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首先对资本流动性进行了概念界定,认为资本流动性即为资本流入流出占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并对几种测量资本流动性的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在总量规模法的基础上运用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克莱因测算法、非直接投资净额调整法测量了我国的资本流动性。结合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结构特征的变化的分析,发现直接投资的流动性稳步下降,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流动性为上升趋势,而总资本流动性呈震荡上升趋势。其中,在不考虑资本外逃时,其他投资对总资本的流动性变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吸引大量外商投资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资本外逃。本文主要使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进行测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本外逃的成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方娜  孙亚轩 《经济论坛》2006,(12):51-5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了大量资本外逃,1990年以来更为严重。采用世界银行的间接测算法估算我国1990~2004年的资本外逃数额,从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外逃的总量巨大,增长迅速、总体增长有波动,外逃情况也在逐渐改善,2003年和2004年已经出现了负的资本外逃。为什么资本外逃会这样变动,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分析各因素对资本外逃的影响。细化国际收支项目来分析资本外逃获取外汇的来源是有必要的,对中国来说,经常账户和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资本外逃的呢?最后,如何管制和防止资本进一步外逃?一、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核…  相似文献   

4.
牛晓健  姜波克 《财经研究》2005,31(10):14-21
文章在把握资本外逃实质性内涵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本外逃,将脱离国内监控、不向政府纳税的对外投资纳入资本外逃的范围,在国内首次深入研究了资本项目下的资本外逃问题,借鉴并改进了多利法(Dooley Method),在相关数据有限的条件下首次测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项目下的资本外逃的规模,分析资本项目下资本外逃的负面效应,并就如何治理资本项目下资本外逃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本外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外流,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资本外逃是衡量一国经济稳定增长态势、经济结构完善状况以及金融体系存在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资本外逃是描述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加入WTO的后过度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及国际上资本外逃的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应对资本外逃的相应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据IMF的测算,1995年中国的资本外流已占全球资本外逃的2%,列世界第八大资本供应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者。面对如此庞大的资本外逃,它会对我们的经济运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传统的理论认为,一国发生持续的资本外逃必然会降低本国的投资水平。本文试着采用计量的一些方法实证的分析一下我国的资本外逃与我国投资水平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否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并解释其原因,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1989~1998:中国资本外逃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继云 《经济经纬》2000,100(1):25-30
近几年资本外逃的规模急剧扩大,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安全与发展.运用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所给出的定义与测算模型,测算1989年~1998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量,对此作出细致、必要的分析比较,对中国资本外逃的成因与负面影响进行讨论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已形成巨大隐患,不能排除它在某些时候恶化的可能;不消除外汇黑市和骗汇、逃汇、套汇,中国资本大规模外逃就不可能被杜绝.由此战略性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外逃现象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在大量资本流入的同时存在日趋严惩的资本外逃现象。资本外逃是国内投资者的资本非法外流,若任其发展将希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不容忽视。本文在间接法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近几年资本外逃的规模,并通过一个模型分析资本牙逃的动机,进而探究我国资本外逃加速的原因,指出要遏制这一现象须从根本上减弱或消除这一行为发生的动机。  相似文献   

9.
李双杰  赵楠 《经济论坛》2006,(13):31-34
一、前言资本外逃是衡量一国经济结构完善状况以及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管涛(2000)将资本外逃定义为“超出政府控制范围之外的那部分资本流出,即未经批准的国内资本违规外流。”我国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几乎没有对资本外逃问题做过详细和系统的研究,危机爆发后资本外逃问题才引起中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隐患,具有异常性和隐蔽性的资本外逃会危害经济安全,恶化金融稳定,甚至诱发金融危机。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收集了1…  相似文献   

10.
<正> 这几年,资本外逃在中国渐渐浮出水面。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最近完成了一项这方面的研究。据该所所长樊纲近日披露,初步测算,去年我国资本外逃大约有480亿美元左右,这一数字比以往估计的要高。从数量来看,这是个大问题,因为如果把包括合理的资本外流在内的各种各样的资本外流算起来,数量和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规  相似文献   

