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美国2009年财政年度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约占2008年GDP的10%,伴随着财政赤字的飙升,美国的债务余额也创下了新高,达到11.9万亿美元,约占GDP的84%。此外,据美国财政部估计,未来十年美元预算赤字将增加9.1万亿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杨陈  吴榕  杨昆坤 《西南金融》2007,(12):32-34
一、近几年四川省消费信贷现状 1.规模不断扩大,增速逐步趋缓。1998年以来,四川省个人消费贷款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截至2006年末,全省消费贷款余额达810.16亿元(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下同),约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0.34%。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3年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732.6亿元.同比增加5091.4亿元.增长47.5%,消费信贷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81%提高到99%。个人消费贷款正以其良好的盈利性及较低的风险,引起各家商业银行的关注。截至2003年底.农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775亿元.占全  相似文献   

4.
一、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及风险状况 2005年1季末,全国金融机构的存量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万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1.56万亿元,占全国各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的75.6%,是我国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主体。同时,这1.56万亿的存量消费贷款占国有商业银行存量贷款的15%,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个人消费贷款是金融机构向个人客户发放的,用于满足客户消费需求的贷款业务。我国现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约占个人消费贷款总余额的70%以上,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主要业务品种。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4年6月底,我国外债余额约220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73.46亿美元,上升14.12%。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20.16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5.22%,比上年末增加54.26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989.64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4.78%,比上年末增加219.2亿美元。今年前六个月新借入外债834亿美元左右,外债净流入227.7亿美元,净流入量约为上年同期的6倍。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外学者的普遍看法及相应的疑点 从1992年开始,美国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速加快,2001-2006年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达到8566.5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6.47%),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约75%的总顺差;同时,净对外债务已累积至25396.26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9.25%。就目前局势判断,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并无根本性的扭转。国内外学者近乎一致地认为,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可持续,美元汇率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8.
洪锦屏 《证券导刊》2012,(32):25-30
从国际市场看。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其信用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比例在20%-40%之间。融资融券余额规模占总市值的2%-3%左右。目前,我国融资融券交易额在股票成交额的占比为2%左右,融资融券余额占总市值约0.27%,由此可见,我国两融业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信贷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发展,1996年央行开始允许各有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1999年2月23日,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提出把消费信贷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放松住房,汽车等消贷款的最高限额(由原来的消费品价值的70%提高到80%),1998年末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为450亿元,同期工行个人往房贷款余额约为56亿元,1999年6月达到242亿元,但是与西方国家相经,约国消费信贷的比例还很少,症状国至1997年底,消费贷款余额为17352亿美元,占银行全部贷款总值的57%,而我国目前消费贷款占银行全部贷款的比例仅为1%,由此可见,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起步晚,进展缓慢,并且存在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钱皓  杨岚 《西安金融》2005,(3):27-28
2005年我国货币供应量预计增长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若按西北五省区2004年各项贷款增加额占全国比重3.97%计算,预计2005年西北五省区各项贷款新增99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将达1.03万亿,各项贷款增速约为10.63%;若按西北五省区2004年各项贷款余额在全国占比5.26%计算,预计2005年西北五省区各项贷款余额为1.06万亿,增长14.04%,各项贷款新增1310.71亿元。  相似文献   

11.
美联储9月30日表示.8月美国消费贷款余额减少120亿美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下降5.8%。这是美国消费贷款余额持续第七个月下降。为199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行宁夏分行个贷业务发展较快,个贷在整个信贷业务中占比逐年提高,2002年个贷余额92489万元,占比为7.5%;2003年个贷余额130140万元,占比为10.6%;2004年个贷余额232239万元,占比为18.7%;2005年末,全行个贷余额已达234559万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8.63%,三年增幅84.53%,而同期全行各项贷款仅较2002年末增长了2.1%。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是指抵押贷款的流通转让市场,它与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即住房抵押贷款原始创造市场相对应。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流通市场、住房抵押贷款直接买卖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回购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互换市场等。 2004年底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GDP的比例为11.7%, 2005年2月末,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已达到16508亿元,与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总余额之比为5.95%。而1997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务为50740亿美元,约占信用市场债务余额的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4274.3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长14.40%,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20.6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56%,占外债余额的37.92%;短期外债余额为2653.6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0.57%,占外债余额的62.08%。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工行河北省秦皇岛分行把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纳入经营战略地位,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快经营转型步伐,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一举夺得余额和增量占比双第一的大行地位,实现消费信贷业务的新跨越,为打造区域强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末,消费贷款余额同业占比为44.78%,增量同业占比为219%,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8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4419.5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2007年末增长18.29%,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19.0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45%,占外债余额的36.63%;短期外债余额为2800.4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7.24%,占外债余额的63.37%。  相似文献   

17.
数据点睛     
截至2005年6月底,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17家银行的1亿元以上大客户有16416户,占其全部贷款客户总数不足0.5%,而大客户贷款余额却占其全部贷款余额近50%;平均单个大客户贷款余额4.46亿元,比上年年末增加0.27亿元。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46.61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10.43亿美元,上升0.28%,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38.7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03.42亿美元,增长6.74%,占外债余额的43.74%;短期外债余额为2107.85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92.99亿美元,下降4.23%,占外债余额的56.26%。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目前各方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住房,尤其是居民住宅。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模型测算.每投入100元的住房建设资金,可以创造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的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其他商品的销售。在我国,住房建设每增长10%,大绚能使GNP增长1%。一、我国住房消费不足的原因我国住宅消费不热的原因主要在于金融支持的不足。住房消费作为一种特大额的消费行为,特别需要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以美国为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一般占各商业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20%~40%,而1996年末我国建、工、农三大银行的个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季度,工行承德分行消费信贷业务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业绩,截至3月末,该行共投放消费贷款6.7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7.9亿元,较年初增加4.84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221万元,是去年全年的2.34倍;存量占比48%,增量占比77%,包括开发贷款和个人贷款在内的所有消费贷款种类,全部包揽了同业首位,牢牢占据了同业市场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