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最分享     
但斌  赵国瑞 《英才》2012,(9):138-139
最值得去的城市华盛顿感受尊严与平等我第一次去华盛顿是在2007年,那是一座一眼看去就会喜欢的城市。华盛顿的核心区是"国家大草坪",其中心是华盛顿纪念碑,周围分布着林肯纪念堂、白宫、国会山和杰斐逊纪念堂。若是在4月,你尽可以躺在草坪上欣赏缤纷的樱花,脑海中浮现的则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在这里奔跑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我的好友宏有个习惯,看杂志喜欢从最后一页看起,看书先翻看结尾,看电影电视剧先问结局。不但这样,在他向我介绍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电视剧时,他总要把最后的结果先告诉我。而我恰恰相反,不希望先知道结果,而是要自己一步步看一点点欣赏,给自己留点悬念,这样,我才觉得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涂文开 《新前程》2009,(9):70-71
还记得电影《阿甘正传》吗?阿甘退役后买船捕虾,却常常一无所获。突然一场狂风暴雨,摧毁了几乎所有的渔船,但在与恶劣天气勇敢的搏斗中,阿甘的船安全靠岸,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阿甘成为后来的捕虾大王。  相似文献   

4.
记得看电影版《加菲猫2》的时候,我还在想,究竟会不会有人爱一只猫到愿意把全部身家都留给它享用的程度。看完电影后,我说服自己,不,如果我是那个富婆,我的财产继承人只有那个猥琐的提不上台面的侄子,那么我也会选择猫的——当然,最后我想,电影始终是电影,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我还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5.
你如果喜欢小时代,那就享受它;如果不喜欢,那就无视它,然后看看自己该做点什么如果你关心到这两部以"小时代"命名的电影,关心到围绕着导演郭敬明的争论,我想你会和我一样感慨:我们终于可以进入到一个小时代。"大时代"的魔咒困扰了中国的年轻人如此之久。每一代人都会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大时代,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然后萌生出宏大的愿望。但看郭敬明电影的这群年轻人,自豪于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星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经营者》2007,(5):2-2
<正>北京易蓉蓉又是一年春草绿。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春天里,我的手里又多了一本《经营者》。我很喜欢看这期的专题文章《2006最值得推崇的25位战略经营者》,虽然它仍旧沿袭去年  相似文献   

7.
斯皮尔伯格执导的《ET外星人》,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第一次看它是在20多年前,我在澳大利亚读大学的时候。记得那是悉尼一个很传统的电影院,在电影正式放映之前,舞台上有一个很大的钢琴,有人弹奏。然后幕布放下,电影开始。  相似文献   

8.
于晓华 《中外企业家》2013,(6Z):236-236
电影往往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的一个反应。通过电影,观赏者对于不同国度的人的风格、生活习惯以及风俗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部电影赏析,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相似文献   

9.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首歌至今我还能随口哼出。我年轻时,电影还是一种奢侈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当时,能看一场电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还记得,我曾跟着放映师两天,把一部电影看了数遍。那时候,外国电影更少,曾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有电影梦想,尤其是男人。不论忙闲,我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一部电影,要么是在HBO看,要么看碟。有比较好的大片,我也会进电影院。我喜欢看情节紧张、想象力丰富的商业类型片。很多人批评商业电影太铜臭,我倒不觉得。  相似文献   

11.
《企业导报》2004,(11):40-41
有朋友说,“眼前最迫切的,是要买结婚用的房子”!我奇怪,房子就那么重要吗?他说,让心爱的她窝在租来的房子里,哪有幸福可言?买房如同买衣服,不仅要看它的质地和样式,更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需要它,喜欢它。其实,谁也说不准幸福的概念。可是,幸福与房子就在一念之间,安定与漂浮的转移也就那么的简单;没有房子,扎不了根;有了房子,生活才有一个恒久的根源。我想,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理该让幸福住上宽敞的房子,让房子畅流深深的情感故事。在此,笔通过对身边几位好友的畅谈,把他(她)们房子里的故事说来与各位共享。  相似文献   

12.
《数据》2005,(7):38
最近的一期<经济学家>刊登了一幅两英寸见方的图表,我看后一直感到寝食不安.图表虽然既小又简单,但在我看来,却可能讲述了有史以来一个最发人深省的商业故事.我想不通,为什么美国所有的报纸不在头版转载它.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看了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扎克伯格最初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创建了Face-book。我后来常跟朋友说:要开创自己的未来.你确实需要一台电脑,因为你需要计算力来释放创意。  相似文献   

14.
出名要趁早     
邓真江 《英才》2005,(8):112-113
23岁,她就以自传体小说《长翅膀的绵羊》,荣获深圳市第四届青年学奖;转年,香港导演阿甘将其改编成电影《时差七小时》,她和陈冠希配戏,以真为假出演16岁的自己。她就是妞妞,原名不提。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之前,DMG董事长肖文阁很少看电影,然而自从2008年涉足电影投资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观看电影。不过与一般人的习惯不同,肖文阁通常都是到汽车电影院——能同时看几部电影,发现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他会再抽出时间重新看上一遍  相似文献   

16.
杨叙 《中国企业家》2011,(22):48-48
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看了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扎克伯格最初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创建了Facebook。我后来常跟朋友说:要开创自己的未来,你确实需要一台电脑,因为你需要计算力来释放创意。  相似文献   

17.
邓力 《数据》2005,(7):38-38
最近的一期《经济学家》刊登了一幅两英寸见方的图表,我看后一直感到寝食不安。图表虽然既小又简单,但在我看来,却可能讲述了有史以来一个最发人深省的商业故事,我想不勇,为什么美国所有的报纸不在头版转载它。  相似文献   

18.
徐开平 《民营科技》2010,(1):97-97,99
<正>一介书生,别无所好,生平就爱读书看报。26年前在师范念书,最具诱惑力的就是图书馆,几乎是每天一趟。即便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别的同学逛大街看电影寻山访水去了,自己依然成天泡在图书馆里,以致和管理员厮混得烂熟。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于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千年古镇,到现在依然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的情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小镇上没有电影院,只有露天电影,放影场地就设在小学的操场上。那时的电影主要由公社或生产大队掏钱,把县里的电影队请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放影。乡亲们亲切地称呼放电影为"演电影"。由于不用老百姓自己掏钱,所以也  相似文献   

20.
剪报乐     
一介书生,别无所好,生平就爱读书看报。当年在师范念书,最具诱惑力的就是图书馆,几乎是每天一趟。即便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别的同学逛大街看电影寻山访水去了,自己依然成天泡在图书馆里,以致和管理员厮混得烂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