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人们要吃饭,就离不开粮食。新中国诞生以来,我们在医治战争创伤、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进程中,粮食严重短缺,产需和供求矛盾尖锐,困扰着我们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的党和政府,通过极大的努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发展粮食生产,改善粮食供应。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粮食状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长期短缺吃不饱,到阶段性剩余吃不了。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我们对粮食问题进行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不再依靠政策吃饭,是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诚信经营生存。因此,加快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经营诚信工程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计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并强调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这充分表明党对关系中国人民吃饭大事的粮食问题的高度重视。而面临自然、市场、政策三大风险、农村中最大的弱势群体——种粮农民,既是国家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柱石,又是关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最大群体,没有种粮农民的小康,将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虽然每天吃饭,但我们似乎并不懂得的粮食,不懂它发生着如此深重的变化。8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到访中国,这个日子是中国的敏感时间,也是全球的敏感时间。这一天将载入历史。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在中国,千百年来始终是敏感的话题。“安得苍生俱温饱”,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命题,至今不失为治国之道。未来十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其中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是农业,而关键则在粮食问题。持续保证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关系到我国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重要前提条件。三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粮食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长,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美国世…  相似文献   

6.
政府政策关乎粮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粮食生产潜力足够中国人吃饱,但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发生粮食危机,一定是政策错误所致。中国粮食生产潜力或能力能够满足中国人吃饭,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以粮食为基础,无粮则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首先要稳定农业,稳定农业的关键是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因此说,没有粮食的稳定增长,市场就难以稳定,人民生活就难以稳定。粮食问题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吃饭和建设,关系社会安定,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看,都是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建国以来,国家始终把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当做重要大事来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形势提出的粮食产能提升新目标,是关乎14亿人口吃饭的头等大事,既是管长远的长期目标,更彰显了中国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底气与自信。  相似文献   

9.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中国有14亿多人要吃饭,每每谈及粮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都是沉甸甸的.在2021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新时代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作为永恒主题,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十亿人口要吃饭、要建设。粮食的使用价值大,但由于目前粮价不合理,经济效益很低。这个问题,在高产粮区更为突出。以吴县为例,1965年粮食年亩产917.3斤,每百斤粮的物耗为3.54元,每元物耗的粮食产出为28.2斤,1979年粮食年亩产达1,360.5斤,而每百斤粮的物耗达6.09元,比1965年增长72.03%,每元物耗仅生产粮食16.4斤,比1965年反而下降了41.84%;如果加上活劳动消耗,粮食生产的经济效果甚至成了“负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粮食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我们要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论述,担当进取,开拓创新,全力开创新时代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总产9连增,但粮食进口量也在增加,粮食安全处于紧平衡状态。气候变暖使我国北方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种植范围扩大,但干旱缺水限制了粮食新增潜力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业有走出国外的趋势,要在国外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在有的地方,可能投入少、见效快,但是距离远、运输难,还受政治、经济、战争和政权更替等不确定因素限制,长久经济效益值得深入研究。在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加快在国内挖掘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首先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再开垦农业新区,筹建后备粮食战略区,我们要投资把中国的“非洲”——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西北五省的水利条件改善好,就等于再造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4.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体系郭国荣,李冀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的目标和规模实践证明,建立一个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社会生活安定;有利于搞活粮食流通,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的建设目标,是要逐...  相似文献   

15.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刚刚过去的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系统宣示了我国粮食安全政府立场和政策主张,向世界昭示了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今年的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我国发出了"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主题倡议,提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新时代粮食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总产量有望连续6年大丰收,粮食收购国家托底政策进一步完善,事关13亿人口吃饭这个重大问题的中闻国家粮食库存数据是可以信赖的。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刘文甲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坚持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性、战略性、法令性原则,全面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一、各行各业支...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流通问题与改革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的生产与流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也是难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发展工程。它虽然具有历史突破价值 ,但也存在极大的艰巨性。一、我国粮食生产流通所面对的严峻现实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那就是 ,我们要发展首先要吃饭 ,而且是在只占世界 7%耕地水平上 ,让占世界 2 2 %的十几亿中国人吃饱饭这样一个难题。对此 ,粮食生产的不可替代性 ,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其次 ,粮食生产是经典的边际效益递减的行业 ,就目前我们可能的投入手段来说 ,对我国耕地上的边际投入正接…  相似文献   

19.
<正>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合理提升粮食产能则是增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供给的底气要足,粮食产能必须得跟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如何实现粮食高位再增产,进一步提升我国粮食供给链的韧性,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多位关心农业发展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不再依靠政策吃饭,是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诚信经营生存.因此,加快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市场经营诚信工程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