11.
牛晓健  郑祖玄 《经济研究》2005,40(4):108-115
本文根据我国过渡性资本外逃的现实,构建一个政府和国内企业之间关于外资超国民待遇和资本投向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演绎了外资超国民待遇导致过渡性资本外逃的机制;揭示了资本管制程度对于过渡性资本外逃的效应;诠释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何能够实施程度较高的内外资差别待遇,而在国内资本存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政府降低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客观必然性。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政府不了解企业资本外逃真实成本时,不对称信息对最优外资税率的效应。最后文章认为,统一内外资的税率和其他政策待遇是今后改革的必然取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转轨时期经常项目下的资本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期的汇率制度安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孟代尔悖论:实行盯住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的货币当局却难以使用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原因之一就是资本管制未能抑制潜在的资本流动,尤其是经常项目下的资本流动。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进出口差额系数的测算,认为中国的经常性项目下隐藏在大量的资本流动,通过建立一个贸易差额模型,具体测算了中国转轨时期经常项目下的游资流入和资本外逃,分析了转轨不同阶段资本流动的背景因素,最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统计数字来看 ,我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外资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 ,就在外资源源不断涌入的同时 ,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外逃。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 ,外逃资本的规模较小 ,每年只有几亿至十几亿美元 ,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 ,资本外逃现象日益明显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1资本外逃的概念和测算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各不相同 ,国际经济学界对资本外逃(CapitalFlight)至今尚未确定一个统一、公认的概念 ,常见的有 :(1)由托尼尔、维拉索等…  相似文献   

14.
引起资本外逃原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资本外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资本外逃的实质和发生原因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以伊格·沃尔特提出的对资本外逃的认识为基础,首先确定了资本外逃的实质,然后着重以资产组合理论作为分析思路,在投资者反应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引起资本外逃原因的局部均衡模型,目的是得出资本外逃发生的一般原因和资本外流成为资本外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高月康 《时代经贸》2013,(18):94-95
根据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的定义、动因阐释及不同测度方法的综合评述,本文指出资本外逃是资本由发展中国家向资本相对安全、收益率相对高的国家的流失;政府政策风险是资本外逃的根本动因。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在1990年代的。过渡性”资本外逃较为严重,在1997年达到高峰,进入21世纪后,资本外逃现象明显减弱,总体上没有对社会经济产生过度的不良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应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合理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水平,以遏制资本外逃,吸引资本回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理论界对资本外逃的定义、动因阐释及不同测度方法的综合评述,本文指出资本外逃是资本由发展中国家向资本相对安全、收益率相对高的国家的流失;政府政策风险是资本外逃的根本动因。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在1990年代的“过渡性”资本外逃较为严重,在1997年达到高峰,进入21世纪后,资本外逃现象明显减弱,总体上没有对社会经济产生过度的不良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应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合理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水平,以遏制资本外逃,吸引资本回流。  相似文献   

17.
宋瑞敏 《经济师》2003,(12):38-39
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引进外资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但同时也有大量资本流出中国。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 ,引发了我国大规模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作为一种隐形金融活动 ,会对一国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源头 ,深入研究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外逃的渠道对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2014年10月24日,外汇局就“资本外逃”、外储止涨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称跨境资金流动震荡中趋向平衡,当前我国有资本外流,但并没有资本大量外逃的风险。不过最近也有外媒称人民币远汇走软表明中国存在资本外逃风险项。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资本外逃,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分析资本外逃的成因,再次,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资本外逃现象以及方式,最后,对资本外逃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确测算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是研究资本项目流动的基础性问题,是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决策分析的前提。本文在研究多种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准约束式测算体系,运用这一体系对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测算之后,发现我国目前的资本项目开放水平中等偏低,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及统计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不论如何界定,对短期资本流动规模进行准确的测算都是有相当难度的。自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进行调整以后,研究短期资本流动更缺少统计上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存在资本管制的国家,很多资本流动都是以隐蔽的甚至非法的方式进行,国际收支统计上的数据与实际的资本流动状况会存在很大的偏差。所以分析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除了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的情况外,最主要的是基于已有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算。2001年以前,中国存在着资本外逃,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