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04,(5):43-43
自“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以来,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加紧研制我国新一代大容量、高可靠通信卫星,目前应用“东方红”四号大平台的首颗卫星———“鑫诺”二号的研制进入了关键阶段。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透露,大容量、大功率、长寿命、多用途、低成本、高可靠和系列化已成为当今通信卫星的主要发展趋势。为迎接国内外通信卫星市场的挑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按系列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加紧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目前“鑫诺”二号卫星研制已突破大容量贮箱技术…  相似文献   

2.
小小继电器联系航天成败,道道工序情结航天发展!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165厂)是国内高可靠性机电元件(组件)研发和制造核心企业,有近50年从事继电器、连接器、特种开关以及控制组件研制生产的丰富经验。公司长期致力于满足国家战略型号配套研制生产实践,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步建立了科学、完整、规范的产品生产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三个里程碑成就,完成了包括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CZ-1以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CZ-2F等在内的众多运载火箭型号的研制任务,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送入预定轨道。 尼星1R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研制的第8颗通信卫星,卫星波束可覆盖非洲中西部及南部、欧洲中东部和中亚部分地区,主要用于通信、广播、互联网接人、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和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管理》2011,(10):35-36
2011年9月18日,中国与白俄罗斯签署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合同。根据合同规定,中方将向白俄罗斯在轨交付一颗通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这颗卫星将采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星上装有40路转发器,设计在轨寿命15年,将使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6.
确保成功、促进发展,是航天运载型号研制的永恒目标和主题。长期以来,不论是总体单位还是分系统单位,都在持之以恒地探索并实践着“保成功、促发展”的各项举措和措施,不断完善型号设计与研制这一巨系统工程框架下的质量管控体系。笔者针对当前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面临的新特点,对航天型号总体设计永葆成功之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制过程中要着眼于系统最优,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航天型号产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至今47年来,先后研制了可发射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太阳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和载人飞船的共12个型号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基本实现了系列化,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也由过去单一型号演变成为多型号并举,从研制为主转变到研制和批生产并重,新增航天型号和项目正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及所属单位抓总研制的某型号实现快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特别是2002年7月运载技术研究院组建以来,在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现代航天固体运载技术研究院”的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聚精会神搞研制,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航天事业发展需求、顺应运载技术发展趋势而全新研制的绿色、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等型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承接了我国众多重大发射任务(如空间站建设,探月、探火任务),是我国航天运输的主要力量之一。该类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简称“海南靶场”)发射,火箭运输至海南靶场后会需要配套各类物资(简称“靶场物资”),主要用于靶场火箭装配,是火箭成功发射不可或缺的重要型号物资。靶场物资作为重要的航天物资,  相似文献   

10.
<正>航天型号研制是由相关部门开展的航天器、运载火箭及导弹产品的研制工作,以项目团队为主体完成型号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飞行验证或在轨测试等过程,一般包括计划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定型阶段。航天科研生产研制模式是为了满足和实现航天科研生产和成功研制的既定目标,组织相关研制资源与要素,形成贯穿型号研制全生命周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发射)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方法、活动和组织运行方式,主要回答“研制什么”“由谁研制”“如何研制”“在哪研制”“如何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举航天系统改革发展大旗,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领导深谋远虑、精心筹划,使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时值各路英才荟萃于此。虽认识各异、困难很大,但都以企业的发展建设为己任,以航天大局为重,全体职工高举“融合、成功、发展、富裕”的大旗,继承发扬航天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同心协力共建家园。5年多来,厂历届领导执着追求、深化改革,与全体职工同甘共苦、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全面满足了航天内外整机型号需要,在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中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整机试车取得成功,该发动机研制进度紧、难度大,具有结构紧凑,性能高等特点。该型号发动机由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研制,在试车中按预定程序顺利完成了2次起动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新中国从此踏上了开拓太空的征程。经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拚搏奉献,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地进入了茫茫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打破了前苏联、欧关等国家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为了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5周年,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卫星制造厂举行了隆重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仪式。揭幕仪式上,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刘林宗部长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一起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纪念碑揭幕。出席揭幕仪式的还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中国航天界著名科学家闵桂荣院士、屠善澄院士、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以及刚入院不久的新员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又名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是以研制、生产高新武器和民用航天产品为主的大型军工单位。1963年,作为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正式建立。40年来,河西人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开拓进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开发和研制出30多个型号,50多种配方的战略、战术及宇航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获得300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970年,“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人太空。返回式制动固体火箭连续17次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装备任务正经历由试验向应用、科研向装备、系统向体系转型,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模式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需求。传统的航天科研生产模式是以“型号任务牵引”的生产模式,造成了航天产品尤其是单机产品存在通用产品品种规格多,技术状态固化弱,质量稳定性、一致性差,型谱化和通用性不足、型号重复研制,批量保证能力薄弱、成本和研制生产周期受限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适应航天装备多型号并举、研制批生产并重、高密度发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提出航天型谱建设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07,(6):F0002-F0002
从1970年4月20日“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100次发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是世界航天大国关注的重点,代表了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年来投入巨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并实现多次飞行验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展的猎鹰—9火箭已实现上百次飞行验证,并实现单枚火箭多次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有效载荷发射成本。发展快速、廉价、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运载器,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目标之一。某项目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集传统运载火箭技术与常规运载器技术于一身,运载器研制面临技术创新性强、研究内容多、研制难度大、经费紧张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以型号需求牵引使预研工作充满活力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为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而国民经济的大发展 ,必然对空间产业的发展提出迫切的需求。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 3号通讯广播卫星 ,正是在通讯广播事业大发展的迫切需求下提出立项研制的。立项当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我国还不能自行生产满足东方红 3号卫星需要的长寿命、高可靠的长寿命的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和50牛顿·米·秒动量轮。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为我国快速发展航天产业确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面向应用和开发的航天武器装备系统产品化需求,并基于型谱规划与货架建设,依托“点、线、面”层级式发展思路,构建了以“一个中心”“六个基本点”“三条发展线”“全面实施”为核心内容的航天武器装备系统产品化研制模式。通过在武器装备型号项目研制过程的实践应用,实现了弹上电气系统的集成化,提升了研制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切实推动了航天武器装备系统产品化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在中国航天型号软件的研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过程,这极大地阻碍了航天型号软件的研制质量和研制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航天型号的国际竞争力。另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及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大门,航天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如何确保我国航天型号的质量和研制效率,并使航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航天型号软件的研制质量和研制效率。由于航天型号的研制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并具有其它产品所不具备的生存环境与特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