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9年2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正式制定并公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其七成GDP由珠三角地区提供,大湾区的建立有助于珠三角打开对外贸易的国际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珠三角如何借力港澳地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成为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赖琦 《大经贸》2009,(10):14-15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工业,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以外源型经济为先导的发展道路。这种劳动力要素密集的产业发展模式,使珠三角较快地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前列。进入21世纪,面对其他后发地区的竞争,珠三角如何保持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图从产业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来为珠三角下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5-2005年珠三角地区与印度、东欧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并从多项指标考察三个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的差异与变化。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相对印度有较大的领先优势,而这种领先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相对东欧在资本密集的重工业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举凡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几乎都走的是同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子,其突出特征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这种优势一方面来源于低廉的劳动成本,另一方面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提升而造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停滞的空隙。在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模式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6.
周野 《商》2013,(18):242-242,237
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只是需要促进整个区域布局不断地完善,还是有助于加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物流经济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基础,也是珠三角产业发展经济亮点,还是发展珠三角物流经济发展基础。为此,发展珠三角地区物流经济发展不只是需要考虑到珠三角经济,还需要实现物流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此,珠三角地区物流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本论文选择珠三角地区物流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物流经济概念和层次,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飞 《市场论坛》2009,(1):10-12
珠三角沿海地区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问题.广西作为珠三角近邻,泛珠三角经济区9+2的成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探讨广西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文章根据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对本地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许德鸿 《江苏商论》2010,(6):153-155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其发展模式引起全国的重视与关注。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广东及珠三角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曾具有"世界工厂"称号的珠三角正在谋转型,决心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本文分析探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进而对如何充实和创新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艳 《江苏商论》2007,(8):135-138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假定,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解释广东区域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通过对区域差距的结构分解,验证了广东区域差距主要是由制造业的高产值份额及其非农产业在地区间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珠三角地区的人口高密度、便利交通等初始区位优势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FDI向珠三角集聚,外省农村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是改革以来制造业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胡勇  贺兵 《商业时代》2007,(28):94-95
珠三角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是珠三角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SWOT对珠三角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专利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该区域特色经济产业专利发展战略的方向,以实现珠三角地区特色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及解惑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的桥头堡和先行者,是我国中小企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然而,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珠三角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有关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解惑路径,指出通过转变竞争战略和价值增长模式、兼并重组、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等方式有利于珠三角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香港、澳门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定位,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非凡、作用突出。文章旨在探索和分析港澳地区在广东“先走一步”布局中的经济影响,加深和发挥港澳地区在广东“先走一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粤港澳三地优势,有效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三地的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相似文献   

13.
翔鹰 《中国市场》2009,(4):60-60
<正>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深入:沿海出口型企业、制造业所受的冲击最为严重,在珠三角长三角出口贸易频繁地区,不断有各种企业破产的消息流传。一时之间,在这些地区,中小企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董芸 《商场现代化》2007,(13):325-326
目前,长、珠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发达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全国其他各地区的前列,如何保持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发展目前所具有的优势角度出发,来为这两个地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发向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5.
中山建设珠三角西岸区域物流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彤 《江苏商论》2010,(8):90-92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山市提出建设珠三角西岸区域物流中心。本文分析了中山的优势,针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珠三角地区来说,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金融相关率的提高有利于外贸发展。金融部门应抓住珠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机遇,加快金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以市场化倒逼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金融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为外贸发展提供多种融资渠道;进一步鼓励港澳金融机构在珠三角地区布点,支持港澳资本参股珠三角地区中小商业银行,利用港澳资本的管理优势和先进经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以贸易主体调整带动金融服务的高品质、多样化,从而发挥外贸对金融深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的是1994-2005年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环渤海地区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珠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最低,而环渤海地区最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环渤海地区重点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应以调整吸收外资的结构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杨瑞霖 《中国市场》2012,(19):45-46
珠三角经济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然而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却一度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常常为招不到人而苦恼,更有企业因人力不足导致加工速度滞后,不敢接订货单。本文探讨了我国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比较火热的一个产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本文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物流业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作用。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搜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奥运经济对珠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试图对珠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探索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