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2带来广泛的社会效应3为豪宅行销带来机会奥运将会给北京楼市带来怎样的契机和影响?奥运之后的9-11月是否会成为北京楼市一个销售推进的时间窗?奥运期间,部分企业停止开工是否会影响楼市?开发商们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北京楼市的繁荣?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多家房产中介机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北京楼市成交量再次回到10万套以上。开发商欲借机提价,各部委密集表态坚持调控,在这个博弈时代,房地产行业该何去何从?今年"金九银十"大门到底为谁开?  相似文献   

3.
楼市临界点     
7月的楼市,充满着喧嚣与骚动,让我们寻找什么意义?请允许记者擅改《麦克白》中的经典语句。只为眼下的楼市。进入7月以来,楼市显得热闹异常。从房地产开发商自比"猪坚强",到7月8日徐滇庆的"登报道歉",再到7月10日潘石屹又抛出的"堰塞湖"理论,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在喧嚣的背后,市场各方的心情都已接近焦虑的顶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在经历半年多的博弈之后,忍耐的临界点正在悄悄到来。  相似文献   

4.
《信息与经营》2016,(4):18-20
猴年春节刚过,楼市就成了焦点。继降首付之后,中央再降契税和营业税。楼市"去库存"等政策背景下,房价上涨,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上涨的城市有38个,其中一线城市上涨的势头比较明显。楼市会不会再出宽松政策?面对高库存,各地政府和开发商齐发力卖房,高库存城市在2016年能否迎来转机?开放式小区政策下该如何应对拆围墙的尴尬?拼装式住宅新政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一系列新  相似文献   

5.
京城楼市向来是实力开发商的必争之地。2009年,行业大调整时期的中国地产江湖,英雄辈出,硝烟不断,东南西北四大派系将京城楼市搅得风生水起……从文化著称的京派到以地段论高低的海派,从坚持实用和精致主义的粤派到以人为本的渝派,各地进驻北京的开发商都力求将产品和理念做到纯粹、纯粹、更纯粹,并希望以此占领中国楼市的制高点,实现企业实力和品牌的迅速成长和成熟。那么四大派系反映在开发理念、建筑风格、园林景观、营销推广以及物业服务等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尤其是后来居上的粤派和渝派在京城的代表项目有哪些?四大派系暗战之后将为北京楼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发展?本专题将与各地主流媒体人一同,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业有点像火山,谁靠近它谁火,火得声名大作,火得一塌糊涂。每一个开发商老总又都像头戴荆冠、身背十字架、脚踏地狱之门的大众明星。当然,中国房地产业遭受的非议也与日俱增,原因是复杂的,更不是一两个。房地产市场如同一出大戏,吸引着全民入戏,剧情一波三折。从民众预期到房企变身,拉扯纠结,有时候谁也说不清楚。拿营销来说,一些同行野蛮的行销手段成为楼市最彻底的自残术。为了能在最快的速度卖出房子,一些地产职业经理人总是不按市场规则出牌。营销手段也  相似文献   

7.
只有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2008年,一些行业在经过前几年的热闹喧嚣之后,因需求萎缩和资金短缺,一时间,集体进入寒冬。浮华之后,热门行业回归冷静,而一些行业表现依旧抢眼。2009年,他们又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连续7年下跌的广州楼市终于在2004年出现了翻转,正因为如此,广州楼市2005年的走势如何更加引人关注。广州楼市会不会延续2004年的惯性,走出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呢?记者在实地采访和征求了多名专家的意见后得出的结论是:广州楼市在2005年初虽有可能会延续2004年的升势惯性向上,但是进入年中之后随着楼盘供应量的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百姓传说中的光棍年,在这里用于地产行业,绝非是生拉硬套。2011年的房地产可能不同于往年,过去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房地产或许将迎来史上最孤独的时刻,政府的调控步步紧逼,购房者的无奈离弃,或许开发商只有自己玩了,这一年里,光棍的滋味,开发商将饱尝一番。虽说房价越调越高并不能完全表达2010年楼市的真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并没有让人满意。在楼市二次调控层层加码,限贷、限购、加息步步紧逼等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面前,房价却稳如磐石甚至不降反升。更担忧的是,高房价开始以席卷之势蔓延到全国三四线城市。未来楼市将何去何从?谁能告诉我们答案?树有根水有源,若问明年房地产形势如何,必须知道今年房地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观。说来也奇了,中国今年热映的电影似乎完全迎合了房地产的现状,简直就是专门为我们房地产量身打造的力作。2010年一部部大片散落在楼市每一个角落,在我们品味电影经典的同时,无不在感慨着楼市的五味杂陈。感谢这些导演们,是他们让我们能够更生动、形象的了解楼市,2011年楼市向左走向右走?或许从中可以寻得一些蛛丝马迹。电影以蒙太奇手法将一组组镜头呈现给观众,让人们感受人世间千回百转。本期《安家》...  相似文献   

