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现实人口规模增长较快,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产生了一定背离。文章基于综合承载力构建适度人口模型测算了新疆2000~2013年的适度人口。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赤字较高,人地矛盾相对较小,目前的人口规模基本合理,从维护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稳定的角度来看,新疆已经没有人口增长的空间。今后需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以提高适度人口规模容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由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土地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谈对森林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急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承载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内涵不断得到扩展。在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中,学者开始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都存在一个极限,相关的研究中便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和森林承载力等具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以至生态和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人口大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渐突出的重要成因。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将城市经济活动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布局的概念出发,梳理了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总结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得出,目前针对产业布局与生态承载力关系的研究多侧重产业布局的生态承载力约束方面,而产业布局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方面尚未有直接的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产业布局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针对产业布局优化方面的研究多从提高经济效益角度提出优化措施,基于生态承载力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尚未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未来还应加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互动关系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山西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世民 《经济师》2006,(2):275-276
随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给山西资源与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削弱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文章对山西土地、水资源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安徽是全国生态经济发展起点较早的省份之一,发展生态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经过“九五”以来长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人口和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沉重压力,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性的影响尚未根本改变,许多地区经济起点水平较低,粗放型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本文是安徽省教科学课题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作者经过两年多时间.对该省1995年~2003年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深刻剖析,通过采用“生态-环境-社会”三分量评价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的状态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客观与微观角度得出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估结论,为推进“生态安徽”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已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城市发展与区域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战略环境评价要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生态和环境因素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决策过程。回顾了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中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心演变和存在不足,并以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思路,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家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64 hm2上升到2008年的1.65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27 hm2逐年上升到0.32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6 hm2降到1.32 hm2。虽然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所减缓,但生态足迹目前仍然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国日前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对未来世界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这是联合国官方第25次发布人口预测数据。数据凸显了世界人口发展的整体趋势:人口数量的增长将会持续、多数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老龄化趋势加剧。从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来看,人口的增长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剧将会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充满矛盾的,要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着眼于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长江上游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宜宾市2005-2015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用灰色关联法对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缓慢上升,2015年达到最大值为0.65,处于中等水平;社会经济承载力水平波动,略微下降;资源承载力略微下降后上升;环境承载力变化幅度较大,2010年、2013年下降,其余年份上升.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率、第三产业比重等是影响宜宾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将人口有效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范围内,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以青海省为例,采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对其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得出在2001~2011年时间序列中,青海省一直存在不断增大的生态赤字并导致人口赤字,使得青海省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为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环境犯罪立法上,就是要重新认识和调整环境犯罪的立法归属,确定环境犯罪形态上危险犯的地位,同时,将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环境犯罪归责原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与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传国  刘婷 《经济地理》2003,23(1):83-87
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内涵,从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角度分别以水资源、投资作为驱动因子分析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驱动机制,阐明了人口在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中的双重作用。水资源、投资与人口共同影响着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模式类型与更替机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模式类型的科学界定,对合理开发绿洲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囿于认识上的局限以及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战略的现实需要,我国一直奉行"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资源开发战略。其结果,一方面是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中国的"增长奇迹"以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却是对稀缺资源的浪费和粗放式使用,以及对矿区生态环境肆无忌惮的破坏。资源环境保护和有偿使用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在二十一世纪更加凸显,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矿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已经成为中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备受关注。但对土地承载能力的精准定义至今尚未有统一认识。本文对土地承载力概念的演变进行了分析、评价,将其分为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和现代意义上的概念,前者仍是主流.主要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而展开,后者是传统概念的深化和延伸,属于土地综合承载力。对土地承载力的分析,将会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定量分析有启发作用,有利于主体功能区的合理划分。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