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审计信息公开制度顺应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潮流,不仅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而且也是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的历史必然,且业已成为保障审计机关公开审计信息的一项依靠制度。那么,内地和香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环境知情权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我国环境知情权制度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因公民环境知情权无法保障实现,造成了很多危害的后果。我们亟需使环境知情权法律化,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救济途径,从而不断完善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要闻     
《财务与会计》2011,(6):4-5
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会议指出,财政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应清醒地看到,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不平衡,公开还不够细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盖距。  相似文献   

5.
财政透明度与审计公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洁 《中国审计》2003,(5):44-46
一、政府财政透明度要求审计公开审计公开出自财政透明度要求,而财政透明度又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政府资讯公开、知情权、阳光下的政府等概念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公民权利发展的产物。传统社会的权威建立在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之上,公开导致神秘感消失,在权威社会当中,要求政府资讯公开是不可想象的。1966年美国《信息自由法》正式确认了公民知情权,其后,美国连续出台了1974年《隐私法》、1976年《阳光下的政府法》、1972年《联邦咨询委员会法》,配合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第4条修正案和第14条修正案,…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3,(8):290-291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因此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成了当务之急。《食品安全法》虽然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没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公开制度的先天缺陷,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着法律基础薄弱、公开主体分散、公开渠道落后、公开范围模糊、缺乏救济制度等方面的不足,为了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力度,应当明确公民知情权法律地位,完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增加食品信息公开内容,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救济制度,以保障公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洋 《价值工程》2010,29(28):225-226
我国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因其调整的社会范围之广,几乎遍及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使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更好地保护公民利益,防范立法权被滥用,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引入相应的民主参与机制---即公开征集立法意见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本文先从行政立法公开征集意见的意义与价值出发,指出公开征集立法意见能捍卫公民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保障所立之法符合民主的核心要义。然后再从经济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等事实入手,分析这种表面民主下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如何完善行政立法中公开征集意见制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透明度的高低,已构成当代管理学评价一个管理体系的重要变量,并成为管理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等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5月1日,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专门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进程站到了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宪法实施制度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发展和适用.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亟待宪法在司法领域的保障.国际上,解决人权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宪法司法化.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使我们意识到宪法司法化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宪法司法化适用,将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直接与多面。相对社会公众来说,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文章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政府信息公开,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以西宁市为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完善措施,希望能有效地促进西宁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有力保障(一)加强审计信息化可以切实服务于群众利益一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计网站,畅通审计信息渠道,构成较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和较权威的信息共享窗口,以此作为审计机关发布审计信息和推进政务公开、审计公告的主要平台,宣传审计工作,扩大审计影响,做到人人知道审计、理解审计、支持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同时保障公民应享的知情权、管理政府事务的参与权、对审计工作的民主监督权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权,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之一。城市更新公民参与权是宪法权利在城市更新领域的衍生权利,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公民合理维护自身权利的保障,可以具化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获得救济权等。可通过赋予公民城市更新参与权、加强公民参与城市更新意识、提升公民参与城市更新能力、保障公民城市更新参与权效力、拓宽公民城市更新参与权救济途径等方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作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一种手段,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可能性.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法律在原则与妥协之间徘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产生既坚持了公民权益优先原则和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又存在着法律的妥协.法律在不同主体的斗争和妥协中完成了对现有秩序的认可,维护了现有社会的利益平衡,但是法律的妥协只能维持暂时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平衡终将被打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应当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等方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行探索,找出其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鞠美园 《中外企业家》2009,(7X):207-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公民充分参与国家管理在法律层面上的一个进步,也是公域之治向公共治理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然而,该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运行的效果并非尽如人意,现实中甚至出现有"公开的信息不关心,关心的信息不公开"等不良情况。  相似文献   

15.
孤岛采油厂经过不断研究探索,认为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核心是以加强制度建设,基础是完善厂务公开工作,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观念.他们建立了职工代表竞选聘任制度、职工代表巡视检查监督制度和职工恳谈会制度,有效畅通了民主管理渠道,保障了职工参政议政权利.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合法性及执行力.目前,公民参与存在着政府认识不到位、 制度不健全、 参与能力低等问题.因此,必须转变地方政府观念,加强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建立和信息公开制度等制度,确保公民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尹权 《乡镇企业科技》2009,(33):117-117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政府决策和政府管理。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的实践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宪法的高度上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和隐私权,提高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到法律层面,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立法。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透明政府的必要条件之一,公开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政府决策和政府管理。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的实践表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公开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宪法的高度上确认公民的知情权和隐私权,提高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到法律层面,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实施审计公告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的具体实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公务人员是公仆。加强对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公共管理机构和公务人员的审计监督,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是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用法定的形式将审计结果予以公开,既能有效地保障审计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全面履行职责,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又能充分落实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和推动公共管理机构依法行政,更好地勤政为民,服务社会。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是以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和健全的报告制度为基础。审计公告…  相似文献   

20.
周露露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104-105,112
宪法解释主体应兼具司法性和政治性,同时应具有独立的、由宪法规定与保障的、受制宪主体制约的地位。宪法解释主体制度的价值目标包括树立宪法权威、建立政治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