外部风险、保护需求和预期收益也迅速增加。但由于风险承受和管控能力仍相对有限,国内政策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仍不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国内各利益主体之间、我国与东道国之间协同性不足等原因,我国海外利益拓展反而够加剧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失衡。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展海外利益保护的核心应以寻求海外利益中的"风险—收益—再平衡"为重点,将风险防控与预期管理、收益提升相结合,将能力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撤资也在逐渐增加。但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外商撤资的规模不大,也未发现有大规模撤资的趋势。造成中国外商撤资的原因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小规模的外商撤资并未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大的负面作用,某些类型的外商撤资还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中国政府一方面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预防外商的大规模撤资,另一方面要做好外商撤资后的各种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