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2020年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区域尺度与网格尺度气候变化与耕地利用变化对耕地气候生产潜力相对贡献的空间异质性,为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测算耕地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情景分析评估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1)耕地单位面积气候生产潜力整体呈现自北向南递增的分布态势,高值区(>2 000 t/km2)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华南地区,低值区(≤500 t/km2)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的西北部;(2)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自1995年的24.95亿t
波动增长至2020年的25.97亿t,增长了约4.09%,北部农业区上升最为明显;(3)气候变化和耕地利用变化对中国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9.26%和30.11%;(4)在气候生产潜力视角下耕地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占优补劣”,潜力较低的北部农业区耕地“占少补多”和水热条件改善促使了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提升,而潜力较高的华中和华南地区则由于耕地“占多补少”抵消了水热条件改善的影响导致耕地气候生产潜力总量持平或显著下降。研究结论:气候变化带来的水热条件改善提升了耕地气候生产潜力,但确保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优化补充耕地布局、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仍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分析武汉城市圈的耕地利用变化过程并揭示其空间要素驱动机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耕地保护建议。研究方法:变化轨迹法,景观格局指数,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1980—2020年,武汉城市圈的耕地转入与转出的面积差距逐渐缩小,不同时间段耕地减少去向基本保持一致,以耕地转向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2)1980—2000年,耕地转出过程在空间上表现较为剧烈,耕地转向建设用地呈现集中占用;2000—2020年,耕地转出与转入在空间上表现都较为剧烈,耕地转建设用地呈现破碎化占用,耕地破碎化现象加剧。(3)建设占用是导致武汉城市圈耕地利用变化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分别是生态占用、政策规划保护力、社会经济影响度,各因素对耕地转换的敏感性分别是12.49%、4.91%、3.11%、1.19%。研究结论:需要多措并举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促使耕地空间布局集中化、规模化和有序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武汉市区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数据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时武汉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影响其变化的四个驱动因子进行了剖析,从而得到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情况,借此为促进武汉市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5,自引:4,他引:75
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集约利用管理。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应该充分立足于城市土地管理的需要,努力为各级政府的城市土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文从科学性、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根据城市试点经验,总结概括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内容与目标,同时详尽阐述了评价成果预期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领域或意义,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业务创新设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目标内容及其应用前景的正确认识,不仅是寻找、确定其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积极推广评价实践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利用优化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了解土地利用优化调控的内涵及基本模式,国内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格趋势,对研究LUCC与我国土地利用调控的结合方式和途径具有重原意义。对此,本文作了系统的阐述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与资源市场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从认识论及相关学科角度,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很广,每种理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论:明确将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不多;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理论解释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时空尺度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人均粮食和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耕地比重与人均粮食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经济密度和人均粮食成反比,上述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论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驱动力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目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徐州市1990—2000年统计年鉴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徐州市近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并在统计软件SPSS的支持下,对徐州市农用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人口、农业结构调整是徐州市农用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人文、尺度及地域因素是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面积精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斑面积精度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为逐年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研究方法:统计试验法,相对误差理论与误差传播定律的运用.研究结果:得出了误差分布规律,建立了评价指标,形成了系统化的变化监测空间采样与面积精度评价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文的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个案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和影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对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地区可通过关联业务来控制日常用地管理信息的测绘精度,从而避免由测绘限差引起的影响土地变更调查效率的缝隙和碎面问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变更软件开发的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由于技术与管理脱节而增加的变更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The specialised livestock industry is poised for excell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both Saskatchewan and Canada. … Specialised livestock have the potential to meet market demand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local opportunities for healthy and exotic foods. (Saskatchewan Agriculture and Food, 2000).
… there are now 4000 deer farms in New Zealand. They are running 1.8 million animals, in a country somewhat smaller than Saskatchewan! (Haigh 2000).
There are domestic and export markets for venison and export offers the best returns. Over 80% of Australian-produced venison is now exported … They are large markets with limited Australian market penetration because of the current small size of our industry and our inability to provide the volume required (Mackay 2000).
…the behaviour of new enterprises follow a very predictable pattern. Unfortunately, despite the highly predictable nature of these issues and problems, the same mistakes are made over and over (McKinna 1999). 相似文献
… there are now 4000 deer farms in New Zealand. They are running 1.8 million animals, in a country somewhat smaller than Saskatchewan! (Haigh 2000).
There are domestic and export markets for venison and export offers the best returns. Over 80% of Australian-produced venison is now exported … They are large markets with limited Australian market penetration because of the current small size of our industry and our inability to provide the volume required (Mackay 2000).
…the behaviour of new enterprises follow a very predictable pattern. Unfortunately, despite the highly predictable nature of these issues and problems, the same mistakes are made over and over (McKinna 1999).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广东省常用调绘方法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工作中经常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外业调绘及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不足、村镇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分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并就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进行思考,认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可作为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研究和发展,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公园规划中对土地利用兼容性考虑缺失,常导致规划失灵。从森林公园规划中土地利用兼容性概念、类型、识别3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基础上,对森林公园规划中用地分类、土地评价、功能分区、项目策划等方面提出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以提高森林公园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creation of carbon offset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redits are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ttle Red River Cree Nation (LRRCN), a forest tenure holder in northern Alberta. Carbon credits are produced under three scenarios: (1) carbon uptake in forest ecosystems, with postharvest waste left on site; (2) carbon uptake in forests and products; and (3) carbon uptake in forests with harvested fiber used for energy production.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is used to solve for the minimum prices that cause the LRRCN to include production of carbon credits in its forest management and post‐harvest processing strategies. If LRRCN is paid according to its costs of creating carbon credits, it will opt to use fiber for forest products as this provides the greatest earning potential. If LRRCN faces a fixed price for carbon credits, it will produce fiber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in lieu of coal as this strategy has the lowest average cost. However, when costs of feedstock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a power plan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carbon uptake in biomass and forest products turn out to be more competitive. 相似文献
20.
客观地评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对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哈尔滨市域所辖8区10县(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通过对生态足迹的测算,可以评估人类土地利用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人均生态足迹旱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最后,对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