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文结合笔者长期在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中所做的探索,以《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0—2015)》的撰写为例,就中国经济史研究怎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谈了几点体会。即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任务是要通过史实的研究和叙述,揭示生产关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作为其实现形式或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必须遵循反映辩证唯物论要求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反映历史唯物论要求的生产力标准;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研究和叙述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必须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笔者长期在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中所做的探索,以《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0—2015)》的撰写为例,就中国经济史研究怎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谈了几点体会。即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其任务是要通过史实的研究和叙述,揭示生产关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作为其实现形式或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必须遵循反映辩证唯物论要求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反映历史唯物论要求的生产力标准;必须从质和量两方面研究和叙述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必须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前者是决定的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前者决定和制约着后者,后者又以前者为基础,并反作用于前者,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状况,二者必相适应;同时,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也就必然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配合;后者既不能落后于前者也不能超越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正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有人总感到困惑,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生产力这么落后,为什么能搞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阶段,为什么我们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既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卢萍 《辽宁经济》2000,(4):36-3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 ,分析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得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概括性结论 :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 ,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 ,决定由法律的、政治的等内容构成的上层建筑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纵观生产力发展中的科技革命这一突出内容的巨大作用 ,分析近、现…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往往有这么一个观念,即落后地区谈不上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成仅是生产率水平高低的问题,于是把低生产率水平当成贫困地区干部面临的现状,所以也就误以为先进社会秤力在贫困地区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对“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内涵认识、理解的偏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的是要求执政的共产党、执政的党的干部要紧紧把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要解决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的问题,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保障的问题,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决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为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更好…  相似文献   

8.
章猷才 《科学决策》2008,(12):16-16
本文透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对需要和利益概念的论述,揭示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从而在需要和利益的驱动下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中,毛泽东倾向于强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邓小平则倾向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付雨鑫 《发展》2016,(4):49-50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基于社会形态结构功能的视角,本文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标准问题、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1.
面貌的开发利用,是个以资源作为劳动对象的社会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在资源富集助区的发展表现。要加快资原开发进程,就画成难加速须颌囹生产力发展的着二点,进而导柬真推力最大代的途径和0洼。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属,星以科技和管理办手段,以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为中介,对以政权为核心的过去上层建筑起终端作用。这反间说明,社号王义国家R自从科学技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处着眼施刀,才能加速社会生严刀发展。但着刀点与生产力王作的对距是不符的,因而作用的力度出不诌,真中现代科学为近,上层建筑为远,生产关系居中。本文试…  相似文献   

12.
李振京 《中国报道》2013,(12):21-23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长期鲜明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学习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原理,对于了解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发挥主体认识能动性,深化改革开放和促进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影响生产力发展、经济基础的巩固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做一粗浅的论述,以抛砖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关系的学说告诉我们,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要能促使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企业的转轨变型,原来企业活动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原材料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的局面正在改变。作为上层建筑的物质流通体制已愈来愈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这种转变,显示了原先行政性的自上而下的物资分配调拨体制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16.
何祚庥 《环球财经》2012,(10):122-124
历史唯物主义有许多规律,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规律,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等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规律”中,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学说认为,整个人类社会是在诸多“合力”交织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一不是在没有人的参与下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始终是人的发展,所有物的进步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为不断地解决人的匮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若想实现翻一番的宏伟目标,逐步达到小康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若想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保障。然而,以往我国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发展市场经济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东西加以巩固,这严重地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形成了一套别人不能动,自己不敢改的僵化的经济体制,致使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国际分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自然条件、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条件、上层建筑等。这些因素中决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格局的,主要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史的逻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不认同在他之前的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使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最终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哈贝马斯则认为,由这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产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需要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