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冬梅 《上海保险》2005,(9):49-50,51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并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修正的。其中有专门的一章约束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的行为, 而近2年多来,保险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活跃,新问题层出不穷,《保险法》已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不利于保险中介市  相似文献   

2.
1995年6月30日,我国立法机关通过了集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法于一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2年lO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gt;的决定》,对1995年《保险法》予以修改和增补。本文对其中关于保险监督的修改和补充的规定,尤其是关于保监会在保险监督中的地位和权限方面的新变化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杨婷 《济南金融》2003,(4):31-32
适应新的形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我国对原《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本文从新《保险法》对宏观保险市场的影响,即促进保险进一步市场化和保险市场进一步规范化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保险法》(以下简称新《保险法》)于2009年2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我国目前的《保险法》(以下简称原《保险法》)于1995年颁行,2002年为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曾作过部分修改。2002年对保险法的修改幅度较小,并且主要集中在保险业法部分,而对保险合同法部分修改较少。  相似文献   

5.
一、完善保险立法和司法解释。保险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是处理保险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当前的保险法律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对《保险法》进行修改,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应尽快出台《保险法》的司法解释,对于关系到被保险人索赔权方面的内容,应尽可能地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对于关系到保险人说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应规定具体的说明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内地,经过多年修改后的新《保险法》,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保险法》更具人性化,在保险的投保理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给投保人带来了诸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7.
郁青峰 《上海保险》2013,(7):38-40,60
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以下简称新《保险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与2002年为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所进行的部分修改相比,本次修订是全面性的,对保险合同法部分和保险业法部分都进行了较多的修改。至今,新《保险法》已经正式颁布施行三周年。从贯彻实施的整体情况看,新法进一步强化了保险行业依法合规意识,明确了保险  相似文献   

8.
李树利 《上海保险》2009,(12):26-28,31
一、新《保险法》对保险标的转让时通知义务的修订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为“新《保险法》”,将2002年修正的保险法简称为“旧《保险法》”)。此次是中国第二次修改保险法,重点修改了2002年修正基本未涉及的“保险合同法”部分,强调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使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保险监管在目标、技术以及监管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任务艰巨、缺乏完整的保险监管体系等。新《保险法》在保险监管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弥补了原《保险法》在这方面的不足。监管工作应当严格依据新《保险法》,调整监管目标,转变监管思路,优化监管手段.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保险监管在目标、技术以及监管实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任务艰巨、缺乏完整的保险监管体系等。新《保险法》在保险监管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规定,弥补了原《保险法》的不足。必须严格依据新《保险法》,调整监管目标,转变监管思路,优化监管手段,完善我国的保险监管。  相似文献   

11.
论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保险立法中的修订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消除赌博行为、防止道德风险、限制赔偿程度等重要功能。在我国现行《保险法》中,保险利益原则规定得较为模糊,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困惑和难题。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保险法》,其中对保险利益原则做出了相应的修改。本文将针对保险利益的主体归属和存在时点等重要修订内容进行深入法理分析,并对保险利益原则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正式颁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保险基本法,它从根本上结束了之前我国保险立法支离破碎、很多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共八章一百五十二条,采用了保险合同法和保险业法合一的立法模式,对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保险经营行为、保险监管、保险违法行为处罚等许多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保险法》颁布实施后,  相似文献   

13.
向文 《上海保险》2011,(2):31-33
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对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影响巨大。但长期以来,该问题在保险法理论研究与实务中争议颇多。2009年2月颁布的新《保险法》就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预收保费对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新《保险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其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势必会影响保险经营  相似文献   

14.
中间性保险的重复赔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 《海南金融》2006,(10):33-34,41
我国《保险法》将中间性保险界定为人身保险,认为被保险人可以从保险人和第三方手里获得重复赔偿;而保险实务界一般采用损失补偿原则,排除了重复赔偿的可行性。这不仅引发了很多理赔争议,同时也造成了保险法理解释与应用的冲突。本文拟对中间性保险的重复赔偿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并针对现行《保险法》第六十八条的立法漏洞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游源芬 《福建金融》2000,(11):38-40
分摊原则是由补偿原则派生而来的,它只适用于重复保险。为了防止产生道德风险,世界各国都有这方面的保险立法。重复保险分摊方法的赔偿责任制普遍提法有三种:即比例责任制、限额责任制、顺序责任制。这三种责任制是否科学与合理,法律应当选择哪一种责任制为妥,这是牵涉到对重复保险立法的准确、完善和更具有规范性的问题。中国保监会马永伟主席 2000年 1月 25日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做好修改《保险法》的准确工作”。笔者认为我国在修改《保险法》时,应选择顺序责任制代替比例责任制,并对顺序责任制中各保险人分摊时…  相似文献   

16.
郁青峰 《上海保险》2009,(5):19-21,51
五、完善保险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人管理 保险公司是保险业务的主要经营者,保险中介机构也是保险业务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经营行为也必将对保险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原《保险法》对保险中介机构的规定较为简单,这与立法当时的情况和缺乏相应经验有关,新《保险法》结合近些年来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状况和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保险法》二次修订背景的基础上,从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利益保护、保险基本规则完善以及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新《保险法》修订的意义,并深入分析了新《保险法》实施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次《保险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诚实信任原则、对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保护、财产保险公司被允许经营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放松对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严格管制、强化对保险代理人的规范管理等.这次《保险法》的修改,对我国保险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可抗辩条款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修改更加突出了保险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令人耳目一新。笔者认为:把不可抗辩条款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这次保险法修改的最大亮点之一,必将对我国的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的发展产生长远的深刻影响,是我国寿险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向文 《中国保险》2010,(9):60-62
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对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影响巨大,但长期以来,该问题在《保险法》理论研究与实务中争议颇多。2009年2月颁布的新《保险法》就保险合同的成立问题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但在保险实务中存在的预收保费现象对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