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奖销售是商家最常使用的销售模式,它成本低、见效快,对于繁荣市场经济有积极作用。然而,有奖销售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不正当的有奖销售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背离诚实信用及公平原则。有奖销售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唯利是图的沼泽不可自拔。因此,本文对有奖销售进行阐述,对其利弊进行分析,探索我国有奖销售行为法律规制之路。  相似文献   

2.
孙慧娟 《商场现代化》2006,(28):302-304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在众多竞争手段中,有奖销售已被普遍采用,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也日愈增多。但我国竞争法中相关法律制度已明显滞后,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进行充分的法律规制已成为竞争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探索,从立法、执法、司法、行业自律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9)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颁布于1993年9月,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文章试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分析我国当前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从而发现并指出我国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法律规制的缺陷,并借鉴其他国家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制,使我国的不正当有奖销售立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有奖销售作为商业竞争中的一种促销手段 ,对于搞活商品流通、刺激消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时下一些商家的有奖销售不仅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种违法有奖销售行为 :一、最高奖额超过 5 0 0 0元的抽奖或有奖销售。它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3条第 3项规定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实践中查处最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还规定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 13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 ,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并可以根据情节处 1万元以上 10万元…  相似文献   

5.
有奖销售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有奖销售的目的是销售商品,“有奖”即提供奖品只不过是经营者为了实现销售商品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经营者只要以提供奖品的方式来促销其商品,不论其是向购买者提供奖品,还是向其他人提供奖品,均应构成有奖销售。国家工商局于1998年4月2日在《关于有线电视台在提供电视节目服务中进行有奖竞猜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答复》(工商公字犤1998犦第55号)中,对有奖销售作了进一步规范:“《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6.
《工商行政管理》2012,(24):42-43
我国的公用企业产生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典型的行政色彩。公用企业由于其特殊性,主体具有垄断或市场支配地位。从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如果一个仑业取得了垄断地位或者市场支配地位,它势必抬高产品或服务的价格,降低对市场的供给,排斥其他食业或商品进入市场。从市场竞争的自由与公平、维护中小企业利益与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庸埘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一、以反垄断法作为规制反竞争行为的基础1.坚持一体化立法WTO最基本的原则是无歧视原则,这是我们对跨国公司反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出发点。从实践看,跨国公司所实施的种种反竞争行为,如卡特尔、拒绝交易、垄断性合并、搭售、联合抵制、限制转售价格等行为并非跨国公司所独有,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其他竞争主体,如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也同样在实施形形色色的反竞争行为,只不过可能因为跨国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长,其母国的法律监管较为严格,所以其实施反竞争行为更为老练和隐蔽罢了。但不论是“赤裸裸”的反竞争行为(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及不完…  相似文献   

8.
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是有奖销售的两种表现形式。前者是指经营者奖励所有购买者的有奖销售,其本质特征是参与者对其能否获奖,以及能获什么奖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即参与者在参与有奖销售活动之前即知道自己参与后的获奖情况。后者是指经营者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有奖销售行为。该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有奖销售活动的参与者谁能中奖、中什么奖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工商局在《关于抽奖式有奖销售认定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具体应用解释权问题的答复》(工商公字犤19…  相似文献   

9.
一、有奖销售的法律特点有奖销售作为商品推销方式,活跃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扩大产品销售使市场份额发生变化。但它与商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的效能竞争不同,不会直接增加社会财富,也不可能带来社会进步和技术提高以及成本和价格降低,而且不当的有奖销售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正常选择,增加成本,提高价格,损害或排挤其他竟争对手。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有奖销售采取了既不完全禁止但又严格规范的立法思路。“以推销商品为目的”是有奖销售与其他奖励行为的重要区别。政府依法批准的有奖募捐及其他彩券发售活动,按规定的规则和原则进…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消费者的钱袋子鼓起来,消费的欲望也涨起来,于是各路商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个寒气逼人的季节展开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消费者争夺战。而其中最为商家所青睐的战术之一就是——有奖销售。可是,有奖销售是把“双刃剑”:若用得好,消费者乐得大把掏钱,中奖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 为了制止有奖销售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相似文献   

12.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所从事的有奖销售行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和《若干规定》,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是:1.欺骗性有奖销售;2.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3.巨奖销售。不正当有奖销售  相似文献   

1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党争法》颁布后,商业企业有奖销售的势头,在前一段似乎有所抑制。可是,近期又有明显抬头。有一部分奖售者采用逥避《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限定的办法,仍然进行着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奖金或奖品总值虽不超过五千元,但是奖励则采取不明示中奖价值的方式,如提供出国旅游、观光费用,无偿提供有价值的健身、保健服务等等。还有的采取逥避执法部门管辖权的方法,如:异地(香港、广东等地)广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者为了谋取最大利益,取得市场优势,便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仿冒行为便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相关法律对此已有相关规定,本文通过相关法律对仿冒行为的概念、特征、条件、认定、责任以及其与假冒行为、冒牌行为的区别的探讨,以期加深对仿冒行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16.
9月份石景山消协接到张先生的投诉,反映某商厦有奖销售不兑现。经消协调查了解得知,张先生5月2日在该商厦持购货凭证参加转盘有奖活动。结果由于转盘本身存在故障,双方对指针的指向区域发生争执。商厦工作人员认为指针没能准确指向中奖格不能得奖,消费者认为是转盘的故障使指针未能对正中奖区,是商厦的责任,应该按承诺付给奖品。消协认为该商厦兑奖机发生故障、指针未能准确对准中奖区是商厦的责任,应该为消费者兑现奖  相似文献   

17.
5月14日-6月2日,全国工商系统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家型人才培训班在总局行政学院举办。本期培训班是为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商系统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三个过硬"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而举办的,是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推进竞争执法工作、着力培养专家型人才的一次新尝试。培训班紧密结合当前竞争执法工作实际,以研究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培养专家型人才为目标,前后历时近两个月,分调研自学和集中培训两个阶段进行,参加培训的49名学员,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按条件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经总局竞争执法局按照2∶1的比例严格筛选的,都是竞争执法条线的业务骨干。在自学和调研阶段,全体学员共收集重点难点问题110个,完成论文80篇,提交案例160个。这些成果涉及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领域的主要方面,包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商业贿赂、商业秘密、傍名牌等,反映了当前竞争执法工作新动向和大家在实际工作中的新思考。本刊将分阶段报道此次培训成果,本期刊登的4篇调研报告,分别由天津、福建、浙江、成都的学员提供,期待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商务部会同发改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1年底,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主要是依据《办法》对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19.
【案情】2008年,消费者赵某向大兴工商分局投诉,称其在北京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大兴店(以下简称"大兴店")购买的,由北京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生产的菖菖果汁,包装箱内有奖销售卡没有明示"中奖概率",认为该行为违反  相似文献   

20.
近来观看了几则定位青少年的饮料广告,发觉大都使用了有奖购买的促销策略,承诺在购买的饮料包装中有机会获得现金奖励,或是购买达一定数量后可获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其中一则广告的画面竟出现了几位小朋友高举面额不等的奖金在镜头前兴奋地又叫又跳,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