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6):199-202
为了研究城市绿地斑块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太原市主城区为例,借助GIS,RS工具,利用太原市范围内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通过人工数字化的方法选取绿地斑块,研究绿地斑块内部平均温度与斑块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以及绿地斑块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结论显示:(1)绿地斑块的内部温度与斑块面积、周长、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形状指数相关关系不大;(2)绿地斑块对周围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60m范围,面积、植被覆盖度等较高时,影响范围会稍微扩大。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绿地斑块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合理布置绿地斑块。  相似文献   

2.
既有生态修复技术存在缺乏动态监测与整体管控不足,导致无法跟踪与评估受损生态空间修复效果,难以满足高原寒地区域整体修复要求。以西藏索县为例,提出了“动态测评—空间识别—格局构建—分类保护—协同治理”的高原寒地生态修复框架,对基于2000—2019年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并识别生态风险点。研究发现:索县植被覆盖度呈外围低内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期间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少764.08km2,植被退化与改善现象并存且总体变化趋于平缓;研究识别出33处生态风险点作为重点修复区域,并基于现状构建了“一城、四廊、三区”的生态修复整体格局,制定生产、生态与生活空间的分类修复策略与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结果及修复策略能为高原寒地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生态修复长效路径与科学的生态保护建设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像元二分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分析北京市自2001-2011年10年间的植被覆盖变化。以2001年、2007年和2011年3期的TM影像为数据基础,提取植被覆盖度并分级展示,统计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略呈上升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区,植被覆盖度有增加趋势明显;而平均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覆盖略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地膜用量速算法赵兴亮安徽省蒙城县仰林作物试验所助理农艺师赵彦.经过多年的覆盖试验.研究出地膜用量速算法。他根据地膜的比重.厚度,覆盖面积,理论覆盖度得出如下公式:地膜用量-0.91×覆盖田面积×地膜厚度×理论覆盖度。如棉花适宜的理论覆盖度为50%,所...  相似文献   

5.
采用环境质量分区指数方法,运用GIS技术及当地统计数据,对长江中游地区节点城市荆门市的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等进行分析,定量化评估城市分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荆门市东宝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水平,但土地胁迫指数较高,掇刀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差,钟祥市(县级市)的污染负荷指数较高,水土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沙洋县的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指出各区优先治理的生态敏感因素,为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帅  袁希平  甘淑  张晓伦 《价值工程》2013,(29):178-179
受喀斯特特殊地质环境的影响,滇东南岩溶区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这些地区土壤先天总量不足,土被分布不连续,水土流失后常常会出现土地石漠化。本文通过对滇东南岩溶山地地区不同条件(包括地形、海拔高度和植被情况)下土壤厚度和植被覆盖度等植物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植被类型、覆盖度与土壤厚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足迹是基于空间土地面积的占用来衡量区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的研究方法。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揭示出一定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消费需求与其供给能力的平衡状况,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判断人类活  相似文献   

