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提起“小金库”,这时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各级政府曾多次采取行动,一度“小金库”问题有所遏制,但是近年来“小金库”问题出现反弹,在一些地方甚至十分严重。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封杀“小金库”,成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小金库”不小 “小金库”按字意它似乎不应该大,然而现实中的“小金库”却不小,一方面是因为它太普遍,数量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数量多,滴水成河,“小金库”所储存的资金额早成了天文数字。 2000年7月6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小金库”问题既涉及到…  相似文献   

2.
帐外「帐」危害无穷刘笑平“小金库”可谓我国经济肌体中的顽疾。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曾三令五申,要求清理检查“小金库”。国务院近日又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和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其中均提到重点整顿私设“小金库”问题。清理“小金库”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毅 《中国经贸》2010,(14):225-226
本文在界定高校“小金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小金库”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我国高校“小金库”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权威信息     
中纪委:整顿“小金库”问题 中纪委近日印发《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虽然小,但其危害大、影响坏,它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它是产生腐败的温床,由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小金库”的资金多用于单位福利、请客送礼、甚至被贪污和用于行贿。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必须坚决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6.
敬雪梅 《中国经贸》2011,(20):123-123
论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小金库”现象,分析“小金库”行为对铁路规范经营管理的危害,试提出源头治理“小金库”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次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查处了一批违法乱纪案件,遏制住了“小金库”的增长势头。但在历次检查中,“小金库”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小金库”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来探讨如何有效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单位设立小金库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查处的经济违纪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看,在有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中央、省及地方主管部门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联合检查,遏制“小金库”的产生,但是有的单位仍在暗箱操作,“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所产生的后果也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一、“小金库”产生的特点1.“小金库”的主体具有群体性从查办的案件反映出,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具有严密的组织。有的单位主要领导、部门主管、会计、出纳等人共同参与的小群体,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有…  相似文献   

9.
窦伟 《西部论丛》2010,(8):76-77
私设“小金库”是国家和各家银行明令禁止的严重违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建行利益,而且可能诱发腐败和各种经济案件。近年来,尽管内外部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银行内部“小金库”的检查处罚力度,同时各银行机构也进一步完善了其财务内控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但银行内部个别行私设“小金库”问题仍然突出,屡禁不止,而且形式多样化,手段隐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共发现“小金库”58225个,涉及金额266.54亿元。党中央对“小金库”的治理高度重视,如何预防“小金库”并形成长效机制,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基于财政监督工作实践,归纳了“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分析了“小金库”的形成原因,进而从财政监督的角度提出应构建“内控外管、疏堵结合、多方协调、群测群防”的“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卢红梅 《中国经贸》2009,(20):109-110
本文针对“小金库”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审查“小金库”要考虑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总结为“七步法。  相似文献   

12.
翟宏 《中国经贸》2012,(18):131-132
“小金库”的设立及其资金去向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凡正常开支所不允许或受到限制的款项,就从“小金库”中支出,用起来得心应手,方便异常。以下归纳的五种来源渠道、五种支出渠道以及五种管理动作方式是在近年来的案例中发现的“小金库”的普遍表现形式,三个需要注意把握的问题是查处“小金库”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范红霞 《魅力中国》2011,(10):130-131
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小金库”一直是审计人员的敏感话题。这一方面“小金库”的查处是我们审计人员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对“小金库”的认识也存在一些模糊。有人说这是“账外账”,也有人说这是“私存私放”等。究竟对这些概念怎榉理解,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把握,怎样才能准确的进行定性和处理?现结合实际工作同大家再议“小金库”。  相似文献   

14.
杨杏嫦 《中国经贸》2012,(10):233-234
“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它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而且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文章以“小金库”的特征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着重从新经济制度学的角度剖析“小金库”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基于制度非均衡的治理策略,为在新时期加强企业的腐败治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净化社会风气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剖析,也就是强调“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善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缺失”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16.
汤莹 《中国经贸》2011,(22):224-225
“小金库”实际是一些事业单位为了个人或单位利益而设置的账外账,严重影响了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从发生机制上看,“小金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依赖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其资金来源是截留、虚报、隐匿、违规单位收入或私收回扣佣金,违规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等。本文就如何治理事业单位“小金库”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小金库”的形成及危害,提出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途径,对国有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治理,“治”是过程,“理”是目标,“治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现象.文章结合铁路工务段“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从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的视角出发,对“小金库”现象易发部门进行调研,探求从源头上铲除“小金库”滋生和蔓延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金燕玲 《中国经贸》2011,(20):135-135
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私设“小金库”,但“小金库”问题仍然屡禁屡犯,从近些午国家审计机关的相关结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依旧是“小金库”治理的重要对象,也是当前我国“小金库”最聚集的部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我国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检查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几年多次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财务检查 ,从检查出现问题的归类看 ,发生问题较多的就是“小金库”的设立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屡查屡犯的趋势。它不仅造成国家税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 ,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败坏了党风 ,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是产生腐败的温床 ,是诱发犯罪的基因 ,如果长期以往继续下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将动摇国家经济的根基 ,因此应当引起广大经济工作的管理者、决策者们高度的重视。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小金库”实质上就是将企业、单位正常的财务收入不记入到有关的帐簿中核算 ,而是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