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学科建设以金融理论的生成、发展为依托,在高等学校讨论金融学科建设还要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联系起来,所以,怎么讨论这一问题,或说确立讨论这一问题的视角,很值得重视,需要研究。在这里,仅提出当代金融理论研究的思路和范围、金融理论和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结合我国的现实,谈谈对金融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AFDP2004年度论坛主题是“金融改革:效率与稳定”。论坛围绕金融机构的效率与改革、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刨新与区域金融合作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论坛对更透彻地认识金融效率、金融稳定与金融改革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材料;同时也为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金融纵横》2005,(12):37-41
2004年,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所作的报告中,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创造性地提出“金融生态”概念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反响。为了加强对金融生态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江苏省金融学会以“金融生态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十二届青年理论征文评选活动。现将主要研究观点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黄达教授致力于教学之中并且精益求精,念念不忘科学研究并且孜孜以求。他是新中国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开拓者.是中国金融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他以“立足本土、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严谨治学”的精神,长期致力于对中国货币、银行、物价、财政及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经济金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黄达教授的学术思想,对形成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建设和财政金融理论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2007,(9):82-82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饥史》(第四版);《西欧金融史》;《国际银行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融为主线,通过对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简要回顾,考察了发展经济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理论及其对金融问题的认识。本文提出,在发展经济学的第一阶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金融问题的认识都相当肤浅;在第二阶段,金融开始成为核心性的问题,并主要表现在实践上的发展;而到了第三阶段,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金融至关重要”了。文章最后提出了应该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发展经济学的新方向,并给出了如下几点结论:既充分重视市场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适度干预的作用;以充分重视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政府干预是有益的;要充分重视对制度建设的建议等。  相似文献   

7.
稿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5):F0003-F0003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融类专业学术刊物,办刊宗旨:创新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鼓励学术争鸣。既注重金融经济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又鼓励反映金融改革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栏目有:“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与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理论”、“金融实务”、“证券市场”、“保险研究”、“经济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市场逐步占据金融体系主导地位的时代,现代金融理论不再以货币和银行而是以资本市场运营和资本资产的选择及定价为核心。西方金融理论从早期的货币理论到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其研究方法从利用纯经济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发展到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引入大量数学工具进行模型化的定量分析;其后进入将金融学与数学、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交叉,形成金融工程及行为金融等边缘性或交叉性的研究阶段。其发展背景及逻辑路径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金融会计》2008,(5):F0003-F0003
2007年《金融会计》优秀稿件评选工作采取了与往年基本相同的工作程序,突出把握了“四个优先”的原则:一、理论与实务兼顾的稿件优先于单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的;二、在仅涉及理论或实务一个方面的稿件中,对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稿件优先考虑;三、研究探讨金融会计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文章优先于讨论常规问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河北金融》2022,(5):F0003-F000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金融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发挥了重要的金融作用。红色金融史富含红色精神和金融规律的双重滋养,是我国金融从业者学习研究专业问题最宝贵的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11.
《河北金融》2022,(7):F0003-F000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金融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金融事业隼路蓝缕,砥砺前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发挥了重要的金融作用。红色金融史富含红色精神和金融规律的双重滋养,是我国金融从业者学习研究专业问题最宝贵的历史素材。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与市场》2011,(11):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研究;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问题研究;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与市场》2011,(3):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研究;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问题研究;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与市场》2011,(5):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研究;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问题研究;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与市场》2011,(4):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研究;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研究;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问题研究;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融组织创新应遵循三大原则:重视“外部人”的作用,认识创新的系统性,组织成员共同参与。金融组织创新应分为三个步骤,创建新型金融组织的主要选择是,创新扁平化金融组织,创建网络型金融组织;创新学习型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围绕金融对外开放问题展开研究,共分四个层次:首先,对金融对外开放的世界潮流进行经济学分析,为下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全面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对外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在现实国情制约条件下处理金融对外开放问题,提供世界范围的蓝本;再次,回顾和评价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为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实证材料;最后,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18.
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我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既要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又要互助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对此,必须转变和建立金融观念,建立和发展互助性金融的构想,需要按“三十二个字”的思路探索前进:即“从下到上,倡导创新;相互授信,自愿参与;政策到位,差别监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和发展扶贫性金融的构想,则需要培育金融资源,利用金融手段,扶助弱势群体,推动贫穷落后地区发展,让他们分享经济金融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我国117家中小银行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的风险水平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近2/3的样本银行面临着风险加剧的冲击压力,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不变;第二,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影响银行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而作用于银行风险;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和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机构;第四,数字金融发展可降低中小银行的风险波动,提升银行平滑风险能力。上述研究结果有以下启示: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辩证地认识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其“风险加剧”效应,发挥其“风险优化”效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应对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实施超前监管、创建金融安全区的实践与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查处力度,强化内控制度建设,为超前监管夯实基础;二是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监管,解决超前监管难题;三是排除干扰,营造超前监管软环境;四是加强“窗口”指导,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水平,建好超前监管的“防火墙”;五是积极探索超前监管规律,在非现场监管中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