8.
依据V-I-S模型,以兰州市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区统计、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进行测度,为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更精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为矿区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攀枝花盐边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通过混合水体指数模型(CIWI),波段运算,应用铁矿指数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根据不同相位图像的结果,通过对研究区水污染、矿区和植被的分析,从2004年到2010年,研究区水污染变化不明显,矿区面积明显增加,林地面积增加,为矿区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益补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的31个省(区、市)湿地面积达到3848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占94%.我国湿地面积绝对数量大,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以上,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湿地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种类型,其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其他限制开发区域既有共性,又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宗慧琳 《价值工程》2014,(10):211-214
文章以云南省马关县为研究区,基于岩溶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出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信息,结合碳酸盐岩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剔除非岩溶石漠化区域,加权叠加植被覆盖度和岩石裸露率数据,提取出试验区的岩溶石漠化信息,并且计算岩溶石漠化分级断点值,得到五个等级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和面积。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研究区石漠化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Landsat卫星10期数据,对2002~2014年的不同载畜率草地进行了植被盖度动态监测. 近十三年的遥感监测结果如下:放牧试验中草地植被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高覆盖植被、中高覆盖植被面积依对照区>轻牧区>中牧区>重牧区的顺序递减;中覆盖植被面积依轻牧区>重牧区>中牧区>对照区的顺序递减;中低覆盖植被面积依中牧区>重牧区>轻牧区>对照区的顺序递减;低覆盖植被面积依重牧区>中牧区>轻牧区>对照区的顺序递减,试验区植被盖度随着载畜率的加大,呈现递减趋势,表明载畜率影响植被.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元阳县有丰富的水能源及因电力工业的落后而使该地区的生活水平低下等原因,认识到开发县境内小流域水电的必要性。以杨系河为例研究小流域的水电开发对区域陆生植被的影响情况;运用群落样方调查法及目视解译法对植被进行分析,得出流域水电开发对区域陆生植被影响的程度,从而提出保护和减缓措施,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混合像元问题是影像遥感解译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建立大量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其中线性模型以其简单的理论基础广泛地得到了应用。本文研究的是基于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的城市植被覆盖度提取方法,重点在于线性分解模型的端元提取。采用1995年Ridd提出的V(植被)-(I不透水面)-S(土壤)模型确定最终的端元类型,使用倒叉树的思想,先将三类端元进行细化,之后分别按细化后的次端元选择样本,逐步集成V-I-S三端元,完成端元选择。这种端元提取方法不仅能提高端元获取的精度,而且增大了端元类别间差异,改善了端元提取效果。本文将线性分解得到的植被丰度图,与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后,表明基于V-I-S模型进行线性分解提取植被覆盖度是可行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色情图像在网络上传播,文章提出了一种敏感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结合人体肤色模型、人脸识别及图像肤色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等技术,实现了对色情图像的识别过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误判率较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所述研究分别选取了7个不同的植被结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水分变化进行分析及研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下,植被结构复杂的土壤的持水量和饱和量才会越大,另外随着植被复杂性增强,土壤保持措施的作用则会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今年将会在一些地块出让时,试行规定其中住宅全装修面积比例来作为出让的条件之一”,不久前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关于全装修住宅所占具体比例仍在研究中,但会尽快明确今年的分区域推进指标要求,完善征询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按国家地理位置的分布划分,主要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四个国家,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下简称远东地区),区域面积为1,75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的40%,人口近6亿,占亚洲总人口的20%.  相似文献   

19.
田拂晓 《价值工程》2014,(28):85-86
隆德县2013年农村人均基本农田3.2亩,水浇地面积达8.6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15.6%。林地55.3万亩,草地8.2万亩,林草覆盖度达到42.8%。地埂造林种草6.6万亩,利用程度达到68.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8km2,治理程度达到72%。农民人均有粮420kg,人均纯收入1502元。梯田建设使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形成了集防洪、灌溉、人畜供水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工程体系和布局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梯田化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兰州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兰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热岛效应也逐渐加剧。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来研究兰州市的热岛效应。根据1999和2009两期遥感影像计算研究区的植被盖度、地表比辐射率和亮度温度等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通过基于影像的方法反演出研究区的地表温度,进而研究热岛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兰州市西北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良好的区域地表温度低,热岛效应不明显;中部黄河沿岸主城区温度较高,热岛效应相对明显;西南部沙漠和黄土丘陵覆盖区地表温度高,热岛效应最严重。通过GIS的时空分析研究1999-2009年间兰州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化情况,结果得出这10年间兰州热岛效应的变化与植被盖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植被增加的区域热岛效应降低,植被减少的区域热岛效应加剧,说明植被可以有效缓解水土流失。总体来看,兰州主城区城关区和西北、东南部高植被覆盖区热岛效应逐渐减缓,中部黄土覆盖区热岛效应加剧。分析热岛现象产生和异常的原因:沙漠及黄土吸热、保温能力强,热岛效应明显;主城区因加强了绿化,热岛效应有所减弱。植被有降温作用,高植被地区热岛效应相对较低。针对兰州热岛效应的演化情况提出减缓热岛效应的措施:对于黄土丘陵地区,需要加强绿化,削山重建,改变地表覆盖结构;对于高植被覆盖区,要继续保持加强绿化;对于主城区,除了增加绿地面积,还需要合理规划工业和商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