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艳 《价值工程》2011,30(5):284-284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与革命精神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改革开放的潮浪中,他们的生活不同程度的受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依托延安精神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奋斗、成长、壮大的红色基因,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延安时期的传承和生动写照.延安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新形势下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借鉴,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养分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正>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深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问题。本文就弘扬延安精神、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延安精神包括原生态的延安精神,也包括后继的共产党人不断发扬光大的延安精神。原生态延安精神是指党在延安13年斗争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原创精神风貌,其内容主要包括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张思德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劳模精神,自力更生的南泥湾  相似文献   

4.
在建党80周年来临之际,重返革命圣地──延安,追溯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哺育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溶铸了一种永可传承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基石是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伟大革命实践,延安精神的最基本内容体现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实践、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生之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她与古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周璇  华金秋 《活力》2023,(16):10-12
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时代青年历史责任观的形成路径,结合新时代青年群体特质,探索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教育引导高校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敢于创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烟草行业经过33年的改革发展,积累、形成了宝贵的行业精神财富。本文就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析,延安精神与烟草行业精神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精神产物,但都是人民团结奋斗,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二者在理想信念、科学理性、价值道德、意志人格、政治自律五个层面是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的内在联系,需要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国青年新使命,具体包括:要求青年准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性、正确认识全体与个体的统合性、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深入领悟当下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兼顾性、深切体会“己”与“人”的对等性。与此同时,中国青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从历史层面而言,每一代青年都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从价值层面而言,青年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群体特征而言,新时代青年受教育水平更高、能够主动强化自身精神的现代化且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8.
黄治东  嵇炜  耿璇 《活力》2022,(23):10-12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00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大学生是青年团体的代表,探究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精神十分有必要。应结合高校思政课堂,以党的百年历史和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历史重任,共建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十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的传承有着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作用,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而言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也是在面对不同利益格局时对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更具有体系化,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方面有着明确的联系,具体涉及国防军事、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科技研究四个方面,对于在实践中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孟贤军 《价值工程》2013,(17):245-246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建议》,各高校自觉将党的十八大精神渗透于教学之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核心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达到这一根本性目标,应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这既是我国高校育人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现实要求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也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要让红色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底色,让学生能传承革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意识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优秀的建设者.文章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代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不同的时代内涵,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具象体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当下青年学生继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意识和行动不足.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如何结合大陈岛垦荒精神唤醒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意识.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15):168-169
新疆是我国暴恐案件多发的地区,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增强、培育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是完全必要的。笔者分析了喀什地区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形成中所受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的,已经被大学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值得后来者学习的优良传统.紧紧抓住班级这一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以具有历史内涵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引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营建先进班级文化的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发韧于秦陇大地的大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版图的雏形,对民族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解读秦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大力弘扬秦文化精神,科学保护和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所拥有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陕西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27):250-253
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髓支柱。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优秀道德及社会伦理思想,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明来 《价值工程》2014,(25):328-32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反帝反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大精神,分别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其中西柏坡精神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精神,指导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篇文章就是对西柏坡精神在中国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年,中国经济出现新的增长模式和发展趋势。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理应成为创业主力军。本文试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创业实践服务体系建构等方面入手,形成大学生"123"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引导大学生勇于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具有强烈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感,因此责任教育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