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宜居的住宅环境体现人居住的舒适、安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马晓云 《价值工程》2011,30(22):84-85
健康住宅就是在居住环境中提倡健康、舒适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规划设计规范,在保证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关注人们心理健康,保障居住环境的健康、自然环境的亲和以及住居环境和健康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国土房管局、各物业管理企业、各物业管理委员会: 为创造我市居住小区安全、舒适、方便、文明的居住环境,保障居住小区停车管理单位和机动车停放人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就居住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肖明超 《数据》2006,(2):37-39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因此,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数据》2006,(2)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因此,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居住环境,与健康休戚相关。只有当各种自然元素被完美融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一个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带来健康增幅。在“健康中国”的战略指引下,碧桂园秉持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营造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促进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四大要素,居住建筑在社会生活这种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居住建筑不仅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并且担负着时代赋予的深刻内涵:人们对居住建筑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重要的是人们所需的生存空间和回归场所。所以现代建筑应以人为本,从对人关心服务的观念出发,为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良好的生存和活动场所。在居住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和有行为障碍者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于他们使用的功能设计,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相似文献   

8.
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四高”小区,正在上海四处生根。大力倡导“四高”优秀小区,更是今后上海住宅建设发展的主导方向。“四高”优秀小区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室外小区环境的优美,而且,更注重了人与周围居住环境的协调性和科学性,并特别加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四高”优秀小区居住环境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9.
"无论任何时候,为业主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人文居住环境,从而把项目的开发理念落到实处,始终是海骏达集团追求的目标。"——广东海骏达集团副总裁黄绍光  相似文献   

10.
熊新利 《民营科技》2013,(10):146-146
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产值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影响着人民是否能够获得最经济、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姜苈珊 《价值工程》2010,29(12):151-151
物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存、方便和享受,为了人的健康、交往和成长。它是通过对房产物业的管理服务,构筑起一个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文化的融通、健康开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本文从物业管理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物业管理行业贯彻"以人为本"的关键所在,提出了物业管理中应重视物业管理员工与业主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李大慧  刘维彬 《价值工程》2011,30(31):65-65
随着生活空间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设计中的健康因素越来越关注。本文从住宅设计的健康理念出发,对住宅居住环境、居住空间和住宅物理环境的健康设计进行探讨,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纪尧  刘秀梅 《价值工程》2010,29(29):106-10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对室内装饰材料的标准,绿色装饰材料的内涵要求应运而生。本文对绿色装饰材料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了梳理,并论述了人与室内设计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绿色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model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upward social mobility, wher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measured by 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educated individuals, and social mobility is measured by a change in proportion of people in different income classes. The dynamics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modeled using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invasion/extinction ecological model of Richard Levins.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fluences the educational choices of poor people, becoming effective only after a threshold point is reached. The rate of growth in influence is modeled using a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saturation function, which includes a delay parameter referred to as handling time, that measures the speed of influence. Our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poor people choose to become educated at a rate that primarily depends on the density of the lo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而我国现有住宅单位面积平均能耗指标比发达国家约高1倍。文章介绍了我国建筑热环境与能耗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和节能途径及基于节能考虑的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淑杰 《价值工程》2011,30(13):119-11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张晓凡 《价值工程》2012,31(19):314-315
在对老年人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老年人卧室环境设计的要素。进一步研究老年人床柔软度的设计,尺寸设计和功能设计,并且说明利用远程医疗系统来解决老年人医疗和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项目管理中人、机、环境等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程度,应用项目管理中决策树的数学思想,建立人、机、环境一体化的链杆平衡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模型,研究了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面的综合资源平衡问题,发现利用综合能力数来评价人、机、环境一体化对施工项目进度的影响,能有效地发挥人、机、环境一体化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效应,从而使得施工项目进度最大限度的得以实现,并通过调整各分项工程的综合能力数来优化及合理分配资源。  相似文献   

19.
彭天明 《价值工程》2011,30(21):246-24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因此,必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重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环境、载体、途径和手段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0.
Interventions for homeless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frequently negative and unhelpful. They tend to exist in an environment of hostility, suspicion and apathy towards homeless people. This environment is cultivated and enhanced by negative and derogatory language and images used by politicians,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in their portrayal of homeless people as unemployed, beggars, drunks and criminals. Findings from a recently completed study of homelessness in nine developing countries suggest that this perception is largely fals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until the popular misconception of homeless people is corrected, even the most well‐intentioned interventions will have little long‐term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