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油大豆的生产是全面提高产品品质、产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忠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2):89-89
高油大豆栽培与一般高产栽培不同的是:通过技术措施促进高油的形成,即促进光合产物向油分的转化。本文主要对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中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27):70-70
优化大豆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是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必须采取的根本措施。本文以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为目的,详细介绍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相关内容,希望对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豆种植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5.
由于“水稻三超栽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具有方向性的,其技术原理,不仅适用于黑龙江也适用于其它稻区。该栽培方法有利于优质、高产、稳产,提高抗逆力,具有增产节本增效的作用,是先进实用深受农民欢迎的栽培技术体系,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豆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但由于跨国粮商的垄断操纵,失去定价权以及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威胁,我国已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变成世界头号大豆进口国,出现了"大豆危机"。本文通过追溯"大豆危机"的由来,探究了"大豆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试图促进未来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是在引进美国平作窄行密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与我国北方农场大面积机械化栽培和广大农村精耕细作的大豆栽培技术经验相结合。经过几年引进、试验、改造、创新而形成的一项新的高产栽培技术。无论哪种形式的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适合窄行密植的品种是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之一。大豆窄行密植由于行距缩小,密度增大,要求种植矮秆或半矮秆、不倒伏的品种。因此,品种的选择是此项技术引进能否成功的关键。1997~1999年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对北部高寒地区生产上应用的8个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提供适宜品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不过面临的下行压力也有所增加。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三重压力”主要源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恢复偏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居民和企业预期指标下滑。中长期来看,“三重压力”实际上源于中国经济近年来在经济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经济增长三个层面所面临的持续压力。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将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其中,稳定政策主要应对“需求收缩”、结构政策主要应对“供给冲击”、增长政策主要应对“预期转弱”,这三项政策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三重压力”。同时,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之间还可以更科学地协调配合,从而有效提高政策的调控效率,更好应对“三重压力”并促进中国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米刚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142-142
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是指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平稳配套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农作物需肥规律、耕地供肥能力和各种肥料效益,合理确定各种肥料的施肥量,并加工成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推广先进的施肥方法和技术,做到平衡施肥,缺素补素,以平衡土壤养分状况,改善土壤条件,满足农作物需求,确保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生产波动规律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基础数据进行滤波计算,消除偶然因素的噪声对大豆生产数据的影响,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变化规律。根据消噪后的数据将1950~2005年中国的大豆生产情况分为8个周期,并计算了每个周期的波峰、波谷、平均产量和振幅等指标,完成了中国大豆生产的变化周期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大豆生产波动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大豆生产波动规律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基础数据进行滤波计算,消除偶然因素的噪声对大豆生产数据的影响,消噪后的数据更能反映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变化规律.根据消噪后的数据将1950~2005年中国的大豆生产情况分为8个周期,并计算了每个周期的波峰、波谷、平均产量和振幅等指标,完成了中国大豆生产的变化周期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形成大豆生产波动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直播稻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有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4):79-79
直播稻是将种子直接播于大田进行栽培的种植方式。直播稻由于无需育秧和专用秧田,节地效果明显,同时省去了育苗移栽用工,劳动效率可提高1.5倍以上。由于直播稻播种期比移栽稻迟18天-45天,导致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在品种选用、高产途径等方面与移栽稻有所差异。此外,直播稻的播种深度、发芽出苗环境难以有效控制,难以实现全苗;稻田杂草种类多,容易形成草荒;稻种入土较浅,生长后期容易倒伏。本文对直播稻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