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蕾 《北方经济》2010,(12):82-83
目前我国执行的是1998年实施的预算会计体系,采用的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是收付实现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预算会计原来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凸显.本文主要分析了预算会计中使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所带来的问题,并时其改革提出了设想,以求找到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我国预算会计中改革的合理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政府预算编制和预算会计核算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较之收付实现制更加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综合财政经济状况的核算基础——权责发生缺点制逐步被引入政府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领域。文章在对我国政府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新的政府会计体系、逐步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实施权责发生制预算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的两种核算制度,会计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权责发生制取得了统治地位,收付实现制依然在使用,但地位在降低,新的预算法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做法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认为收付实现制会完全被权责发生制取代,文章在此分析两种核算的利弊,得出的结论认为两种制度长期共存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宋学庆 《新疆财经》2006,(3):72-73,80
为进一步适应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权责发生制在我国预算会计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现行预算会计所采用的核算基础着手,指出收付实现制逐渐暴露出的弊端。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构造出我国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鉴于国务院2014年12月12日同意财务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我国政府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紧随其后。目前,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管理与机制改革也随之运行,当前大多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该核算基础在真实性、完善度和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由于收付实现制自身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也无法完全适应我国会计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需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是未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燕明 《中国经贸》2012,(22):240-241
目前,我国现行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采用的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进行日常的会计记录,编制的会计报表也同样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其最大的好处是使得政府会计在会计、报表和预算中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易操作性。然而,此核算基础所形成的一套会计帐户无法满足在预算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同时进行确认和反映的情况。由于国家财政收支内容的不断扩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原因都使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的新情况、新内容迫切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7.
李菊芳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29-130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作为确认收入和支出的依据,这种记账基础下,基金财务收入或支出只包括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已实现收入或支出的部分,不能反映那些定期已经产生的应收未收账,应付未付账.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形成的这部份隐性债权或隐性债务,在基金会计账务核算和会计报表中得不到反映,使基金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新增设部份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科目,实现基金会计报表区分,可以参照金融机构的会计报表并反其道而行之,分为表内科目(收付实现制)和表外科目(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目前的有关会计法规和相关准则,部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企业都采取权责发生制来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实务中收付实现制的优缺点,并且对会计实务中收付实现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收付实现制在政府会计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财务制度的发展,收付实现制已经难以满足政府和公众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文章首先介绍和比较了两种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结合当下我国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在介绍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历史并对中国引入全责发生制的可行性分析后,针对问题文章在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具体会计要素以及配套措施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 现行预算会计的局限性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当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及总预算会计中执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但是也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对经营性收支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处理。收付实现制在核算上具有自身的优势.计算简单便捷.容易理解.所需的会计技术相对较少.易于编制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1.
谈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会计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鑫  郝向华  王红霞 《山东经济》2006,22(4):153-15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的弊端,结合各国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国际经验,指出我国应该与国际接轨,循序渐进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不完全抛开收付实现制。  相似文献   

12.
张玉杰 《魅力中国》2011,(10):11-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治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预算会计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和不足日益突出。因此,引人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重构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使其逐步向政府会计体系转变,对于推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小会 《魅力中国》2009,(24):112-1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治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预算会计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和不足日益突出。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重构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使其逐步向政府会计体系转变,对于推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使资金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降低成本,是任何一个独立核算单位面临的关键任务和努力方向.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运用中,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已越来越彰显其客观必然性,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悦 《中国经贸》2014,(6):229-229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行政单位对财政越来越重视,会计越来越复杂化,对会计的核算不能采用单一的方法,要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基本理论谈起,二者有机的结合运用,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会计确认基础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确认基础主要有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出现了完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现金流动制。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三种确认基础;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指出:未来经济的发展,使得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流动制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从权责发生制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现金流动制为主的会计模式。会计确认基础的历史演变主要是由于会计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周莹 《改革与开放》2016,(3):127-128
2012年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指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是首次把权责发生制引入事业单位.本文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逐步完善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植才 《天津经济》2004,(11):73-76
会计基础(accounting basis)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对收入和支出的确认与记录标准,亦称为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基础可分为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和权责发生制(accrllal basis)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前者是以款项实际收付为标准确认与记录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后者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确认与记录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会计处  相似文献   

19.
白世萍 《特区经济》2013,(10):68-7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不断变革,在高校会计核算中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己不能适应商校的办学要求.这种核算基础既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收支,也不能准确反映高校的资产和负债。因此,应当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及时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可以促使高校在办学实践中重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努力提高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秦培灵 《魅力中国》2010,(13):199-200
随着高校会计环境的变化,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难以满足社会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也不利于高校自身加强管理。高校会计核算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已成为必然,文章在分析现行会计基础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