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国之大本,食足为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些古训无不说明粮食对一个国家和民生的重要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津。”当年毛泽东就是以这样朴实的语言诠释“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的。毛泽东还说:“什么问题最大?七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最大。”1994年一篇《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世界性的舆论反响,大多指责其言论是所谓“粮食威胁论”。而在世界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作为人口大国,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粮食安全,并思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对增强国家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稳定粮食市场,防灾备荒,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和实现"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必要条件。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专项粮食储备以来,对调节粮食市场供求,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如何管好用活粮食储备,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  相似文献   

3.
《老区建设》2012,(19):4-5
10月16日,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济南共同举办了2012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致辞时强调,近年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扩大,全球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球仍有近9亿饥饿人口,实现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各国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扩大农业投入,完善鼓励政策,创新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养活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的剩余率(剩余率是补偿粮食生产中实耗劳动力耗粮后的剩余量和总产量之比。目前剩余率大于商品率。)、商品率是判断、划分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指标。目前中国粮食的商品率仅为30%多,而剩余率已高达76.5%,这说明中国的人口布局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矛盾已十分尖锐。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这个基础的基础在宏观总量上是十分雄厚的,它允许农村人口可以在60%转移出农业、农村。而现实的城乡人口布局大体上是2:9,80%左右的人口还生活在农区,这使得粮食商品率低下,粮食生产还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粮食的生产方式极为落后,粮食的商品化仅仅是剩余产品的商品化,粮食经济还不是商品经济。这正是中国粮  相似文献   

5.
<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生产气可鼓不可泄,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相似文献   

6.
正1934年8月,中央决定再向群众借谷60万担、买谷10万担、征收土地税30万担,共计100万担。面对中央苏区一年内三次筹粮,陈潭秋带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粮食人民委员部的同志充分依靠苏区干部群众,基本完成了粮食筹集任务。省委书记临危受命"粮食部长"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地域范围扩展到40多个县,人口达到300余万,中央红军发展到12万人。众多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粮食。1933年9月,国民  相似文献   

7.
在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改革呼吁中,不少专家呼吁以差价补贴作为从粮食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的过渡性措施。近期,托市粮收购政策不断引起争议,这起源于在收购、存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多种问题。8月份,检察机关在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系统挖出110名"硕鼠",查出其利用国家"托市粮"收购政策,空买空卖"转圈粮"28亿斤,以此骗取国家粮食资金7亿多元,揭开了中储粮  相似文献   

8.
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杜九香"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没有粮食,人民就无法安生。"无粮不稳,无粮则乱",没有粮食的稳定,就没有人民的稳定,也就没有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因此,粮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业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比较大的政治问题,我...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但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不能就粮食论粮食,而应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的全局高度去思考。文章从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生态促粮、以特换粮、森林取粮、境外产粮等视角阐述了解决云南粮食安全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土地股份合作制与稳粮增收陈作珍稳粮增收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键,只有稳定粮食生产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只有九亿农民的收人不断增加,全国十二亿人口的生活水平才可能达到小康。如何才能实现稳粮增收?目前发达地推行的土地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1.
近来,省财贸研究会在召开的年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对我省当前的粮食问题进行了研讨,大家以急切的心情,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整理如下。 一、对我省当前的粮食形势,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省粮食的耕地面积被挤占而逐年减少。连年受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成本增加,粮食增产实为不易,而粮食消费又是刚性数字,特别是失业人口增多,供求矛盾加大。所以,全力保证粮食增产,保证居民需要,是全省人民的头等大事,真是悠悠万事,唯粮是大,全党必须齐心协力,以大局为重,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以十分积极的态度,维护整体利益,服从统一调控,切不可相互掣肘,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2.
杨金丽 《中国经贸》2013,(10):59-60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核心地区,特别是当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两不三新”发展路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后,河南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再次被社会关注。结合2072年深入粮食行业的实地调研,本文阐述了当前粮食行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旨在深化粮食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实现粮食安全及粮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始终是各级政府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近十几年来,山西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粮兴粮,促进了粮食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粮食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也是我国的产粮大省,研究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江苏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它的粮食发展政策、模式会对其他地区产生示范效应,本文在国际粮食安全大背景下,从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与技术等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其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产粮于农田,贮粮于农民,增粮于科技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江苏省粮食安全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5.
71万城乡人口的高安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自古以来,素有“农业上县”之称。每年有5亿公斤以上的粮食、1700万公斤油脂。在保证年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粮油收购任务的前提下,必须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经济产业群,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粮食经济优势,坚持走以工补商、以盈补亏、兴工富粮、为国分忧的中兴之路。  相似文献   

16.
欣闻 《东北之窗》2008,(10):11-11
我们更乐于接受的说法是,这是粮食低储备与高消耗碰撞后的阶段性态势。事实上,不论持何种观点,我们都得承认,冷战之后,世界不再"以粮为纲",回答"谁吃了人类的粮食?"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在认同"酒肉之需战胜了口粮之需"后,大骂一声:"狗日的石油经济!"  相似文献   

17.
时途 《中国经贸》2008,(17):46-46
供需缺口:0.35亿吨的阴影据专家测算.一个中国人一年需要消费大约370公斤粮食,其中,包括口粮250公斤、食品工业用粮2公斤.饮料酒精用粮5公斤、饲料用粮110公斤。如此算来,全国13亿人口每年的粮食总消耗量高达48亿吨如果再加上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等.每年的粮食总消耗量达5.1~5.15亿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发展,一直在谋求人同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口多、经济落后、资源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是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而人口、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工业化资金是"五个将最终决定和限制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2016年陕西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采用标准粮为研究指标,分析了关中地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标准粮单产与产能,以期为关中地区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耕地质量等别分布在4~14等,以7~13等耕地为主,耕地质量综合等别为9.72等;关中地区耕地标准粮平均单产为9 084.88 kg·hm~(-2),在标准粮产能方面,7等和8等地较高,4等和14等较少;总体来看,关中地区粮食产能要大于粮食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生产依然足以满足粮食需求,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全国性的粮食市场"疲软"与两年前形成巨大反差,粮食流通出现的新情况值得高度重视1.各地相继出现了经营者与生产者的双重"卖粮难"。调查发现,由于全党上下重视农业,粮食生产普遍喜获丰收。加之1996年4月提高粮食收购价并政策性经营粮食销价,粮食价格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平价粮销价已与市场粮价倒挂,购销也开始倒挂,各地已经开始出现生产者与经营者双重"卖粮难"。无论是江西还是河南(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