10.
《商》2011,(4):20-21
<正>2011年的末尾,在成交惨淡的同时,楼市价格松动迹象愈发明显。近期,中央高层多次表明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10月下旬,国内数个重量级开发商集体拉开房价下行序幕,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20%;上海房企降价潮引领全国,紧接而来的是上百名老业主抗议示威、要求退房,甚至演变为"房闹";全国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有关楼市的种种迹象似乎与讨论了很多次的房价拐点论结合在了一起。那么,房价是在假摔还是真摔?楼市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房地产调控进入深水区,一些开发商扛不住了,降价促销成为市场主流,各地房价纷纷开始下滑,引起了部分已购房业主的不满,后者要求给予补偿甚至退房。新一轮的退房潮在多个城市上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大部分人都认为,既然自愿签订了购房合同就应该再纠结于价格的涨跌,这有悖于契约精神,而且,房闹事件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可能给房价调控目标的实现添乱。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房闹背后,也有房奴的艰辛。若没有高房价的裹挟,可能就不会有恐慌性购房,也就不会演出房闹的悲剧了。事实上,无论是普通购房者,开发商还是政府,均需理性看待、合理应对房价下行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毕竟,房子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事关百姓民生的特殊商品。退房潮各地纷纷上演,谁该来负责?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如今,无论哪一方都不得不面对中国楼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不确定性,不管内心情愿与否,都必须面对现实,接受市场的洗礼,作出痛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许瑞  詹强 《市场周刊》2004,(7):26-27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房地产相配套的关联行业和功能企业越来越多,在如此多的配套企业中.开发商充当的角色是——作为整体项目的轴心.引导两个功能链条的良性运转,这两个链条即是产品链条和市场链条。产品链条是支撑开发商打造好产品的基础。上海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具备优秀的产品理念.房子越建越好已成为消费者的共识。在整个产品开发与运作的过程中.建筑商,建筑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专业装潢公司和专业物业管理等等.都是产品链  相似文献   

13.
正限购两年多,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是为了吸引刚需入市,各地都在试探性的出台所谓的刺激性政策,这种政策与国家三令五申的调控决不放松是不是相违背?当前楼市真的需要刺激吗?正方:董藩(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地方党政领导纷纷暗中约谈开发商恳求买地救市救政府,甚至公开采用买房给补贴等急救措施,并演化成全国趋势。  相似文献   

14.
契约精神代表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是市场主体内在价值的准绳,更是市场的基石与底线。在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下,市场出现了拐点。北京、上海、杭州、佛山、青岛等地一些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楼盘,而此举也刺痛了已经购房的业主,他们纷纷要求开发商退房或返价,甚至联合起来以维权的名义叫板开发商。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水涨船高,开发商不用费什么心思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使得一部分开发商失去了思考能力,即使在目前大的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仍在幻想能回到06、07年时的楼市中去数钱到手软。可现实告诉我们,是时候该清醒了,美梦虽好,但它终究是梦。市场在发展、消费者在成熟,放弃以往地产高潮时期的思维模式,反思在目前大的经济环境下、在政策的调控下、在市场的走向中,房地产企业要如何理性、稳健、和谐地发展,才是当务之急。在各地依然普遍面临供大于求的现实市场情势下,在不少消费者依然抵触高房价而观望乃至弃购的市场心态下,在房价继续向下调整的大势下,开发商需要如何理性面对市场?做出哪些理性决策去适应市场?面对地产市场的回暖现象,且看地产界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6.
严侃 《新财富》2004,(9):88-91
地价高涨、资金链紧绷、利润率降低、业内竞争加剧……楼市调控使沪上地产开发商的好日子难再。“没有土地想土地,拿到土地做不起,谁愿接盘谢谢伊”,是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地产商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17.
席荣贵 《大经贸》2008,(9):36-37
中央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境内外投机者、商业银行等多个利益主体的推动下,我国楼市价格从2004年到2007年进入疯狂的上涨轨道,形成了明显的“泡沫”。一般消费者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越来越遥远,即使部分消费者奋力改善了住房条件,但是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中央政府意识到,如果不排除楼市的“泡沫”,最终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娜  陆昀 《大经贸》2000,(6):4-11
今年4月份以来,沉闷了7年之久的钢材价格突然狂升不止,特别是建筑钢材,几乎一天一个价。华东、华北市场更是"涨势"汹涌,从春节前后的每吨1900元,暴涨到每吨3000元。钢价为何如此飚升?其相关行业特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房地产马上引起消费者关注:铜价"涨势"会持续多久?楼房作为建筑钢材的大用户,其价格又会不会水涨船高?老百姓买房会不会受钢价影响?本刊记者就此对杭州、北京、广州三大城市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9.
崔鑫 《中国科技财富》2010,(2):123-123,126
中国楼市从1998年发展到今日,历尽了数十个春秋,房价从最初的缓慢增长阶段发展到现在的逐步调整阶段,从2009年楼市的发展趋势看,市场的调整态势仍将延续。不过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却将进一步加大。在房价进一步回归理性的同时,改善性需求将推动市场成交量的回升。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的楼市将会给我国人民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20.
当楼市泡沫严重警告被国土部发布时,很多人在思考我国楼市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当从中央到地方重拳出击调控楼市却收效甚微时,很多人在思考楼市应如何调控,调控未果的症结何在?好的调控政策必须依赖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