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正确地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指导其他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2.
就高校而言,德育过程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德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两者的关系上。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限制因素主要包括:德育内容理想化、政治化,目标要求过高,内容过于陈旧且缺乏时代精神;德育过程简单化,实施手段强制化,评价标准僵硬化;社会环境与高校德育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德育目标与现实疏离、德育方法过于简单教条、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错位、德育认同低效、缺乏对大学生德育内化途径的关怀、社会道德危机及个体信仰危机给高校德育带来冲击、网络对高校德育带来影响等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应在创新德育理念、增强德育实效性、优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改进德育形式、加强社会实践,突出德育的践行性、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等方面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德育的作用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但在高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却普遍面临着德:育实效性弱化的被动局面。本文对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缺失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崭新的21世纪,高校德育应主动适应形势化,确立一个在本质上、时空上与改革开放新形势相同步的德育新视野。本从德育功能的多样性、德育目标的时代性,德育模式的开放性和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德育新视野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德育教学以人为本,就是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提高实效性,使德育教育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德育实效性偏低。德育知、情、意、行的实现离不开师生的互动作用。应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内涵,并对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运用进行了阐释,以发挥其综合效应,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德育实效性是指德育预期目标所要达到的程度,也就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的个体化过程——内化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素质德育观的提出与确立,为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切实发挥其育德和树人的本质功能。  相似文献   

11.
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道德实践。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制定大学生道德规范,创建系统的养成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重视并引导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严格控制学生活动的时空,为学生精心设计理想化的成长轨迹和氛围,为学生全身心地营造含有无微不至爱护的巢穴——德育操作的C型模式;拆除学校无形的“围墙,”使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在与环境的抗争中吸取营养,增强免疫能力——德育操作的O型模式。虽然不同模式的德育操作,都有其一定的理论依据,然而,选择采用何种模式的德育操作,则必须考察其所处的时空背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纽曼提出社会行动模式的基本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特别是公民行动能力。这一理论启示我国高校德育改革在新形势下要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向实践生活回归,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加深对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内涵的理解,加大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关于改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健全各项制度 ,切实改进作风 ,并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 ,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促进学生德育体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大学校园已成为我国因特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之一。网络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全新途径,又极可能因接受其中的黄色及其它不良信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应改革德育教育方法,通过加强国情教育、建立以寝室为单位的校园业余文化体系,加强“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等途径来加强高校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7.
德育应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德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解惑传道与情感关怀的统一。现实高校德育仍存在着德育目的的工具化价值取向、德育过程的单向性、德育内容的片面性等"非人本"现象。高校人本德育的构建必须实现德育目的的人本回归、发挥人本德育"双主体性"作用、倡导师德育人。  相似文献   

18.
高校和谐德育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是高校和谐德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建设高校和谐德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和谐德育文化;注重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培养大学生和谐的道德人格;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来看,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没有连续性;缺乏新意,学生参与度低;考核不完善,学生不重视。高校教师可以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