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湾地区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科技产业发展经验,台湾科技对外合作逐渐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多种模式,本文将其总结为:台湾与加拿大的"台、加模式"、与美日的"三角模式"、与欧盟的"项目模式"、与东盟国家和"邦交国"的"输出模式"以及与中国大陆的"民间模式"等。台湾科技对外合作机制也趋于成熟:执行体系庞大,执行机构有行政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合作方式多元化,包括企业对外投资、科技情报收集、签订合作协议、对外技术贸易、举办科技展会、国际征才计划和园区招商引资等。台湾科技对外合作机制对于中国大陆发展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大陆积极推动自有产业标准,强调自主创业精神,在"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列为政策重点.在"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策略下,自2000年起,发展自主的产业标准已成为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轴之一.随着大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中产阶级崛起,中国政府倾向以市场作为筹码,促使国际社会接受中国标准,进而引导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3.
国际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目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搭建的科技合作平台、民间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以及共建产业园区带动国际科技合作等。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共建更多的沿线国家或地区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平台、科技合作研究中心、特色科技园区等模式,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4.
单玉丽 《亚太经济》2017,(4):150-154
目前,大陆台商正面临着美国退出TPP、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及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经济融合的挑战。大陆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前景向好的态势既给台商带来机遇,也使台商的产业升级转型难以适应。未来,台商应正确认知两岸关系发展大势,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节点城市为重点,充分利用其合作平台投资兴业,同时加强与大陆企业在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以配套产业链的思维拓展在大陆的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两岸产业供应链,进一步融入大陆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中俄高新技术科技示范产业园(以下简称中俄科技产业园)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中国共同设立的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化园区,坚持"国际合作、互惠互利、产业为先、共同发展"的建设原则,以开展中俄间长期科技合作为宗旨,以科技成果转移、工程技术研发、项目产业化为主要目的,依托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强大科研成果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由具有国际化科技创新思维的一批中科院创业CEO为核心,并结合现有的风险投资基金,推动国际技术合作和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同时也吸引  相似文献   

6.
<正>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行之有年,以产业投资、商品贸易、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等为主要指标可大致判断其运行情况。2016年,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虽总体稳定,但受两岸关系、政策因素的干扰明显增强。同时,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等,使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2016年大陆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状况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大陆地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16年科技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是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交叉研究课题,也是一个特殊的课题.一方面,海峡两岸的科技合作在性质上属于一个国家内两个区域的科技合作,是主权尚未统一、治权长期分离背景下的特殊合作,在运行方式下还需要比照国际惯例进行,并受到两岸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处于战略建设期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产业发展梯度低而多种要素充裕,但面临大陆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的挤压和"边缘化"的压力;而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的台湾地区,其科技产业发展梯度高但多种要素缺乏,同时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逼近和产业"空洞化"的双重忧虑.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的一段时期,既是大陆"十二五"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台湾发展"黄金十年"的重要阶段。大陆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核心内容涉及贸易、双向投资、产业合作、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等。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的产业重点有很大的重迭性和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推动合作国双方的经济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发展。中国目前对中亚五国的产业转移还处于没有固定模式的探索阶段。利用拓展引力模型与产业结构相似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承接基础最好,中国可以优先向哈萨克斯坦进行产业转移然后分次序向其他中亚四国进行产业转移。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方式、政府合作、融资模式等方面针对产业转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电子信息制造业"西移"大陆台商投资大陆,早期大都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到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股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向大陆"西移"的热潮。根据台北市电脑公会与《数位周刊》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科技厂商2001年赴大陆投资增长72%。此外,台北市电脑公会针对岛内411家厂商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哈萨克斯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总体高于中国新疆。为此,中国新疆必须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创造产业竞争实力的内在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力度,增强产品创新能力,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机遇,转变中哈经贸合作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部一直倡导国际合作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原则,遵循"互利互惠、合理分享"。江苏省在跨国技术转移中,通过实施双边产业研发科技计划"引进来"海外优秀高科技技术,践行一带一路,探索"走出去",将中国本土优秀成果技术或引进消化再创新技术带到国外。文章通过江苏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主要做法,分析跨国技术转移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近日,常州科教城和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领导专程到常州授牌。至此,江苏省被认定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达8个,在全国批准设立的基地中名列前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为江苏省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有利平台。江苏省将继续发挥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先导性和超前性特色,在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引进高科技公司、引进国外研发机构、组织国际科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2,(9):63
西安国际港务区与连云港港合作成立新公司的首单国际业务"散改集"的国际进口货物从"连云港港"进入"西安港"西安与连云港合作成立的西安陆港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第一单国际货运业务抵达中国内陆港,并分拨给西安各家企业用户。2012年7月28日,由西安陆港大陆桥国际物流有  相似文献   

15.
<正>2001年底,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从而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伙伴。面对新形势带来的发展契机,两岸都应加快经济与科技发展及其相互间的合作,尽快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以下笔者从入世后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和法律方面两个领域的对接合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创刊于1988年,当时海峡两岸刚刚打破40年长期敌对的隔离状态。从那时起,我刊一直秉承"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促进产业合作,为两岸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及时报道两岸科技与产业交流与互动的信息,刊登海峡两岸各界专家学者有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入分析文章,为各地方政府对台工作的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经济与产业界重要人物和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台商在大陆经营方面的最新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7.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4):65-F0003
<正>《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创刊于1988年,当时海峡两岸刚刚打破40年长期敌对的隔离状态。从那时起,我刊一直秉承"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促进产业合作,为两岸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及时报道两岸科技与产业交流与互动的信息,刊登海峡两岸各界专家学者有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深入分析文章,为各地方政府对台工作的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经济与产业界重要人物和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台商在大陆经营方面的最新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提出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之一,并提出了广东省产业集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7月7日,作为"2017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大会"在成都举办,众多中外各级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产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新路径以及成都发展的新机遇。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文化交流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华语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仍十分有限。中国大陆和台湾在电影市场和产业发展条件方面具有极大的互补性。近年来,双方相互开放的总体政策趋势为两岸电影产业的有效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现实空间。客观分析两岸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劣势所在以及已有的合作框架,对于进一步探究两岸电影合作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