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地利用规划视角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与体系及其内容,土地利用规划视角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为:政府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调节投资规模和方向;通过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定性质保证了其参与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为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应着重搞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政策方面的衔接,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可操作性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分区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将土地现状利用条件视同于土地的利用现状,在改制企业的土地估价中颇为常见,由此可能导致估价结果出现系统偏离.究其原因,在于估价师误读了两者的主属关系.本文认为,土地现状利用条件是基于土地规划利用而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的集合,是由现实的利用环境、限定的利用方式和允许的利用强度所构成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空间,土地的现状利用只是其中之一,并不必然等于土地的最佳利用.为此估价师应正确把握土地现状利用条件,进而对土地的市场价值作出合乎理性的专业判断.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需求的扩大,档案利用的内容和方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档案利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档案利用依据的法律法规、档案利用理论及方式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档案利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种种问题。针对档案利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和转型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煤炭清洁利用是煤炭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准则,煤炭的利用需要统筹促进发展、清洁利用、公平利用等价值准则,需要协调好清洁利用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也需要协调好清洁利用与公平利用的关系,煤炭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在兼顾多维度价值准则过程中为经济社会更好地服务。财政激励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机制,通过构建基于清洁利用的财政激励体系能很好地实现煤炭利用的清洁化,并能兼顾经济发展与公平利用。  相似文献   

5.
陈肖月 《价值工程》2012,(27):270-272
本文基于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利用方式和文化遗产利用的主要矛盾做以总结,并建议开发者和管理者更多地从公益事业而非商业运作的角度考虑文化遗产的利用,进而提出文化遗产利用的理想模式,同时为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型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土地投入水平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5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城市为比较单元,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对该34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划分为土地集约利用型、土地适度利用型、土地粗放利用型三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部分资源枯竭城市和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土地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基于两阶段利用论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步于20世纪末期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主要借鉴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但二者在利用的阶段性、动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认为,建设用地利用应区分初级利用和次级利用两个阶段,其集约利用的总目标是追求土地对建筑、人口、经济等各要素的容受力不断提高,但两阶段测度有所差别;同时,中国国情决定了建设用地两阶段利用都应追求集约高效,但结合有关案例分析表明,初级集约利用和次级集约利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衡,需要相互协调,把握合理的"度"。  相似文献   

8.
李玲  赵执  王茜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52-53
如何科学、客观地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克服上一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背景和实际需求,在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以咸宁市为实证分析对象,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趋势和相对提升幅度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间,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发展趋势与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关联性;(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是提高咸宁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严重制约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的生态利用是必然之路。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土地生态利用结构和土地生态利用功能两方面对土地生态利用系统进行分析,得出石家庄土地生态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空间配置不合理,系统有恶化趋势,土壤污染严重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今后石家庄土地生态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公路事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全球在因气候变化而提倡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公路建设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认为,传统的公路建设材料生产不断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出新的替代材料,如循环利用某些废弃物,让其再生为公路建设材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淑玲  王建双 《价值工程》2010,29(9):132-133
商品混凝土的稳定、可靠、优良的质量深受建设单位的青睐,但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工程出现最常见的当数裂缝问题。从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方面控制、设计方面、施工技术控制和施工后期商品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诸多裂缝,文章尝试从施工材料的角度对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并提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是此类裂缝得到有效控制的办法和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土石方,对环境危害严重。同时,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炸石采砂,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路液以各类建筑土方、矿渣、工业废弃物、废弃海涂淤泥、河道疏浚淤泥为原材料,将其转化为基础材料,使用这些基础材料替代碎石、沙子等,并减少水泥用量。论文通过实地试验,采用路液与砂砾石进行对比,从经济、环保、稳定性及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路液具有造价低、稳定性和强度高、施工速度快、交通零影响及生态环保的优点,拥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对材料管理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桓伟锋 《价值工程》2010,29(13):85-86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工程实体,是施工过程中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最优的价格,符合国家标准或设计标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数量,最终把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侍爱军 《价值工程》2010,29(21):56-57
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和各项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监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和各项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监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的革新——“指值”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进 《价值工程》2005,24(12):50-51
建筑业传统物流无法使建筑生产获得最适合的物资,同时由于物流环节较多,致使成本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建筑业物流中采用“指值”方式,使施工和物资供应企业建立起面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玉芳  李弘  辛磊 《价值工程》2011,30(2):93-94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都涉及到库存管理。因此建筑物资的库存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建筑企业库存管理的文献分析,总结了建筑企业库存管理在目前的主要方式,揭示其库存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汉文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0):133-134,137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具有较好的性价比)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区域。实践证明,材料管理得好,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到位,成本计划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就能取得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