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前,习近平在 《摆脱贫困》 一书中,初步阐发了"扶贫先要扶智"的教育思想.当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实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庄严宣告扎根偏远山区和群众基层一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我省积极响应国家各种政策号召,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帮扶.但是,我省的教育扶贫政策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教育扶贫政策的成效.本文主要从走访调研我省精准扶教育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入手,提出完善我省精准扶贫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即在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通过扶持旅游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借助于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而脱贫,旅游扶贫的效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当然,贫困地区只有得到外部的有效支持,旅游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校扶贫模式及资源优势的分析,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提出了高校联动扶贫机制的构想,总结出了"政府+高校×高校+企业+贫困地区"的联动扶贫路径,以此对高校扶贫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扶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云南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诸要素的影响,使得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基于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对实现云南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消除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精准扶贫之路.而精准扶贫,应重在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只有重点先从扶贫地区及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入手,才能避免返贫率高等困境出现,才能提升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自我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政府与扶贫对象双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 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投入以及完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相关制度保障等方面,应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马蓉 《当代会计》2021,(4):140-141
近年来,国家对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民生条件.然而,扶贫资金在项目申报以及审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分配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应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使得扶贫资金出现重复申报、虚报冒领或挤占挪用等现象,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还导致精准扶...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1):34-36
水利扶贫肩负着改善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任,科学合理的水利精准扶贫途径可以帮助广大贫苦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对当前关于水利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PPP模式和"互联网+"的特点,提出了PPP水利扶贫创新模式和水利扶贫的互联网+模式,试图应用PPP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实现水利精准扶贫,以期为水利精准扶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增强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功能是发展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精准扶贫的现状,在体验经济视角下,通过精准定位乡村旅游的主题,塑造旅游地区的形象、削弱旅游的负面线索、制定增加游客印象的纪念品、增强游客的感官刺激五个方面来发展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并从政策、规划、地方品质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机制,以期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的教育扶贫支持计划体现了精准扶贫的"根本性"特征,贫困地区的经济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中心的观念,而教育扶贫审计则要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保障。现阶段教育扶贫工作没有体现出教育的特殊性,并且教育扶贫审计方法也存在着"同质化"的不足,导致了精准扶贫效果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甘肃省要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目前的教育扶贫进行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教育扶贫的审计方法,实现减贫脱贫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金融精准扶贫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它可以丰富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消除融资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扶贫的效益,随着国家"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普惠金融已成为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从普惠金融、金融精准扶贫的定义入手,讨论了两者的关系,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信阳市普惠金融助力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和创新模式,从而探索一条以普惠金融为指引,适合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2月",扶贫助农携手共享"资产性收益扶贫共享农庄座谈暨中国社区扶贫联盟第一届理事大会在京顺利召开,中土物业顺利加入中国社区扶贫联盟,当选中国社区扶贫联盟第一届理事。参与扶贫工作是挑战,也是机遇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在于"扶真贫、真扶贫",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扶贫政策的形成路径,指出了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中面临的众多挑战,例如,精准识别机制不完善、干部驻村制度不健全和扶贫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为确保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成功落地,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镇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增长点。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以加快城镇化推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4.
合理合法地使用扶贫资金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要点之一,针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工作也一直是大众关注的重点.文章从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5W1H模型,分析了现有扶贫审计模式的局限性.随后,基于对区块链技术特性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构建"区块链+精准扶贫审计"的新模式,以优化精准扶贫审计中的信息共享机制、资金监管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和资金追溯机制,从而利于达成从事后审计到全过程的实时动态审计,这也是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文章针对A省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扶贫资金监管的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新模式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助力我国扶贫事业的顺利开展,进而为促进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成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各项财政拨款在增加,特别是我国提出的"精准扶贫",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实行,是国家各项政策得到落实的有力保障。作为现行农村财务模式的一种",村财镇代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深受增长速度缓慢、发展方式落后、结构性失衡的制约,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作为民生问题也可以成为一种经济杠杆,政府将精准扶贫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作用于社会经济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结合苏北地区的现状,从精准扶贫的短板及措施等方面来研究,以求能够完善脱贫的治理结构,使得苏北地区能尽快的脱贫致富达到全面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5):21-22
楚雄州南华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有"中国野生菌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的称誉。但由于当地居民思想较为保守,扶贫成效不大。自2013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南华县加快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立足于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南华县精准扶贫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起进入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审计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扶贫资金"精准、安全、绩效"这一主线,聚焦困难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目标,加强对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促进真脱贫、脱真贫。审计要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实现"雪中送炭",让宝贵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相似文献   

19.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5,(4):159-160
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随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工作将出现新特点,对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及其管理会提出新要求。本文在总结"十二五"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及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的先进理念,提出"十三五"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举措。国家审计能够以其独立性、专业性以及主动性优势等实现跟踪审计,成为保障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所以,本文基于问责视角,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目标的界定、审计内容的研究来查找目前存在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问责中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意见,希望由审计问责实现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