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体系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研究宁夏的结构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分形理论、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法等方法,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确定宁夏的结构特征。从而发现当前限制宁夏城市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宁夏城市体系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连市国家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系统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复合研究,结果发现其系统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呈二元化趋势,各景区间旅游吸引力不平衡;系统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的特征,旅游开发空间布局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算2010-2013年云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分维值,得出结论:云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与分形理论的分形特征相符,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集中,人口分布不均衡,第一位序城市昆明处于较强的垄断地位,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要达到最优状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以上结论认为城市规划需要应用分形理论来指导,要加快2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强首位城市与其他位序城市之间产业的联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城市,加快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城市规模分布集中,城市体系发育成熟,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分形理论与位序—规模法则为基础,探求毕节市区域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和规模分形特征。通过分析得到毕节市旅游中心地规模的发展趋势由以前的低位均衡进入到分化扩散的阶段,最终将达到稳定的均衡阶段。  相似文献   

5.
曾鹏 《商业研究》2008,(1):37-4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是广西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既有优势,也面临着挑战,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结构体系优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发现关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和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技术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的职能结构的划分的分析内容在国内还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这也就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群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间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运用分形理论对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进行了研究。通过测算苏锡常城市群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发现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各要素分别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分布均衡且相互关系密切。结合C-D函数,本文分析苏州、无锡、常州三个核心城市的要素功能,发现苏锡常城市群空间组织的核心城市不明确,主导功能不清晰。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分形理论的关联分维模型分别探讨京津冀城市中心地体系的空间联通性效果。发现京津冀城市中心地体系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两个城市中心地核极粒子集团均呈较好的中心性凝聚态。但是,该地区城市中心地之间的交通关联为弱相关,层次过渡关系是失衡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形理论的河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当前城市体系研究中较为成熟的分形理论,对河北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特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测算城市体系的首位指数、不平衡指数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分维数,分析了该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并通过对1995年~2004年河北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明确该城市体系结构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据此提出了优化河北省城市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呈现出多层次、多核心的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总体演变态势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的极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第二层面上的核心城市;南京等日益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旅游核心城市;常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边缘区的地位日益提升;泰州等旅游城市持续被边缘化。城市旅游交通枢纽的形成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圈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城市中心性测度及其中心城市选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进了城市中心性强度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西省11个城市的中心性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予以等级划分。发现江西城市之间的中心性强度指数相差悬殊,且分布呈现出分形特征。根据中心性城市选取的原则提出了江西省的主省域中心、副省域中心、主区域中心和副区域中心,四个类别、两个等级的城市群体系建设方案。改进的城市中心性强度指数模型计算简单,简便易行,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岚  侯晓滨  赵林 《北方经贸》2012,(2):31-33,38
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揭示了一区域内城镇规模的分布规律,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城市首位律、分形理论、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对中原经济区29座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市首位度偏低,缺乏首位城市、中等城市发育。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应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突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完善发展轴线;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激发节点发展潜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周边对接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考察,以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杭州市为例,从供给和需求取向角度论述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空间结构布局和旅游圈层结构,进而阐述了当前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表现形态,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刘晓明  杨青 《商业研究》2006,(6):112-117
设计了国际性城市指标体系总体构架,根据武汉市发展现状,提出了武汉市建设国际性城市指标体系。与国际性城市标准比较看,武汉市与国际性城市的标准差距还很大,只有加快发展的步伐,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人居条件等各方面加大努力,并用创新思维和远见卓识的观点看待发展,就能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结构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洪 《商业研究》2004,(5):165-167
城市现代物流对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 ,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综合物流系统理论与城市现代物流的特点 ,我国的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构成要素、构建结构模式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改善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综合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降低地区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提出,构建城市物流网络体系,要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物流节点之间的协调运作和有序竞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促进城市物流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使企业之间协调运作、有序竞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项目后评价理论的迅速发展为城市体育设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城市体育设施项目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体育设施项目在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度。本文在项目评价和体育设施理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后评价理论对城市体育设施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借鉴城市中各类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城市体育设施项目实际阐述了我国城市体育设施项目后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城市体育设施项目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地理格局和演化特征的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在经济密度、经济距离的推动和经济整合的抑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2D状态,经济整合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从子城市群来看,处于3D状态的有江淮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而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则处于1D状态,经济距离的改善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经济密度的提高和经济整合的优化将是环鄱阳湖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生态经济系统都是由"环境-资源-生产-消费-环境"组成的物质循环系统,在这一物质循环系统中消费通过前后向关联,从生产到资源利用和直接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两个方向影响着系统环境。以河谷型大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来定量研究,探讨城市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涂岭  彭彤丽 《中国市场》2009,(23):59-61
自湖南省被国家批准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后,长株潭城市群建设面临一个新的契机。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推动资源整合,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局出发,突出系统整合的理念,对三市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及“两型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卢亮  陶卓民 《商业研究》2005,(19):171-173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行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由于具有贴近自然、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深受城市旅游者的青睐。通过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分析影响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农业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