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作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城市旅游引起了多方的注意。然而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的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有关动力系统问题的专题讨论更少之又少,并且已有的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基本都是一种经验性的定性分析或个案研究,尚无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本文在给出旅游发展8大动力因子的基础上,以广东省14个地级市为例,试图通过量化的途径对城市海外旅游发展的各动力因子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在提示现状的基础上对将来的变化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夏赞才 《旅游学刊》2003,18(2):30-34
旅游伦理是近年来旅游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旅游伦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伦理概念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在有关的旅游伦理研究文秩基础上,对旅游伦理的概念、旅游伦理的主体、基本问题和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讨论,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初步旅游伦理概念和理论框架。旅游伦理是伦理学的应用学科,是关于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学说;旅游伦理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的关系问题;旅游伦理基本理论框架应包括旅游伦理意识、旅游伦理关系和旅游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文化旅游市场的日趋繁荣和疫情期间本地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城市微旅行活动迅速崛起,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新选择。文章以上海城市微旅行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收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多元数据收集方法,围绕城市微旅行产品的生产与实践过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探究了城市微旅行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表征及解说员带领游客参与其中的具体实践。研究发现:城市微旅行通过对城市文化物质空间、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多样性表征,超越了传统旅游形式对城市的文化建构;通过主题与小众的空间组织、真实与在场的文化展演、漫游与凝视的具身体验,带给游客深度且具有启发性的旅游体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微旅行这一新兴旅游活动,并为文旅融合和城市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定位的战略方法——以天津城市旅游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定位问题成为诸多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首要障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天津城市旅游定位战略方面存在的重要误区.然后对城市旅游定位的双核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城市旅游定位的基本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定位的要素提炼方法,为城市旅游定位提供直接依据.最后结合天津的情况提出了天津城市旅游定位的战略构想.本文旨为城市旅游定位提供战略方法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春天又一次来临,翻开新的封面,伴着油墨的清香,2009年第2期如期而至。本期刊载文章包含了节事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城市旅游、酒店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丰富的内容,值得细读。节会旅游的研究,有助于对节会的理性认识;旅游目的地节事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大型节事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节事对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等。从不同角度解析节事与旅游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旅游过程作为一种时序性、多节点的谱状和网状相联结的结构,决定了旅游者的感知与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和续贯性,影响着旅游体验的质量,由此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着眼旅游者个体在选择城市景观作为体验对象时的感知-决策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国内15个知名旅游街道的线上评论和相关网络游记为材料,分析旅游者街道景观的感知-决策过程,发展出"景观迭代"这一用以解释该过程的核心范畴。研究表明,第一,旅游者的城市景观感知-决策是一个"城市景观-街道景观-街道构景"的景观迭代过程,每次迭代都遵循相似的"感知-对比-选择"程序;第二",凸起感"是每一层级旅游决策的核心所在,各次迭代过程中的决策行为都建立在对"凸起感"感知的基础上;第三,旅游决策过程中交织着预算型决策和冲动型决策两种类型,从城市景观到街道场景进而到街道构景的整体决策迭代过程中,越接近具体的旅游情境,冲动型决策的特征越明显。研究进一步将旅游决策的情境化取向这一命题予以巩固,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及决策过程的认识,对理解旅游者的行为、指导城市旅游景观尤其是街道场景、街道构景的规划和营销,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业红 《旅游学刊》2012,27(6):10-19
城市旅游研究有长期的历史.文章从新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城市旅游这个并不新颖、但却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在西方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创新性的思想和理论构架,并指出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城市中旅游集聚造成的拥挤问题、城市遗产类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旅游规划中广泛存在的“复制与粘贴”问题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损害以及城市舞台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城市旅游发展可以借鉴的一些国际先进经验,以及在借鉴这些经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   总被引:142,自引:5,他引:142  
文章主要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界定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然后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权重确定、指标量化与处理以及综合评价值测定的方法,最后选取郑州市与北京、南京、西安三个城市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假日旅游蓬勃兴起,城市郊区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城郊旅游兴起的原因、城郊旅游开发的条件(或优势)和形式,以及城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对策(或战略)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略的综述,并对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理论与实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体系》实施成就与经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优中选优”战略背景,以及其委托世界旅游组织和北京大学专家根据其拟定的“动态评估”原则而共同起草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的总体原则、基础标准、专项标准。文章接着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创建策略、实施步骤和实施影响进行了阐述。文章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导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创建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国际化旅游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本文通过对大量英文和中文文献的检索和分析,以几个重要的主题作为阐述的基本框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本土学者、外国学者以及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并对旅游研究过程中所呈现的基本趋势进行了讨论。通过这个分析,使国内同行得以一窥中国旅游问题在世界旅游论坛上被关注的程度,以及了解中国旅游研究与国外旅游研究的差别。本文提供的大量英文文献,也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线索。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庞振刚  董波 《旅游学刊》2001,16(3):76-79
本文在对上海城乡交错带范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布局状况,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的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并分析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旅游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及其优化调控--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西安为例,提出了旅游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的概念,即旅游区的大旅游环境系统应该是由三个圈层组成的同心圆结构,其一是旅游区的宏观环境子系统,其二是城市综合环境子系统,其三是旅游景区(点)环境子系统,总称为三重旅游环境系统.着重分析了各环境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相互关系,据此提出了基本对策并建立了促使系统良性运行的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4.
Government is often prominent in tourism policy making and policy initiatives for destin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whether and how government coordinates the tourism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among different actor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administrative levels, and how such government influence may evolve temporally. This issue is explored from a new institutionalism perspective that considers the co-evolution of structures and practices that shape tourism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Use is also made of a strategic-relational approach to social theory to understand structure and agency relationships. These perspectives are applied to understand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in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tourism marketing policies for Athens, Greece from 2000 to 2008, a period when the city staged the 2004 Olympic Games.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探究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增强城市旅游功能、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构建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TOPSIS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9年,河南省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值的变化总体呈现递增态势,伴有较小波动。从城市层面而言,郑州、洛阳、开封是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而西部省界沿线的灵宝、济源、沁阳、辉县等地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依据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测评结果,可将河南省城市划分为高度协调型、中度协调型、低度协调型和微度协调型。根据指标性质可将城市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城市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社会发展环境,其对两者间协调发展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6.
Tourism research has generally taken a reductionist approach and has not effectively understood tourism as a stakeholder within a complex system (CS) of stakeholders. As a result, interpretation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STD) are highly focused and sector-specific, thereby limit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m components and other components within a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complexity science as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to understand why STD is problematic. It is argued that a new world view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unpredictable world in which tourism operates. Complexity science and the associated chaos theory offer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for viewing and understanding tourism phenomena. Viewing underlying influences on a CS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science, including the edge of chaos, strange attractors and conflict provide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in which tourism operate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a framework, adapted from complexity science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keholders with politic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ests in an urban river context, the Swan River in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has been running the same basic brand proposition in its various marketing campaigns for some decades (Morgan, Pritchard and Pride, 2002).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destination brand construct that has served Ireland's general tourism market so well can apply equally when attracting business tourism to Dublin, the nation's capital city. This research primarily applies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and on-line focus groups to understand the brand of Dublin, the capital of Ireland, and explores the way the marketing of a national capital city for business tourism both influences,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 marketing of the nation itsel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