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江西省金融机构近年存差呈逐年扩大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对存差分析认为,存差只是反映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并未能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全貌。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在进行必要扣除后既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也可用于增加其他资产。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角度看,金融机构要实现收益最大化,就必须实行资产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地区间经济赶超、争夺"位次"的发展环境下,欠发达地区部分银行贷款投放出现了徘徊局面,存差节节攀升,逐年扩大。商业银行吸收的大量存款不能同步转化为向企业等经济实体的贷款,形成了银行大量资金上存,降低了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和不满。对此,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分析存差扩大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地方投融资环境,增加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巨额存差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总额不断扩大,存差的不断扩大既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针对当前存差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寻求存差资金出路的理性选择是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4.
衡阳市自1998年变为存差地区以来,存贷比由当年的100.48%下降到2003年6月的60.6%,存差达154.89亿元,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尽管存差已是很多地方的普遍现象,但不同发展层次的地区在存差的形成上却有着绝然不同的背景.笔者认为消化好欠发达地区的巨额存差问题,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信贷投入地区性结构不平衡矛盾,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很有帮助.在目前各金融机构相继加大信贷营销的前提下,非银行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欠发达地区巨额存差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金融系统存差的深层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我国银行的存差资金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存差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对存差现象正常与否应做正确估计。为正确分析银行业机构存差形势,科学判断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文对邯郸市银行业机构存差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解决存差不断扩大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飞岭 《金融与市场》2005,(11):4-5,8
从包头地区金融巨额存差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入手,立足区域经济现状,分析巨额存差现象背后的经济金融问题,并就如何改进和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银行存差现象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工声 《中国金融》2005,(14):28-30
存差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存款减去贷款的差值。金融系统的存差是一种正常现象,存差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并具有逐渐扩大的潜在规律。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4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847.4亿元,贷款余额14437.8亿元,存差为5409.6亿元。表象下的大规模存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各方对此解读不尽相同。对此,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以进一步增进共识,共同寻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四万亿的巨额存差与政府大规模的隐性债务并存。本文旨在通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金融分析,进而提出优化两者关系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金融市场优化配置资金资源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黄红星 《金融研究》2008,(11):I0100-I0103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年来,银行存差规模持续扩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为此,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从微观经济角度提出了如何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实现衡阳全面振兴战略目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涉农贷款金融统计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人民银行建立《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得以不断完善.但在日常数据采集和现场统计检查中发现,制度中的一些概念定义和报表指标设置与"三农"的概念还不能完全匹配,金融机构在实际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存在着概念模糊、层次划分混乱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2007年建立了《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为国家制度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以大连为例,指出现行涉农贷款统计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便更好地反映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近乎完全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文中引入竞争的相关理论,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及其趋势分析,认为内资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压力,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朱哲意 《上海金融》2012,(6):113-114,107,119
本文取1990年至2010年浙江省存款、贷款与GDP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发达国家比较,得出其存款/GDP偏高,贷款使用效率偏低。针对该发现,本文分析了五点原因,包括融资结构不够合理,投资市场不够成熟,社会保障程度偏低,金融市场货币化,银行经营体制变化。最后,本文给出几点政策建议:大力推动利率市场化;引导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优化信贷结构;改良金融机构间竞争机制;发展其他体内融资形式;促进体外融资;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徐虹  叶武君  孙成伸 《银行家》2020,(4):130-131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金融与经济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  相似文献   

16.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中介功能的发挥可能会减轻市场摩擦,影响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功能出发,探讨了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存贷款利差结构变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商业银行存贷款实际利差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实际利差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评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可能采取非理性价格竞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方式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对此,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加强通过间接手段来影响市场利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天赐 《海南金融》2001,(12):28-31
本拟从合同约定和行使抵销权两方面,探讨银行直接从不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人的存款账户上扣划款项,用于偿还到期贷款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所辖两个区、五个县(市),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全省第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市共有金融机构91家,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农村金融、民间金融等在内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