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根据《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件)及有关配套件,结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于2002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工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产权导刊》2005,(11):62-63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根据《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文件,结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尚未完成(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2002年11月18日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主辅分离被作为改善国有企业绩效的手段,改革重心落在“增效”上,强调主辅分开、减员增效,操作中常采用“冷冻”、“隔离”的做法,没有实现主业与辅业在人员、资产、业务、财务上的真正分离,存在辅业分而不离、离而不立的现象。2002年底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保证主业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侧重于搞活、放活辅业,强调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目的是从产权上、财务上、资产上和人员上解开主辅业之间藕断丝连、非市场化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5.
《产权导刊》2003,(2):58-6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资产与产权》2003,(6):53-53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现就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印发&lt;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gt;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文件)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有,国务院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在总结汲取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政策上明确提出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办各类产权多元化经济实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集中有限资源做大做强主业,最终实现主业精干化、辅业专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周刊》2004,(50):80-81
2005年11月,央企主辅分离政策将检验结果。两年前,也就是2002年11月.为了配合国有企业强化主营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分流富余人员.原国家经贸委等8个部门专门下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下称859号文件)。  相似文献   

9.
胡军 《发展》2008,(11):45-46
一、企业改制面临的历史背景 山东齐鲁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改制前系齐鲁石化公司机械厂,始建于1973年,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作为齐鲁石化公司的辅助企业,按照国家八部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和《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国有单位改制分流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该厂被列为改制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施行后,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反映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要求予以明确。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中资产处置与《办法》有关规定的衔接问题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过程中,经国资监管机构及相关部门确定列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企业的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  相似文献   

11.
《资产与产权》2003,(6):51-52
现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1,(12):75-76
国务院国资委现已规范央企国有产权置换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国有产权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11)121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以国有产权变动为核心,以中央企业及其全资、绝对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单位)为主线,重点对中央企业内部包括国有单位之间、国有单位与实际控制企业之间的产权置换事...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体、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和促进再就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员多、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稳妥实施。本文重点对实际  相似文献   

14.
《产权导刊》2004,(6):53-54
1.辅业单位改制的形式有哪些? 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三类资产实施分离改制时,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合资、合作、出售等方式,改建为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形式.对于具备一定市场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干部职工观念转变比较到位的改制单位,可直接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暂时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改制企业,可保持国有法人控股地位,但必须实现产权多元化,真正做到产权明晰、独立核算、面向市场、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6,(16):68-69
国企改制,国家提出大的原则是要保障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而职工是这三者中最弱势的群体。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恰恰成为了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的主要渠道,让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张波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5,(10):23-25
在国企董事会大面积空白的同时,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也面临诸多问题早在2004年6月,7家中央企业就先后收到《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后简称《通知》)。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还下发了《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也似乎成了国企新董事会运动兴起的标志。此时,距上一轮以《公司法》诞生  相似文献   

17.
《山东建设》2005,(22):23-24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过程中,管理层要取得改制企业绝对控股权的,国有产权转让应进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并在公开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时对有关事项进行详尽披露。  相似文献   

18.
《产权导刊》2004,(7):47-49
(上接2004年6月第2期第54页) 7.改制企业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 国有企业中的大量辅业,一般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国有独资的性质.按照859号文件规定,实施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应该按照<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建为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形式.企业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一般可通过国有存量资本出售、引进增量资本投入等方式,引进外来法人、自然人等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分离改制时,分流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用三类资产抵补,并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换为改制企业的股份,因此企业职工持股成为分享改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相似文献   

20.
申联滨 《发展》2008,(5):53-54
一、国有技术型企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背景主辅分离是国有企业出于深化改革的需要,由辅业与主业分别推进改革的过程性措施,“主”指亟待改制改组的主业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辅”是相对“主”而言的非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包括辅助生产经营活动、配套生产经营活动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性服务职能和部分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