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企业之间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派遣制员工既是供电企业员工,又具有“编外人员”特征,心理契约成为联系他们与供电企业重要的心理纽带。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即知识型员工来实现。美国当代著名知识管理学家达尔·尼夫在《知识经济》导言中写道:“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企业已不能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今天,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依靠知识。最能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和组织)将会增大新产品在整个产出中的份额。”可见,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员工成为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管理的重心自然落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员工生产力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上。本文探询了适合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三种管理模式,即利润契约、成本契约和心理契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员工心理契约管理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长期被忽视的内容,也恰恰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企业与员工间相互的诚实和信任、管理者的高尚道德既是心理契约的内容,也是心理契约管理实施的条件。提高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管理水平有助于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士气,发挥员工的创造激情,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度的劳动力稀缺性和高度的企业价值性是公路施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显著特征,如何开发与管理知识型员工?如何对知识型员工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是当今以及未来时代竞争的焦点。如何有效地管理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本文在系统分析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监管博弈模型,依据模型对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战略选择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提出改进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力军.因而,研究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对于提高知识型员工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管理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入手,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键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实施全面激励策略,才能有效地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知识,谁能高效地利用知识,谁就拥有财富和权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型企业应运而生.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其人力资源管理愈加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地供电企业都在致力于学习型、创新型、知识型企业以及数字化电网的建设,各类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应用到企业管理和电网建设上,致使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供电企业,同时,企业原有的员工也都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利用各种学习途径继续参加深造。目前,知识型员工在供电企业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而,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也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或者说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我们供电企业当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预言性地提出,在21世纪,知识型员工将是劳动者的主体,而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将是管理研究中的主旋律。 那么,什么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有何特点?德鲁克给出的定义是: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竞争。知识型员工是个特别的群体,是一类很难“管”的员工,他们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自己的主见,管理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人员流失,进而加大管理成本。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如何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建立知识型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面对有特殊管理需要的知识型员工,企业是以事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在于他们对矿山的贡献属于一种创新型的贡献。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一、煤炭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1.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需求。知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创新的主体是人,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新经济就失去了灵魂。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考虑“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进而形成“无过便是功”,甚至“打一鞭子走一步”的务工思想,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的知识化以及自我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新的管理模式已开始向僵化的管理模式发起挑战,员工的自我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  一、为什么要实现员工自我管理  在新经济环境下,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多,员工的知识更加丰富,思维更…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不足决定了知识型员工主动离职率较高。企业员工保持适当流动是保证企业保持活力与创新能力以及避免组织机构臃肿的有效方法,但过高的流失率尤其是作为核心员工的知识型员工的频繁流失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文章提出留住知识型员工的策略:充分考虑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在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善,以留住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一旦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员,就与企业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它不仅包括显性的、以劳动协议形式体现的经济契约关系,还包括隐性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关系。经济契约使企业和员工以劳动合尉的形式联系起来,标志着企业和员工合作关系的开始。心理契约则使这种合作得以深化, 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而且心理契约始终处于不断变更和  相似文献   

15.
在“和平年代”,军队的管理理念一直在企业管理中备受推崇。但军事化管理真正融入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让军队精神深入企业员工的身心。为此,湖北建始县电力公司走出军训拓展之路,实行“向军队要管理,以军训带培训,以军训促效能,以效能促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竞争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取胜就是人才的取胜,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提升,很多企业认为到:公司的事业追求必须与每个个人的事业追求相统一,要让每个人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使自己的"美梦"成真.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企业逐渐变为"人本管理",就是以人力战略为导向,并确立了求人、用人、育人、晋人与留人等人才观,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战胜对手,基业长青.而企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功劳归结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具有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管理已经愈来愈引起管理者的重视,而“激励管理”也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人事管理的关键特性之一。所谓“激励管理”,就是从满足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员工设定绩效标准和奖励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员工和组织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西方著名学者帕.米西曾说过,“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便是人才的竞争”,这句话指出了当今时代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在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知识型员工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宝贵资源,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掠夺”的对象。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掌握和运用符号及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性、乐于学习和更新知识,人生追求高且流动意愿强等特点,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促进企业有效革新,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力量源泉。如何争取并保留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良性发展而言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管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管理为中心”,强调以管理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企业之间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派遣制员工既是供电企业员工,又具有"编外人员"特征,心理契约成为联系他们与供电企业重要的心理纽带。供电企业派遣制员工的心理契约呈现四个特点:双重雇员身份、心理归属感低、文化认同感低以及难于得到平等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